程全双
目的:分析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4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选择同期治疗的66例肺部良性肿瘤患者为乙组;以100例健康人作为丙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对比不同受检对象的指标差异。结果甲组肺癌患者的CA153、CA125、CEA指标结果明显高于乙组和丙组受检对象,差异结果显著(P<0.05);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单独应用CA153、CA125、CEA指标结果,差异同样显著(P<0.05)。结论 CA153、CA125联合CEA检验能够显著提高肺癌临床诊断准确率,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立体定向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66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放疗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81.81%大于对照组60.60%,且研究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较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效果良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安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开始应用到临床当中,尤以抗菌药物的使用为突出。因为在医学治疗中,为了防止细菌感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抗菌药物。因此本文将对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现状及进展进行研究,分析出抗菌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郭辉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对于腹部创伤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病情预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腹部创伤患者140例,依据患者是否合并腹腔感染分为单纯腹部外伤组(单纯组)60例与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组(腹腔感染组)80例。依据患者2周内生存情况将腹腔感染组分为存活亚组57例和病死亚组23例。入院第1、3、5天,外周静脉血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比较各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意义。并记录当日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比较病死组患者血清PCT与SOFA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腹部外伤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第1、3、5天,单纯组血清降钙素原呈显著下降变化,而腹腔感染组呈缓慢下降趋势,单纯组72 h内血清降钙素原变化幅度大于腹腔感染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入院第1、3、5天患者血清PCT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而存活组呈显著下降变化,同时间点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入院第1、3、5天血清PCT水平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1=0.421,r2=0.761,r3=0.836,P<0.01)。结论动态观察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有助于提高急性腹部外伤合并腹腔感染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入院后第3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相关性好。
作者:徐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IFN-γ诱导性免疫相关GTP酶Irgml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①建立EAE动物模型:a.经典EAE小鼠模型;b.基因敲除小鼠(Irgm1-/-)EAE模型。②EAE模型症状学评价。③在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Irgm1在经典型EAE小鼠脑和脊髓中的表达。结果①成功诱导了小鼠EAE模型。②基因和蛋白水平检测经典型EAE小鼠Irgml的表达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典型EAE小鼠Irgm1的表达在免疫后不同时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①EAE模型建立方法稳定、可靠。②Irgm1在EAE发生、发展和恢复中起着复杂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能是EAE发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王春雨;王葳;于淑杰;杨欣燕;陈桂英;綦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中大分子代谢紊乱时,比较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单纯血液透析及组合型人工肾)进行透析治疗对中大分子清除的差别。方法选取50例中大分子代谢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25例采用组合型人工肾(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5例单纯血液透析(HD组)治疗,分别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血并比较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钙(Ca)、磷(P)、β2微球蛋白(β2-MG)、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两组钙均有上升, HP+HD组磷水平基本稳定,HD组磷却略有升高。HP+HD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ALB)明显上升(P<0.05),SCr、BUN、iPTH, C反应蛋白(hs-CRP)明显下降(P<0.01),HD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论采用人工肾的治疗模式,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存时间的延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其社会效益深远。
作者:马聪;吕睿婷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比较重型颅脑外伤合并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术后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腰椎穿刺放液的疗效。方法将7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tSAH开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对照组35例,行腰椎穿刺放液,比较两组术后的颅内压(ICP)指标变化、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持续腰大池引流术后第1、3、5、7天的ICP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蛛网膜下腔积血清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合并tSAH术后持续腰大池外引流有利于降低ICP,清除血性脑脊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钟灵;宋勇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用于快速心律失常急诊抢救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急救中心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胺碘酮予以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对比,患者心率与心电图有明显改善,相比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85例患者,显效患者41例,有效患者31例,无效患者13例,治疗总有效率是84.71%;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59%(9/85)。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予以急诊抢救,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王莹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常见的误诊原因,提高主动脉夹层的及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11月就诊我院的12例AD临床资料,分析AD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12例AD中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5例,冠心病待查2例,肾结石、心力衰竭伴胸腔积液、发热原因待查、右下肢栓塞、高血压伴左肾萎缩各1例。1例选择内科药物保守治疗,其余11例行主动脉腔内介入治疗,1例术后死亡,10例随访1个月~4年预后良好。结论 AD起病急,部分夹层患者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复杂多样,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病史采集不全面是首诊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掌握AD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提高警觉性,以减少误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杜微微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改善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将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184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统计术前、术后患者舒适度及对手术室护士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感觉舒适者72.8%,对照组48.8%;观察组术后感觉舒适者82.6%,对照组55.8%;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92.4%,对照组77.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术前、术中舒适度,以及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在我院择期全麻下行全子宫或附件切除剖腹手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吸入七氟醚。于关腹前开始患者自控皮下镇痛(A组为芬太尼15μg/kg;B组右美托咪啶4μg/kg+地佐辛15 mg),记录拔管后1、4、24 h患者疼痛VAS评分,拔管后即刻、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寒战、导尿管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拔管后VAS评分均≤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在拔管后即及刻拔管后1 h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导尿管不适3例(10%),A组10例(33%)(P<0.05);术后恶心A组8例(27%),B组呕吐2例(7%)(P<0.05);术后寒战A组6例(20%),B组1例(3%)(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后PCSA,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镇痛、镇静、抗焦虑作用明显,同时能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旗;霍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入组研究对象在签署入组同意书的基础上,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病房环境设施、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过程、护理质量结果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35例,基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26例,基本满意16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为8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可显著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作者:宋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其诊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7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对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自行设计的分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的完全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21例,占55.3%;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的有34例,占89.5%;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诊治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月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6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后,采用KSS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功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年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功能活动评分、KSS评分总分以及VAS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峰;徐刚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加强直肠癌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的预防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征服疾病的信心,更加重视健康教育直肠癌临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入院健康教育、术前和术后宣教、造口专项宣教、出院健康指导等健康教育,减少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宣教必不可少,对直肠癌手术患者实施系统的生理-心理-社会-专业的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和有意义。
作者:杨蓉蓉;刘莉;段培蓓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不同临床分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分布及肠道症状特点,对比不同分型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31~40岁年龄段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多发年龄段,便秘型和腹泻型是两种主要的临床分型,三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腹痛、腹胀、便后腹部症状缓解、大便不尽感的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便秘型、腹泻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不同的临床分型之间特点不同,应当注意区分每种分型的特点,加强疾病的初步诊断。
作者:司立洲;崔佳宾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高血脂症患者强化降脂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门诊部就诊的老年高血脂症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而实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DL-C、HDL-C、TG、TC指标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高血脂症强化降脂治疗应用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降脂的首选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锋;靳雪松;杨柳青;王军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小儿川崎病给予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纯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患儿发热消退时间、四肢症状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短(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陈芳 刊期: 2016年第19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础,也是中医针对每个人的不同的体质辨证分型的个性化的体现。今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整体上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在当前的中医的护理人才培养上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对中医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和发展的分析,总结出来了几点关于培养中医的护理人才的条件,希望能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作者:孙志霞 刊期: 2016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2月13级医学与护理系4个班的临床实习护生共200名,其中2个班105名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观察组),另2个班95名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核成绩、应急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情景模拟教学法的评价较高,具体表现为有利于培养临床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临床操作技能、有利于提高临床合作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处理能力、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结论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是一种可行性很高的教学法。
作者:唐敏 刊期: 2016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