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元勃;薛小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搜集2012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接收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9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前后对患者分别进行 Barthel 指数的评定,并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 Barthel 指数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31/35),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距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能有效降低致残率,该护理疗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周亚敏;蒋艳;王玉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护理的佳方法,以便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280例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手术后的护理,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强调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280例患者手术后母子平安,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产妇心理状态良好,开展母乳喂养。结论剖宫产是产科大手术,手术及术后关系到母子的安危,手术后护士加强各项护理,细心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高凤慧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以检测抗双链 DNA 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MPO)、抗蛋白酶3抗体(PR3)为例对比全自动高通量和半自动高通量检测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为自身免疫病的患者85例,分别用全自动和半自动高通量 Elisa 方法对三种抗体进行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CV值差异。结果全自动高通量Elisa检测各项ds-DNA、MPO、PR3的CV值分别为3.62%、5.52%、3.61%,均显著小于半自动高通量 Elisa 检测的 CV 值(分别为7.11%、12.31%、7.98%)(P <0.05),检测符合率(96.64%)显著大于半自动高通量 Elisa(87.52%)(P <0.05)。结论相对于半自动高通量 Elisa 检测 ds-DNA、MPO、PR3,全自动高通量 Elisa 检测质量更高、重复性更好、检测准确度和精确度更优,更加利于系统化和标准化的建立。
作者:朱海燕;王国才;左军;宋红宝;杨秀红;丁旭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及研究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Th1/Th2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5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硫酸镁组)26例和观察组(硫酸镁加拉贝洛尔组)26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 d 时的 Th1/Th2指标血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Th1/Th2指标血清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而治疗后7 d 观察组的血清表达水平均好于对照组,P 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拉贝洛尔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 Th1/Th2指标的影响较好,对于此类患者的机体调节作用突出。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血必净在感染性休克中的治疗价值。方法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滴注血必净100毫升/次,每天2次,连用1周。观察临床指标:乳酸水平,PCT、白细胞。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患者入院当天 PCT、白细胞、血乳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入院第3、5天 PCT、白细胞、乳酸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必净对感染性休克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改善循环功能,促进患者早康复,主张感染性休克治疗可尽早予血必净治疗。
作者:岳胜;李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干预在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5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被动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 FBG、2hPBG 及 HbAlc 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门诊护理干预对有效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丹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局部脊柱转移瘤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5例局部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 SBRT,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疼痛缓解总有效率84%,体力改善总有效率88%,骨病灶疗效总有效率80%,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SBRT 治疗脊柱转移瘤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戴东方;余云鹏;阮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的性能及对放射防护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根据国家标准检测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性能以及对放射防护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多数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监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必须重视检测移动式 C 型臂 X 射线机的性能及对放射防护检测结果的影响,逐步提高 C 型臂 X 射线机的质量,保证使用场所的安全性。
作者:王建忠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阴式子宫手术治疗妇科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82例,对这82例患者采用阴式子宫术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2例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平均手术出血量、术中风险事件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较高。结论阴式子宫手术治疗妇科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术中安全性高,术后患者恢复快,可将阴式子宫手术作为治疗妇科子宫良性疾病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肖爱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死率很高,是临床工作中、尤其是重症医学专业所面临的严重挑战。近年出现一些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系统的综合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体会,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杨楠;李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路径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神经外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20名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对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并对2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满意度及操作、理论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84.0±2.5)分和(86.0±3.2)分,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92.0±1.8)分和(94.0±2.3)分明显更高(P <0.05),且在2组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80%,而观察组则为96.67%,显然观察组的满意率更高(P <0.05)。结论经我科研究得出,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临床路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晓;陈赛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究重型脑外伤脑疝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重型脑外伤脑疝患者75例,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均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患者植物生存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采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治疗重型脑外伤脑疝,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翟岩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手术确诊并治疗的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患者56例(观察组)和同期无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健康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观察组手术治疗前借助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病灶进行检查,将弹性分级与术后分期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超声弹性成像的内容并不一致,在弹性分级1~3级检出率中,宫颈癌前病变要高于宫颈癌,而弹性分级4~5级的检出率,宫颈癌要显著高于宫颈癌前病变,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在弹性分级不超过4级的诊断中,宫颈癌的弹性分级诊断准确29例,准确率为93.5%,宫颈癌前病变弹性分级诊断准确18例,准确率为7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超声弹性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准确率为83.9%。结论临床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的时候,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粟碧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消化性溃疡出血运用兰索拉唑与凝血酶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冰冻生理盐水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兰索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对两组的再出血发生率和止血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 <0.05);同时,两组在5 min 和8 h 出血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兰索拉唑和凝血酶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一方面能够使止血时间缩短,使止血有效率提高,另一方面还能使再出血发生率降低,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梅成义;孙树怀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脑梗死护理中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5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观察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2%);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后肌力测验结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死患者采取肢体康复训练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肌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陈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分析探究益气活血方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100例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对对照组实施治疗,在其基础上配合益气活血方对试验组实施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患者的(70.00%)相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感情、社会生活、躯体活动及精力方面等评分结果分别为(6.3±21)分、(4.7±0.6)分、(3.7±0.4)分、(12.3±1.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1.5)分、(3.9±0.2)分、(2.9±0.3)分、(10.9±0.9)分,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与益气活血方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王国庆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产后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住院分娩的96例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所有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实施产后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喂养技能与心理活动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是97.92%,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是77.08%,研究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产后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能够加快产妇产后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胡悦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讨论。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所收治的3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在对老年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的同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结果38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37例患者平稳度过手术围术期,1例患者肢体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风险极大,为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探析手术室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以及术后的恢复治疗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在对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手术室抢救中,采取综合护理进行配合能够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本文就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所收治的76例心房颤动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38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均 P <0.05。结论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李波;王兰君;金芳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