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薛云英

关键词:延伸护理, 产后康复护理, 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对象,并将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中满意38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产妇中满意19例,一般20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88.1%。观察组产妇产后康复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评价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给予所有糖尿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此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二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之前的SAS、SDS评分都有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显著,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柳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组则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检验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检验无效率为16.67%,观察组为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应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有着显著作用,可作为确诊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主要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伟光;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肾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3例;将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3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多少、住院时间的长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等相关的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住院时间的天数、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时,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松;卢学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3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3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的3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组)18例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阎峰;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等49例: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②观察组口服美拉唑+阿莫西林l.0+左氧氟沙星,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95.92%与对照组的93.8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40.82%vs42.86%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H.pylori阴性93.88%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随访(1.50±0.65)年,观察组溃疡复发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两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H.pylori阴转率,减少复发,且用药相对简单,为临床在根除H.pylori治疗时提供了可择的新方法。

    作者:廖生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济生肾气丸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BUN、Scr及24 h尿蛋白尿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并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这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人性化护理在观察组实施后的结果是患者缩短了住院期,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持有者很满意的态度,此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随之减少,两组在本质上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西药安博诺与安博维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评价

    目的:对比分析西药安博诺与安博维对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安博诺组和安博维组各60例,安博诺组每日给予安博诺治疗,安博维组每日给予安博维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连续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指标的变化发现,安博诺组心率及血压改善较安博维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博诺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效果优于安博维。

    作者:张牛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恩拉霉素预混剂中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

    目的:建立从恩拉霉素预混剂中分离纯化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的制备高效液相色谱(Pre-HPLC)方法。方法采用正丁醇与酸水反复萃取,利用Pre-HPLC方法对恩拉霉素精制品中的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进行分离纯化。结果用紫外、质谱和核磁共振法进行结构确证,经分析型HPLC检查,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的纯度均达98.0%以上。结论由该法制备恩拉霉素A和恩拉霉素B简便、快速,所得产物纯度高,适合于其对照品的制备。

    作者:唐阳刚;李敬辉;徐新军;黄洁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风险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凶险程度的比较,对于前置胎盘的认识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46例再妊娠患者,经产检均确诊为前置胎盘,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8例(观察组),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凶险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新生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临床表现凶险,故对于剖宫产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更应重视,严密观察,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脑卒中后抑郁发生因素及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访观察,以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发生因素及发生率。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患者110例,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进行评定,统计PSD的发生因素及发生率。结果发病2周,12周,24周PSD的发生率分别为43.64%,55.45%,58.18%。多为轻中度抑郁。抑郁的发生率受文化程度和病变部位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发病因素中性别、病种、年龄等因素,对抑郁的发生率影响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6分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NIHSS评分<6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60分者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ADL评分>60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有较大比率会发生PSD,多为轻中度抑郁。文化程度、病变部位均能影响抑郁的发生率,患者神经功能缺缺失程度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成正相关。PSD的发生率随NIHSS分值的升高有增高趋势,随ADL分值的降低有增高的趋势。

    作者:苗雨晴;柏全豪;孙利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丹东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100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6%(48/50),对照组满意度70%(35/5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10/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映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肠造口并发症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在肠造口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肠造口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明确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指标,比较CQI实施前后造口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对造口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掌握率,以及肠造口护理发生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应用于肠造口护理中,对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螺旋CT在肺淋巴管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疑似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按照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按病理诊断结果对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结果及诊断依从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1.7%,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螺旋CT的总依从率为94.4%优于病理诊断的77.8%的总依从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诊断具有符合率高,依从率高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屹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护士按照角色定位理论,将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分为角色确定、形象设计、个性化护理和不断进修四方面,比较应用理论前后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率、投诉率、纠纷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应用角色定位理论后,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有所提高,投诉率、纠纷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将角色定位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患者满意度提高,提升护理人员整体形象。

    作者:吴育华;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水平直肌移位术治疗斜视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结论针对斜视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共同性垂直斜视症状以及A~V型斜视症状进行有效矫正。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多排螺旋CT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提高疾病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经多排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患者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资料。结果病灶呈圆形低密度结节影,直径0.9~3.7 cm,边界清楚,其中7个病灶位于肝表浅部位,1个位于肝叶深部,密度低于肝实质,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延迟期8个病灶边缘均显示薄层纤维组织包裹,4个病灶显示周围包膜强化。6个病灶提示为良性肿块,2个病灶疑为不典型肝癌。8个病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影像学诊断准确率75.0%。结论多排螺旋CT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不典型病例可联合MRI,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研究的实验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100例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编号奇偶随机分成护1组和护2组。其中护1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基础护理,护2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次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2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护1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1组,住院时间明显比护1组短,平均置管次数明显少于护1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置管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关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乳腺良性肿块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疗效显著,切口瘢痕小,并发症少,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