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映红
目的:探讨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对11298例献血者样本进行ABO、Rh(D)血型及盐水不规则抗体鉴定,并与手工法对比。结果11298份样本全自动血型仪ABO一次定型准确率为99.9%(11287/11298),手工法ABO一次准确定型率为99.7%(11268/1129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D)血型正确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比较O细胞凝集阳性率:0.08%、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型仪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永久保存;其实验操作规范标准化,降低了人为错误发生;并且它更易于检出不规则抗体,适于血站大批量血型检测。
作者:王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由笔者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按照所行不同术法分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例在研究组,行开腹根治术的10例患者在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术后生存率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D2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程桂福;赵起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1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8周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马淑萍;刘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5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进行分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患儿有44例、纳入实验组的范畴;另外的41例患儿纳入参照组的范畴。参照组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予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使用头孢克肟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稍高于参照组,但是对比结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也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接近,且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的实验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5年7月100例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编号奇偶随机分成护1组和护2组。其中护1组患者行常规风湿免疫疾病护理流程,护2组患者强化对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满意评分。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2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1组,住院时间明显比护1组短,满意评分明显高于护1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中通过强化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可有效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其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罗菁珺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比分析西药安博诺与安博维对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分为安博诺组和安博维组各60例,安博诺组每日给予安博诺治疗,安博维组每日给予安博维治疗,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2周连续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血压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通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两种指标的变化发现,安博诺组心率及血压改善较安博维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结论安博诺治疗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效果优于安博维。
作者:张牛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活动度等指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下降,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并较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可行方案之一。
作者:臧雪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对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疑似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按照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按病理诊断结果对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结果及诊断依从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1.7%,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螺旋CT的总依从率为94.4%优于病理诊断的77.8%的总依从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诊断具有符合率高,依从率高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屹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就诊号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41.79%),总有效率92.54%;对照组显效22例(32.84%),总有效率76.12%。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得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比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颂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济生肾气丸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BUN、Scr及24 h尿蛋白尿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对斜视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斜视患者4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患者临床选择水平直肌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移位术完成治疗后,对于表现为共同性水平斜视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但是未合并出现垂直肌功能异常患者共包括14例,完成治疗后,患者上斜视矫正2△~8△;患者残余上斜视为2△~5△。所有患者的眼球运动均未出现异常的现象。对于未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表现为V型斜视的患者,临床对其实施垂直矫正,终结果为非共同性8△~30△。对于合并出现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患者,对其实施垂直矫正非共同性8△~25△以及10△~30△;终获得的临床矫正效果均显示良好。结论针对斜视患者,临床采用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共同性垂直斜视症状以及A~V型斜视症状进行有效矫正。
作者:陈园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对策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环境护理、常规预见性护理、脑疝的预见性护理、应激性溃疡预见性护理、吸入性肺炎预见性护理和泌尿系统感染预见性护理。结果经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显效23例(30.67%),总有效率90.67%。结论通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的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取得了家属的认可与信任,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早期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研究的实验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100例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住院编号奇偶随机分成护1组和护2组。其中护1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基础护理,护2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平均置管次数。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护2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护1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护1组,住院时间明显比护1组短,平均置管次数明显少于护1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颅脑术后并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实施优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减少置管次数,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其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关颖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凶险程度的比较,对于前置胎盘的认识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46例再妊娠患者,经产检均确诊为前置胎盘,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8例(观察组),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凶险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新生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临床表现凶险,故对于剖宫产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更应重视,严密观察,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36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实施的3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组)18例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组)1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阎峰;张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8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的常规组;另外一组是采用的是在基础治疗之上配合红花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治疗方案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治疗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基础治疗的常规组,并且患者的胸痛、胸闷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的缓解与改善,同时心电图的数据有所好转,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复方丹参滴丸在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邬树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对象,并将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中满意38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产妇中满意19例,一般20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88.1%。观察组产妇产后康复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云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研究并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这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人性化护理在观察组实施后的结果是患者缩短了住院期,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护理持有者很满意的态度,此外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也随之减少,两组在本质上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优质的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对医师的信任度,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态度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13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给予所有糖尿病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此给予系统性心理护理干预。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二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后的心理评定。结果两组患者较治疗之前的SAS、SDS评分都有明显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下降幅度显著,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性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柳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病患应采取的科学优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术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病患实施科学全面护理。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患实施科学全面化护理措施可获取较好效果,确保手术的顺利及高效开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患身体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