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整体护理观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李琦

关键词:中医整体护理, 糖尿病, 护理, 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整体护理观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一共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分别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和中医整体护理方法。结果两组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后,对照组血糖总体控制良好为24例,研究组整体血糖控制良好的为28例,研究组的血糖控制良好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组间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中医整体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对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多排螺旋CT影像学特征,提高疾病确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经多排螺旋CT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7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患者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资料。结果病灶呈圆形低密度结节影,直径0.9~3.7 cm,边界清楚,其中7个病灶位于肝表浅部位,1个位于肝叶深部,密度低于肝实质,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延迟期8个病灶边缘均显示薄层纤维组织包裹,4个病灶显示周围包膜强化。6个病灶提示为良性肿块,2个病灶疑为不典型肝癌。8个病灶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影像学诊断准确率75.0%。结论多排螺旋CT为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不典型病例可联合MRI,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可明显提高术前确诊率,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作者:张晓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5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病历号尾数进行分组。病历号尾数为奇数的患儿有44例、纳入实验组的范畴;另外的41例患儿纳入参照组的范畴。参照组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予以治疗;实验组患儿则使用头孢克肟治疗。对两组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稍高于参照组,但是对比结果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时间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差异也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差异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接近,且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单纯放疗,实验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同步放化疗,分析比较两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0%)和实验组患者(68.75%)无显著区别,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易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李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脑血栓38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可以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收治的38例患有脑血栓患者,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对照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患者终整体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有效率达63.2%,可以看出,治疗组患者给予的尿激酶溶栓在治疗脑血栓方面的效果是远远高于对照组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在治疗脑血栓方面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可以降低神经功能损伤,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今后临床工作中给予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周奉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67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对冠心病患者采取单纯西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就诊号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8例(41.79%),总有效率92.54%;对照组显效22例(32.84%),总有效率76.12%。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可以得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比单纯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李颂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儿科接收的52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52例作为对照组,均取无名指指尖末梢血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和白细胞计数检测,观察并对比2组的阳性率及2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健康儿童,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细胞检测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科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可通过较高的阳性率判断患儿病情,对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有重要的依据作用和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朱如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螺旋CT在肺淋巴管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疑似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按照螺旋CT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按病理诊断结果对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诊断结果及诊断依从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1.7%,两种检查诊断结果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螺旋CT的总依从率为94.4%优于病理诊断的77.8%的总依从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螺旋CT用于肺淋巴管肌瘤病诊断具有符合率高,依从率高等优势,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孙屹立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对策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康复环境护理、常规预见性护理、脑疝的预见性护理、应激性溃疡预见性护理、吸入性肺炎预见性护理和泌尿系统感染预见性护理。结果经过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急性期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显效23例(30.67%),总有效率90.67%。结论通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的实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取得了家属的认可与信任,实践证明,护理措施有效可行,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力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组则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检验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检验无效率为16.67%,观察组为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应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有着显著作用,可作为确诊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主要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伟光;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分析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0例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患者拔牙护理情况,并分析拔牙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止手术病例。手术期间,患者血压存在波动情况,收缩压大于舒张压,但波动幅度比较小相对平稳,拔牙时血压与心率水平高。结论对于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拔牙护理措施,能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杨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活动度等指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下降,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并较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可行方案之一。

    作者:臧雪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护士按照角色定位理论,将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分为角色确定、形象设计、个性化护理和不断进修四方面,比较应用理论前后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率、投诉率、纠纷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应用角色定位理论后,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有所提高,投诉率、纠纷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将角色定位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患者满意度提高,提升护理人员整体形象。

    作者:吴育华;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老年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早期双眼视觉的恢复

    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后患者的早期双眼视觉恢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针对研究内容收集6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资料(70只眼)。对以上60例患者进行干预手术治疗,其中一部分患者采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另外一部分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的方式吸除白内障。两种手术方法均采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进行病症的干预,术后针对患者的视力情况进行校正,观察患者远距离和近距离交换的立体视线功能检验结果。结果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前,常规组的术眼视力明显呈现比实验组较低的情况,P<0.05。两组患者中存在黄斑型的中心近距离立体视力病症,实验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0.15%,常规组患者出现概率为2.75%,收集数据信息存在差异,P值<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干预后可以发现老年患者出现白内障病症后采取手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在手术执行过后不能完全恢复之前的双眼视力。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前期,经历了漫长的视觉抑制,附加手术之后由于屈光差异问题,都是造成患者视觉病症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健伟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执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合并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红丽;卢州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途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保障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安全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由我院主动接运患者与同期由基层医院送诊患者的资料。结果主动接诊转运198例患者,转运过程中瘤体破裂出血死亡患者3例,成功率达98.1%;基层医院送诊127例,转运途中患者死亡4例,成功率96.8%。结论患者发病确诊24 h内及时接诊或送诊,医、护、司密切配合,充分的镇静止痛,降压,心电、呼吸监护,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是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转运过程中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贺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等49例: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②观察组口服美拉唑+阿莫西林l.0+左氧氟沙星,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95.92%与对照组的93.8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40.82%vs42.86%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H.pylori阴性93.88%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随访(1.50±0.65)年,观察组溃疡复发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两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H.pylori阴转率,减少复发,且用药相对简单,为临床在根除H.pylori治疗时提供了可择的新方法。

    作者:廖生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乳腺良性肿块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疗效显著,切口瘢痕小,并发症少,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23例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方法收集23例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男女比例为8∶15,平均年龄54.71岁,就诊时以出血症状为多见(16例),17例镜下示原发灶溃疡,肿瘤平均浸润深度3.84 mm;Ⅰ期9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4例;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辅以化、放疗,9例出现转移,其中以肺远处转移为多见(6例)。结论头颈部为黏膜黑素瘤高发部位,该类患者就诊时多有原发灶溃疡与较深的肿瘤浸润,对于分期标准、治疗方法、预后分析等仍需进一步规范与研究。

    作者:肖旭东;韩春荣;顾梅凤;杨建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人性化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儿沉默症状、情绪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儿沉默症状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儿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观察其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抑郁、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降低至(14.93±3.44)分,焦虑量表评分降低至(10.31±2.5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儿的临床干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可纠正患儿负面情绪,改善其抑郁、焦虑及沉默症状,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重建;左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