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结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儿沉默症状、情绪的影响

王重建;左彦

关键词:抑郁症, 人性化护理, 认知干预, 情绪
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对抑郁症患儿沉默症状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抑郁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比较2组患儿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观察其抑郁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抑郁、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量表评分降低至(14.93±3.44)分,焦虑量表评分降低至(10.31±2.53)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儿的临床干预中,采用人性化护理联合认知干预,可纠正患儿负面情绪,改善其抑郁、焦虑及沉默症状,优化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和分析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安全性进行合理的评价。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肾肿瘤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将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患者归为观察组,共有33例;将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共有33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多少、住院时间的长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肾小球滤过率的改变等相关的情况。结果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的长短、术后住院时间的天数、术中出血量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相关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术前术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改变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选择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时,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患者恢复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短,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小,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朱海松;卢学仁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目的:探析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1例糜烂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8周治疗,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期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糜烂性食管炎,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马淑萍;刘楠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含左氧氟沙星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等49例:①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片+甲硝唑片,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②观察组口服美拉唑+阿莫西林l.0+左氧氟沙星,共1周,然后继用奥美拉唑维持4~6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95.92%与对照组的93.8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40.82%vs42.86%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H.pylori阴性93.88%高于对照组的81.63%(P<0.05),随访(1.50±0.65)年,观察组溃疡复发6.12%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结论应用左氧氟沙星、阿莫两林、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ylori阳性消化性溃疡,能够提高H.pylori阴转率,减少复发,且用药相对简单,为临床在根除H.pylori治疗时提供了可择的新方法。

    作者:廖生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讨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将其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根据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执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合并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红丽;卢州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例难治性结缔组织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了解治疗前后的病情活动度等指标。结果22例患者通过治疗均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活动度积分由治疗前的(12.3±3.9)分下降到治疗后的(3.0±1.7)分,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糖皮质激素使用量下降,前后差异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未发生白细胞减少或者肝功能损害等严重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较小。结论来氟米特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能够较好的控制患者病情,并较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用药安全性也较高,是治疗难治性结缔组织病的可行方案之一。

    作者:臧雪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分析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护理措施。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0例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护患者拔牙护理情况,并分析拔牙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手术,无中止手术病例。手术期间,患者血压存在波动情况,收缩压大于舒张压,但波动幅度比较小相对平稳,拔牙时血压与心率水平高。结论对于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拔牙护理措施,能确保患者安全,使患者情绪得到缓解。

    作者:杨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治疗对比

    目的:对比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择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由笔者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20例,按照所行不同术法分组;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10例在研究组,行开腹根治术的10例患者在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就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率及术后生存率而言,研究组均要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 D2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程桂福;赵起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肠造口并发症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在肠造口护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意义。方法建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分析肠造口护理中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明确持续质量改进评价指标,比较CQI实施前后造口发生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对造口护理知识知晓率和掌握率,以及肠造口护理发生并发症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应用于肠造口护理中,对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相关因素,降低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作者:赵胜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病患应采取的科学优质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术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病患实施科学全面护理。结果研究组病患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组病患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患实施科学全面化护理措施可获取较好效果,确保手术的顺利及高效开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患身体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陈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角色定位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护士按照角色定位理论,将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分为角色确定、形象设计、个性化护理和不断进修四方面,比较应用理论前后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率、投诉率、纠纷率和护理服务质量。结果应用角色定位理论后,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率有所提高,投诉率、纠纷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将角色定位理论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患者满意度提高,提升护理人员整体形象。

    作者:吴育华;陈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风险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合并前置胎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凶险程度的比较,对于前置胎盘的认识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46例再妊娠患者,经产检均确诊为前置胎盘,其中剖宫产术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8例(观察组),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38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果。结果观察组前置胎盘凶险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剖宫产率、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的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新生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等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顺产后再妊娠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临床表现凶险,故对于剖宫产后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更应重视,严密观察,积极防治产后出血。

    作者:刘晨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23例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分析

    目的:分析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方法收集23例头颈部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中男女比例为8∶15,平均年龄54.71岁,就诊时以出血症状为多见(16例),17例镜下示原发灶溃疡,肿瘤平均浸润深度3.84 mm;Ⅰ期9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4例;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术后辅以化、放疗,9例出现转移,其中以肺远处转移为多见(6例)。结论头颈部为黏膜黑素瘤高发部位,该类患者就诊时多有原发灶溃疡与较深的肿瘤浸润,对于分期标准、治疗方法、预后分析等仍需进一步规范与研究。

    作者:肖旭东;韩春荣;顾梅凤;杨建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乳腺良性肿块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接受乳腺区段切除术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对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疗效显著,切口瘢痕小,并发症少,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海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以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崔香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组则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检验效果。结果对照组检验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为96.67%,对照组检验无效率为16.67%,观察组为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应用于肾上腺皮质疾病的诊断中,有着显著作用,可作为确诊肾上腺皮质疾病的主要指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伟光;王晓芳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术前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入住我院的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6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单纯放疗,实验组3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同步放化疗,分析比较两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0%)和实验组患者(68.75%)无显著区别,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前同步放化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不易增加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作者:李理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和分析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84例产妇作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对象,并将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伸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中满意38例,一般3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7.62%;对照组产妇中满意19例,一般20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为88.1%。观察组产妇产后康复护理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产妇,两组之间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伸护理在产后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对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薛云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Hemotype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站血型检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在血站血型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emotype全自动血型仪对11298例献血者样本进行ABO、Rh(D)血型及盐水不规则抗体鉴定,并与手工法对比。结果11298份样本全自动血型仪ABO一次定型准确率为99.9%(11287/11298),手工法ABO一次准确定型率为99.7%(11268/11298),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h(D)血型正确率均为100%;两种方法比较O细胞凝集阳性率:0.08%、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血型仪鉴定结果准确可靠,能永久保存;其实验操作规范标准化,降低了人为错误发生;并且它更易于检出不规则抗体,适于血站大批量血型检测。

    作者:王梓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组方叶酸对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单药和叶酸、维生素B6、甲钴胺联合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其Hcy浓度在20~30μmol/L,共132例,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和伴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叶酸组46例、复合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叶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每天1次口服,复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5 mg、维生素B6片10 mg、甲钴胺片0.5 mg每天1次口服,治疗12周后分别检测Hcy浓度。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叶酸组、复合组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三组Hcy浓度均有下降,三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Hcy浓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叶酸组与对照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复合组与对照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叶酸组与复合组比较Hcy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应用叶酸单药干预。

    作者:郝金海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济生肾气丸治疗,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其BUN、Scr及24 h尿蛋白尿含量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作者:白娜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