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治疗22例临床研究

薛瑞璐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 腔内修复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摘要:目的 对22例患者进行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22例,均予以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腔内修复术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归纳总结;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取得圆满成功,术后1例患者由于突发心肌梗死死亡,病死率为4.55%,其余21例均治愈出院,治愈率为95.45%,平均住院时间为(23.3±7.62)d,术后随访调查发现,1例患者出现内漏(4.55%)、1例患者出现脊髓缺血性截瘫(4.55%)、2例患者出现穿刺口感染(9.09%)、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55%),并发症总发生率高达22.73%.结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型患者行腔内修复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由于手术存在一定损伤性,因此术后应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做好预后工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所用方法分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及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比对照组81.8%高,且住院时间、发热、腹泻及脱水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应用的效果显著.

    作者:贾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析放射线胸片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目的 研究探讨放射线胸片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行放射线胸片诊断,观察患者的病情和肺结核典型.结果 被选取的100例通过放射线胸片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在诊断的基础上采取了相应的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经诊断发现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放射线胸片能比较客观的反映患者的病灶、周边情况、淋巴结等情况,是比较好的临床诊断肺结核的方法,具有放射线胸片反映全面、诊断率高,误诊或漏诊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肽酶在不同孕期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简称为LAP)的水平,探讨LAP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检查的健康妊娠孕妇共150例,根据妊娠周数,分为孕早期(<13孕周)、孕中期(13≤孕周<28)和孕晚期(≥28孕周)共3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未孕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水平.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组血清LAP水平分别为(94.66±26.85)U/L、(143.68±41.23)U/L、(235.71±87.39)U/L,三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血清L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健康未孕女性相比,孕妇血清LAP显著升高,而且随着孕周逐渐增加,血清LAP水平随之显著上升.

    作者:康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甲状腺癌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7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术前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之后再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术后则将检查结果 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技术的诊断正确率、特异度和敏感性.结果根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78例患者共检出90个甲状腺结节,其中,甲状腺良性结节有67个,占总数的74.44%,甲状腺恶性结节有23个,占总数的25.56%.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表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灵敏度为69.34%,特异度为91.07%,正确率为92.95%,三个观察指标均比二维超声检查高.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检测技术在检测甲状腺癌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晨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理护理对不孕不育患者不良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孕不育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的疗效,研究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 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6不孕不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126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不孕不育患者护理中对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经不同方法护理不孕不育患者,实验组各项负情绪指标都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出院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参照组,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 对不孕不育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心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祝珺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法将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应用CO2激光治疗)和B组(应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高频电波刀治疗组治愈35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8.4%,CO2激光治疗组治愈25例,一次性治愈率78.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亮菌甲素联合胃得乐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应用亮菌甲素和胃得乐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甘肃省灵台县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住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4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应用氨苄青霉素(过敏者应用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的基础上加用亮菌甲素联合胃得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及胃镜复查胃黏膜好转和胆汁反流量减少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6%、8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复查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为75.8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亮菌甲素和胃得乐联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胃镜复查胃黏膜好转和胆汁反流明显减少显著.

    作者:杜垚森;李春荣;靳喜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疗效.方法 对自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72例,按照完全随即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周期为2周.2周后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的血清胱抑素C、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收缩压以及舒张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脏指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使用.

    作者:王梦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例剖宫产患者,对于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的子宫瘢痕位置的妊娠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找出其中出现误诊的原因、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结果 的特点.结果其中4例患者实施子宫切除术,6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成功,不需要使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结论 对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但患者的出血较多,需要实施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刘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接收闭合性肱骨髁上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4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好,提高手术成功率,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作者:梁龙芳;杨根;檀鲁健;彭云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后结合优思弗加胆石利通片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后结合优思弗和胆石利通对胆囊结石复发,胆囊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371例的临床资料,术后6个月采用超声评价手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变化,术后口服优思弗500 mg/d,12个月,胆石利通18片/天,6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6个月,85.7%(318/371)的患者胆囊收缩功能可恢复到良好,术后随访2年,2.2%(8/371)的患者结石复发,B超检查胆囊结石复发者外所有患者胆囊壁光滑,无增厚(<3 mm),胆囊收缩功能均达50%.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后结合优思弗加胆石利通片可有效预防结石复发,恢复胆囊功能.

    作者:张国联;张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水合氯醛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小儿镇静检查中起效时间的对比

    目的 评估水合氯醛不同的给药方法 在小儿门诊检查中起效时间的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44例在门诊需10%水合氯醛镇静辅助行听力检查、心脏彩超和CT检查的患儿,辅助镇静方法有口服法、口服+灌肠法及灌肠法;观察在10 min内能达到效果的比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对比.结果 数据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起效时间灌肠法优于口服法及口服+灌肠法;发生不良反应有显著差异,灌肠法明显低于其他两种给药方法.结论 灌肠法用于小儿镇静明显优于口服法和口服+灌肠法方法,不良反应少,吸收快,值得推广.

    作者:刘灵芝;梁祝英;李翠艳;郭丽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对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7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V-P治疗,并在术前、术后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引流不足,5例出现分流管堵塞,由于发现及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均得到显著改善.经过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综合护理,未有1例发生感染现象,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行V-P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严密、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促进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鲍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有59例患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有26例患者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同期选择85例健康体检者为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 入院第1天,两组人群的血清降钙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型急性膆炎患者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健康人群相比,有明显差异,并且轻、重型患者之间血清降钙素差异明显,将血清降钙素作为诊断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重要指标准确性较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亚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孕前体质量及孕期体质量与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关系的分析

    怀孕以及分娩是一件非常神圣且重要的事情,但因为当前家庭中对于怀孕的过分看重使得许多孕妇在孕期产生了肥胖的现象,还有孕前体质量过重的孕妇,这都会影响整个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并且肥胖还会提高糖尿病等相关病症的发生率.因此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合理控制体质量有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和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漆燕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将2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邢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多普勒超声对肾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意义分析

    肾细胞癌主要指的是由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不同部位起源的恶性肿瘤,在所有肾脏恶性肿瘤中,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高,由于人口老年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肾细胞癌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在体检时,检查偶然发现的肾癌超过50%.多普勒超声是临床用于诊断各类疾病的常用仪器,本研究主要分析多普勒超声对肾细胞癌术前诊断的意义.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胃穿孔行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对照评估

    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胃穿孔患者时使用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胃穿孔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胃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通过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和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二者各有优势,因此在临床手术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对手术方式进行更加适当的选择.

    作者:韩绍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在控制医院感染中,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其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收治的7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对比组.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收治的70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资料,对比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后收治的700例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有23例,其医院感染率达到3.28%;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未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前收治的700例对比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例数达到92例,其医院感染率高达13.14%.研究组患者在医院感染率方面,要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控制医院感染中,采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升其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同时其还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其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管理方法,在防控医院手术室感染情况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郭爱婷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手术的400例患者,其中2013年以前采用麻醉医师兼管麻醉药品模式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2014年8月采取麻醉护士主导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200例患者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药品耗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不同麻醉方式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品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以缩短麻醉准备时间,降低药品耗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霞;隋成;吴美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