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支气管肺炎辨证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陈尚鑫

关键词:儿童, 支气管肺炎, 辨证, 六味地黄丸,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支气管肺炎辨证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84例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辨证应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疗指标比较,观察组啰音消失时间、咳喘缓解时间、总治疗时间与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8.10%)(P<0.05).结论 辨证应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患者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能提高患者免疫能力,不会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中亮氨酸氨基肽酶在不同孕期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不同孕期孕妇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Leucine amino peptide,简称为LAP)的水平,探讨LAP的变化规律和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检查的健康妊娠孕妇共150例,根据妊娠周数,分为孕早期(<13孕周)、孕中期(13≤孕周<28)和孕晚期(≥28孕周)共3组,每组5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成年未孕女性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血清亮氨酸氨基肽酶水平.结果 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组血清LAP水平分别为(94.66±26.85)U/L、(143.68±41.23)U/L、(235.71±87.39)U/L,三组间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血清L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健康未孕女性相比,孕妇血清LAP显著升高,而且随着孕周逐渐增加,血清LAP水平随之显著上升.

    作者:康倩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压氧联合PNF治疗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PNF治疗与单纯的PNF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共收集病例80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PNF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和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PNF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作者:曾金明;赵小峰;陈强;徐伟健;朱建中;程光文;冯俊芳;陈慧芳;孙利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9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所有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所有患者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6个月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分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在接受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后,其HAMD评分较干预前都有明显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则上升幅度明显,表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王艳红;朱文胜;王恩艳;许大雪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在上消化道出血诊治中,急诊内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106例,依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53例.对常规组病患应用常规诊治方式,对研究组病患应用急诊内镜诊治方式.结果 研究组病患的诊治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病患应用急诊内镜诊治方式可获取较好效果,降低再出血复发率,促进病患身体的尽快康复痊愈.

    作者:舒晓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含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疗效

    目的 探讨含左氧氟沙星10 d序贯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初治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前5 d给予雷贝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bid),后5 d给予雷贝拉唑(20 mg bid)+左氧氟沙星(0.5 g qd)+克拉霉素(0.5 g bid).对照组45例,给予雷贝拉唑(20 mg bid)+阿莫西林(1.0 g bid)+克拉霉素(0.5 g bid)+胶体果胶铋(0.2 g bid).结果 观察组HP根除率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集分析(PP)分别为91.1%、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8%、81.4%.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含左氧氟沙星10 d序贯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小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对脑积水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的围术期护理方法 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7例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V-P治疗,并在术前、术后展开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57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引流不足,5例出现分流管堵塞,由于发现及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均得到显著改善.经过手术治疗及围术期综合护理,未有1例发生感染现象,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行V-P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通过对其展开严密、优质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充分促进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鲍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脑卒中患者,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行常规神经内科护理;b组行全面神经内科护理.评价:①护理服务满意水平;②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结果 ①b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水平显著比a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相似,b组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功能、生活能力指数三项指标显著比a组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神经内科全面护理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功能,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颖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手术室手术的400例患者,其中2013年以前采用麻醉医师兼管麻醉药品模式20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2014年8月采取麻醉护士主导麻醉药品管理模式的200例患者为试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药品耗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不同麻醉方式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品耗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麻醉护士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模式,可以缩短麻醉准备时间,降低药品耗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霞;隋成;吴美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7岁以下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之间的检测结果对比

    目的 探讨7岁以下儿童血液中微量元素和血红蛋白之间的检测结果对比.方法 对我院1856例7岁以下儿童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6例不同年龄段儿童全血中5种微量元素中Cu、Mg与Ca和血红蛋白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中Fe、Zn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重视妊娠期及婴幼儿早期血红蛋白及微量元素的测定与补充,全面做好健康知识教育与宣传工作,对于疾病预防及诊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脑心清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脑心清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LEAOD)疗效.方法 筛选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在即墨市人民医院门诊确诊的LEAOD患者94例,随机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47例,分别以脑心清联合氟伐他汀、单独应用氟伐他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与部分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48.94%、临床控制+显效合计率57.45%,高于对照组27.66%、27.66%,无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全血黏度(200/s)与踝肱指数(ABI)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三酰甘油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脑心清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老年LEAOD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王彩云;万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颅内压监护患者的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血压监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联合血压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1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3.1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26%,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颅内压监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病情,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曾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

    目的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观察.方法 按照完全随机法将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应用CO2激光治疗)和B组(应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高频电波刀治疗组治愈35例,一次性治愈率为98.4%,CO2激光治疗组治愈25例,一次性治愈率78.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内科病房特殊检查预约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

    目的 优化老年内科病房住院患者特殊检查预约流程,解决预约检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成立流程再造研究小组,改造特殊预约检查流程.实施1年后再次评价,比较改进前后效果.结果 再造后特殊检查预约流程应用后,预约检查医嘱取消率、医嘱下达后时间与报告回执平均天数显著少于改进前(P<0.05).结论 改进特殊检查预约流程,能够提高预约检查的工作效率及效果.

    作者:王琳;牟信芳;张日欣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中对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讨论音乐疗法在PICC置管中对减轻患者负性情绪与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神经科收治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80例,以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将患者划分入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音乐疗法,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差异,并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SAS、SDS、V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评分均有所降低(P<0.05),相比下实验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高达100.0%,相较于对照组的82.5%显著更高(P<0.05).结论 在PICC置管患者中施以音乐疗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疼痛,在PICC置管中具较强可操作性,建议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张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将6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将2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相关项目评分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邢燕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50例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入院的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缬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分别采取相应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米沙坦组药-效比高于缬沙坦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缬沙坦、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中的治疗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但替米沙坦的用药成本更低,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侯鹏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对黄芪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接受黄芪治疗的70例患者,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肿瘤患者以及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具有良好的效果.结论 黄芪的药理作用比较广泛,能够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心血管系统,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应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高月颖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领域社会经济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医疗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医院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医院也逐渐认识到了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医院在新形势下的医疗档案管理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参考国内外医疗档案管理现状,就新形势下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当前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作者:蔡厚伦;姜玉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外科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析手术室外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1月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依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5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指标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术室外科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能存进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预后并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宋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变化,以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借助电化学发光检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以及5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之后3个月后血清CA125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糖类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阳性率高达92.1%,对照组阳性率为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1个月治疗后,血清CA125明显低于治疗前期(P<0.05),治疗3个月后血清CA125水平要显著低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P<0.05).结论 利用电化学发光法监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CA125水平,能够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方便临床治疗.

    作者:王忠颖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