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对骨结核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其恢复的影响分析

侯玉玲

关键词:骨结核,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骨结核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骨结核患者118例,随机将样本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9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增加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样本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恢复情况,并开展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生活功能评分为(27.6±5.4)分,心理功能评分为(27.5±5.7)分,躯体功能评分为(27.6±5.3)分,总体评分为(85.9±13.5)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结核患者采用健康教育与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临床护理服务治疗,促进病患生活质量恢复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脑卒中家庭照顾者实施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8月脑卒中家属10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5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过渡期护理干预),出院3个月后,将两组患者家属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出院3个月后对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过渡期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中,有效改善了患者家属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对提高家属应对能力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小儿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以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对照组以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分析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85.0%,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汇昌;赵珊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玻璃体手术治疗眼外伤的临床疗效,并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眼外伤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玻璃体手术的52例眼外伤患者的病情以及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时间据受伤时间3个月以上患者占未愈例数的66.67%,占未愈患者半数以上,而2周以内见效患者占67.35%;术前视力≥0.05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术前视力<0.05者,在可数指患者中术前为课件眼前手动多;穿通伤的未愈率较高,在所有未愈中占50%。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眼外伤,眼外伤患者有效率为89.09%,其视力预后与初诊视力、手术时机、外伤类型及并发症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修青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某市暗娼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估

    目的:评价对暗娼人群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枣阳市娱乐场所230例暗娼人员,由艾滋病防治专业人员集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A、B两种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匿名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暗娼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总知晓率均比干预前高;健康教育后安全套使用率上升(χ2=258.75,P<0.01);安全套自备情况较前改善(χ2=61.53,P<0.01);肛交、口交性行为较前大幅度减少(χ2=401.35,P<0.01)。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性行为态度均有明显变化。结论对暗娼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可以提高她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促使其高危行为的改变,有效地减少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在预防艾滋病工作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洪婷;高兴革;张向阳;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使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皮下胰岛素持续输注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皮下胰岛素持续输注的临床效果和实际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内科住院并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4例。强化治疗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通过福尼亚泵进行,对监测进行定期血糖,在此基础配合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带泵时间10~63 d。结果通过胰岛素泵输注与胰岛素注射器注射的对比,可以明显地看到胰岛素泵对血糖波动幅度有显著的作用。通过稳定血糖波动幅度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结论胰岛素泵皮下持续输注治疗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取得了相对理想的治疗效果,为今后胰岛素泵在临床更加安全广泛的使用提供合理化的指导与借鉴。

    作者:翁格;贺其叶乐图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并发症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选择三镜联合治疗后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具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术。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25例)与A2组(对照组25例)。A2组:常规护理;A1组:并发症护理;对比两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完成护理后,临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A1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高于A2组患者尤为显著(P<0.05)。在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A1组低于A2组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胆囊伴有胆总管结石患者,在实施三镜联合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给予护理干预,终在降低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吴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在放疗研究生教学中使用NCCN指南的探讨

    目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增高,其治疗越来越受社会各界重视。随着世界范围内各项研究不断深入,肿瘤临床治疗手段更新较快并日趋成熟。然而肿瘤放疗学的教学仍相对滞后,大多数放疗科医师及研究生肿瘤知识片面零散,绝大部分主要来自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病理学、影像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学习,使肿瘤学的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肿瘤放疗学医师、医学生无法全面系统地掌握肿瘤学的基础知识及临床治疗原则。近年来,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对肿瘤患者进行规范化、个体化治疗新的治疗方式的提出,对肿瘤放疗科年轻医师尤其是初入肿瘤放疗学领域的研究生规范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黄素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膀胱过度活动症,特别是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主要包括肌源性学说、尿路上皮异常、酸敏感离子通道等。现从上述各方面对年来国内外关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机制的新研究做一个简要综述,总结如下。

    作者:殷烁;程阳(综述);刘孝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70例直肠癌的误诊原因分析与探讨

    目的:对直肠癌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70例误诊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求误诊原因。结果70例患者中误诊为痢疾的有13例,占比例的18.57%,诊为痔疮的有29例,占比例的41.43%,误诊为肠炎的患者为16例,占比例的22.86%,误诊为肠结核以及肛裂的患者为12例,占比例的17.14%。患者确诊后行根治性手术者为32例,占比例的45.7%,行肿瘤局部切除术者为19例,占比例的27.1%,行姑息性手术者为12例,占比例的17.1%,无法手术的患者为7例,占比例的10%。结论对出现肠道反应但治疗不佳的患者要引起重视,并要及时采用肠镜进行检查,降低误诊率。

    作者:郑承核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55例脑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脑电图对小儿病毒脑炎的诊断价值,并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均给予脑脊液、颅脑CT、脑电图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脑脊液,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颅脑CT,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判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郑莉凡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对其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健康护理,并观察所有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SDS、SAS)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对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复发率为6.45%(4/62)。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并降低复发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颈型颈椎病采用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通过观察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前治疗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21.17±0.88,治疗后1周:8.10±0.42,治疗后3个月:7.86±0.38,6个月:7.76±039,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末次VSA评分治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22%。结论中药离子导入结合小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治疗简单,疗效确切。

    作者:罗巨利;周长征;唐成剑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未婚人工流产患者生殖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的探析

    目的:探析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健康教育措施。方法以我站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210例未婚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本站编制的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对这些患者进行调查,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并提出健康教育对策。结果14~18岁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占41.4%,19~22岁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占29.0%,23~26岁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占23.8%,27~30岁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占5.7%。210份调查问卷表中,得分<70分的有129例,占61.4%,得分>70分且<90分的有55例,占26.2%,得分>90分的有26例,占12.4%,对生理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为38.6%。结论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对生殖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偏低,要加强对未婚人工流产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作者:赵秀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玻璃酸钠改善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功能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肘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以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受累肘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以来收治的有肘关节病变(Morrey分期Ⅰ~Ⅲ期)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2例,观察肘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肘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显著改善,关节稳定性增加,显著提高了日常活动质量,总有效率为90.00%。结论肘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肘关节病变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蓉;高金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静滴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静滴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临床中应用的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64例感染或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1组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2组在1组的基础上配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结果1组治疗痊愈的为18例,占56.25%,治疗有效的患儿为11例,占34.38%,治疗无效的患儿为3例,占9.37%;平均治疗时间为(15±3.2)d。2组治疗痊愈的为27例,占84.38%,治疗有效的患儿为5例,占15.62%,无治疗无效的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9±2.1)d。结论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免疫力,在儿童感染或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

    作者:黄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中药清热解毒水剂外用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解毒水剂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糖尿病专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62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时间。结果30 d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予以清热解毒水剂外用治疗糖尿病足并感染疗效显著,能促进创面清洁,减轻局部肿胀及渗出,缩短溃疡创面愈合时间,减少了截肢的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秋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208例肺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栓塞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对肺栓塞患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入住山西省人民医院的208例肺栓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呼吸困难、咳嗽、胸憋、胸痛和下肢肿胀。②肺栓塞的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高血压、吸烟和心功能不全。③常规检查项目中D-二聚体测定可作为筛查肺栓塞的敏感但非特异性指标。④溶栓序贯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治愈率比较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及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对疑诊患者应综合考虑,提高确诊率,积极治疗。

    作者:杨玥;张爱珍;杜永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治疗OVCF患者不寐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OVCF不寐患者根据疼痛程度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定治疗3 d,治疗组给予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3 d,评估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情况及睡眠指数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程度和PSQI总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开天门配合耳穴埋豆法治疗OVCF不寐患者疗效确切,可推广于临床。

    作者:陈瑞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小儿腹痛的临床病因分析

    目的:增加对小儿腹痛的病因,提高对其诊断率。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以腹痛收入儿科的200例住院患儿进行病因、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2岁小儿腹痛以外科急腹症为主;2~5岁以肠系膜淋巴结炎为主;5~12岁以过敏性紫癜为主;>12岁患儿以胃炎为主。结论小儿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应根据年龄、重视其早期诊断。

    作者:袁丽萍;闫波;蔡杰;桂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性用于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实际效果,探讨其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100例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催产素治疗对照组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实验组产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后出血高危产妇的治疗效果更佳,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平均产后出血量、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产后贫血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68.41±101.22)mL、(17.32±5.01)d、6%、24.0%,以上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较佳,值得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刘剑丽 刊期: 2015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