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冬霞;曹志英
目的:通过对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和分析,从而为提高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该次研究开展的时间段为2015年5月-2015年8月,通过对该院心血管门诊收治的心血管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200份,后回收180份,对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结果通过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心血管病患者中用药依从性良好的人数占到的比例为71.11%,影响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主要的因素是用药频率,是否关注健康,以及家人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结论心血管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为良好,对患者开展有效的用药依从性教育,加强用药指导,可以使心血管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岳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经大肠镜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187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87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所纳入的患者的资料填写调查量表,调查量表由经培训的专人填写。结果采用高频电热活检钳凝除68枚小型息肉,采用分次切除法对24枚息肉进行切除,采用高频电圈套一次切除172枚息肉。手术结束后,有2例出血,但经治疗后出血止住,其他患者术后未出现肠道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大肠息肉患者采用高频电切法治疗可有效根治息肉,治愈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雨静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随着我国医疗政策不断改善和完善,医疗行业呈现在互相竞争的同时,又彼此共存的状态,而人力资源则是医疗行业竞争的本质所在,因此,针对公立医院而言,通过柔性战略视角下对其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胡佩佩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社区规范治疗指导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探讨心衰患者社区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5例老年医院CHF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5例)与对照组(60),干预组采用社区医师和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模式,对照组出院后一般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指南推荐药物使用率,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心功能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社区管理指导,干预组用药依从性明显提高、再住院率、心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医师参与管理老年CHF患者降低再住院率、减轻医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是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
作者:张玉芝;张祖峰;王彩歌;余娟;郝晓慧;赵明中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结核病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供应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干预。结果2组在供给及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及消毒供应满意度总分比较中,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专业知识评价问卷评分为(96.5±1.2)分,高于对照组(85.5±4.3)分(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保证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质量评价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各科室100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护理管理模式中,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常规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进行干预。管理后,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的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护理后中医护理管理质量各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采用护理质量评价管理模式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促进该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4月-6月门诊处方,按评价内容、不合理处方类型、使用情况分类,并对含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共抽取该院门诊处方52857张,其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8.70%,合理率为95.27%,多选用口服剂型(85.39%),不合理抗菌药物以不适宜处方为主(60.26%),其中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居多(22.86%)。结论医生在开具抗菌药物时应做到严把指征,药师在审核处方发现问题时,应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增强医生和药师间的合作,共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医疗风险。
作者:孟菲;董栋;宋沛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分析核酸检测以及酶免检测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6年6月血站检验科献血者的血液样品39236份标本作为该次实验对象;针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样品,分别开展ELISA检测以及NAT检测,在实施ELISA检测的过程中,检测项目主要体现为HBsAg检测、抗-HIV检测以及抗-HCV检测等。对终的临床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标本中,NAT检测阳性率达到0.56%;ELISA检测阳性率达到了0.51%;NAT以及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0%;ELISA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率为0.16%。终对鉴别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属于HBV-DNA的患者27例,属于HCV-RNA的患者2例;属于NAT阴性ELISA阳性的标本共包括42份,所占比例为0.11%;针对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同NAT阳性分析发现,阳性符合率达到了78.9%;HBsAg同NAT阳性符合率为80.3%;抗-HCV同NAT阳性符合率为66%;抗-HIV双试剂阳性同NAT阳性率符合率达到了100%。结论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有效选择NAT方法以及ELISA方法,能够有效发挥防漏互补的特点,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窗口期有效缩短,针对血液安全做出有效保障,针对血液平行筛查的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李玉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根据《卫办医政发38号文》及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对该院2015年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该院2015年剖宫产手术病例500份,对其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等。结论加强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监护制度,避免或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周鹏;付海申;宋沛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方法和结果。方法该次医学研究选择该院门诊2014年1月-2016年1月之间收治的178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82例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检测方法和结果。结果对照组、PBC组与AIH组观察对象的AST和ALT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AIH亚型自身抗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观察对象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患者实施血清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为其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张小蓉;吴宏;王君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管理的8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其健康教育管理,观察并比较其社区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2.14±0.73)分、(133.64±13.78)mmHg和(97.52±10.61)mmHg,观察组分别为(4.05±0.69)分、(119.45±14.06)mmHg和(88.12±11.59)mmHg,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0.00%,观察组为95.00%,两组患者满意情况和总满意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明显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血压效果较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艳春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党建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医院党建工作也成为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业务单位的公立医院,如何抓党建促发展、促管理,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真正发挥党建工作为医院发展建设保驾护航作用,成为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该文立足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实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如何实现党建促进中心工作的好方法和模式。
作者:胡朝通;何元军;梁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分析SimMom模拟人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8月取该院实习医生78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实习医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39名,对照组实习医生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医生应用SimMom模拟人进行教学,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实习医生考核平均得分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医生对实训教学的平均肯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mMom模拟人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高实习医生学习成绩,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麻醉机主要是用来麻醉患者,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是一种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或者辅助患者呼吸的设备。Drger麻醉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麻醉设备,该种设备供供氧能力强,可以精确控制麻醉浓度。麻醉机系统中也包括呼吸机,分开来讲呼吸机与麻醉机均属于常用的医疗设备。由于麻醉呼吸设备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做好设备维修工作,有着现实的意义。该文对Drger麻醉机与呼吸机的维修,做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作者:严颖机;何业闪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的情况,分析该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及建议。方法收集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11-2015年的上转患者人次数和综合医院下转患者人次数,计算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率和综合医院下转率,比较5年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上转率和综合医院下转率的变化。结果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该区上转病人数分别为11048人次、12433人次、17872人次、23476人次、24946人次,而下转病人数分别是541人次、551人次、1027人次、293人次、58人次。双向转诊比值在2015年达到430.1。结论目前该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处于相对单向流动状态,双向转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政策引导与管理,加强医疗信息共享,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加强居民宣传,加强医疗保险在双向转诊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地位,确保其初级卫生保健的作用。
作者:赵树勋;王建利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分析影响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的探讨。方法该次研究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的82例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分析影响误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影响血站中的血液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血站工作人员在采集血液标本时缺乏责任意识,忽视检验报告的重要性,没有规范使用抗凝管以及血液检验标准;献血者的自身因素导致其未将采血前的各项活动及饮食情况告知血站的工作人员,从而导致填报的资料有误;在标本送检过程中没有严格对标本的运输环境进行严格的冷链要求,且送检过程中遭受巨大晃动使血细胞破裂等;工作人员在对血液标本进行处理或检测过程中存在失误。结论由于在整个血液检测的过程中,血站工作人员和献血者本身的失误都会造成检验出现误差,因此各项环节的操作都必须注重规范,加强工作,这样才能提高血站血液检测的正确率。
作者:刘玲玲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售乳制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评估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方法整群选取齐齐哈尔市两个小区居民3100人进行调查,掌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等;实验室检测市售的消毒奶、酸奶、奶粉3类乳制品,用7890B气相色谱仪检测反式脂肪酸;根据人群每日摄入乳制品数量及乳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评估。结果有效调查问卷3023人,其中摄入乳制品有2113人,女性1187人;摄入人群以青少年7~14岁、小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2001~2005元为主;22.73%的居民知晓反式脂肪酸;调查人群主要食用消毒奶、酸奶;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量分别为204.00、71.43、25.00 g;反式脂肪酸含量消毒奶、酸奶、奶粉分别为0.0277、0.0265、0.0437 g/100 g。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通过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分别为0.0519、0.0206、0.0125 g。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影响居民乳制品的摄入。居民每人每天通入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较弱。
作者:娄峰阁;陈中硕;程宇;李省三;李洪龙;冯海英;李继媛;谢志平;金佰明;刘景华;薛海峰;苏莹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并用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恢复率和满意度。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0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的方法,干预组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在治疗恢复率、护理依从率及护理满意度的表现上,均较对照组患者良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采取人性化服务,患者治疗恢复率高,护理依从率高,护理满意度高,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意义。
作者:周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与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人性化护理方法、妇产科风险因素及管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4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每组52例,比较内容为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为92.31%,常规护理组满意度为71.15%,人性化护理组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联合风险管理在妇产科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王岩;张丽东;吕春香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