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帅
在儿童医院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的整个过程中,带教教师肩负着传授临床知识,提升护生实践水平与职业素养的艰巨任务。临床带教教师的选拔与基本条件应坚持严格的标准。规范化临床带教管理模式应建立临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科学的消化科临床带教大纲。并注重规范化的礼仪教育方法。护生学习结束,医院自行编制对带教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问卷,由学生对医院中带教教师的科研水平与教学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价。实践证明,在儿童医院采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之后,能够大大地有利于对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组织带教老师进行综合培训是实现教学水平提升的主要措施。通过实施规范化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有力地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全部实习护生的临床实践水平与护理方面的理论水平,是增强临床教学能力的适宜措施。
作者:高志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建立符合河北口岸防疫现状、操作性强的禽流感防控体系。方法通过了解国际上对禽流感的研究新进展,充分考虑河北省口岸特征,深入研究存在问题。结果通过建立事前有预警,事中有对策,事后有分析的禽流感整体防控体系,能够有效遏制河北口岸禽流感的传播和蔓延。结论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能够提高口岸禽流感防控整体水平。
作者:郑京飞;黄克迈;安鹏天;曹鸿海;邱义廷;张振;曹琳;刘利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参苓白术散加减对慢性腹泻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56例慢性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泻常用药物诺佛沙星胶囊治疗,试验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患者腹泻类型、病因等等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两组患者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试验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52.56%,腹泻情况有所改善患者33例,起效率为42.31%,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治愈率为26.92%,腹泻情况有所改善的患者31例,起效率为39.74%,总有效率为66.67%。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轻度腹泻37例,中度腹泻39例,严重腹泻2例;对照组中患者轻度腹泻36例,中度腹泻41例,严重腹泻1例。结论通过对腹泻患者进行分型,并根据症状采取不同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腹泻情况,使患者免除腹泻的折磨,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代明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分析核酸检测以及酶免检测在血液筛查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6年6月血站检验科献血者的血液样品39236份标本作为该次实验对象;针对所有献血者的血液样品,分别开展ELISA检测以及NAT检测,在实施ELISA检测的过程中,检测项目主要体现为HBsAg检测、抗-HIV检测以及抗-HCV检测等。对终的临床检测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在所有标本中,NAT检测阳性率达到0.56%;ELISA检测阳性率达到了0.51%;NAT以及ELISA检测阳性率为0.40%;ELISA检测阴性,NAT检测阳性率为0.16%。终对鉴别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属于HBV-DNA的患者27例,属于HCV-RNA的患者2例;属于NAT阴性ELISA阳性的标本共包括42份,所占比例为0.11%;针对ELISA双试剂检测阳性同NAT阳性分析发现,阳性符合率达到了78.9%;HBsAg同NAT阳性符合率为80.3%;抗-HCV同NAT阳性符合率为66%;抗-HIV双试剂阳性同NAT阳性率符合率达到了100%。结论在实施血液平行筛查过程中,有效选择NAT方法以及ELISA方法,能够有效发挥防漏互补的特点,可以将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窗口期有效缩短,针对血液安全做出有效保障,针对血液平行筛查的安全性做出有效保证。
作者:李玉泉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结核病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消毒供应室14名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消毒供应管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细节管理干预。结果2组在供给及时、包装质量、服务态度、护理质量及消毒供应满意度总分比较中,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消毒供应室护理专业知识评价问卷评分为(96.5±1.2)分,高于对照组(85.5±4.3)分(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结核病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工作的满意度,强化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保证消毒供应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该文从心理、生活、疾病、用药健康教育以及提高自我护理能力5个方面,对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做一简要概述,用以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继而分析评价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杨佳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尽管存在诸多输血风险,输血仍旧是临床医疗救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治疗手段。为此,临床上对病人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加强对输血管理的重视,并要积极开展对输血风险因素的预测与分析,大限度地降低临床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该文主要对引发输血风险的因素以及输血管理的有效对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作者:廖新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调查某医院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爱思唯尔大通软件,导出2016年第一季度该院住院患者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筛选出典型医嘱,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该院2016年第一季度爱思唯尔大通软件共筛选出1356例超说明书用药,其中典型医嘱135例。存在主要问题类型为:儿童禁用问题、给药途径错误、配伍禁忌、用药超剂量。其中,儿童禁用问题9例,给药途径错误20例,配伍禁忌41例,用药超剂量65例。共涉及超说明书用药品种15种。结论该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比较严重,有必要加强合理用药培训,强化监管措施。
作者:管鸽;胡媛媛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究末梢血采血方法和静脉血采血方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结果中的差异。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血液,平均分为两份,抽取末梢血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0例抽取静脉血的患者为观察组,采用MindrayBC-5300血液分析仪对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常规结果在WBC、RBC、HGB、MCH、MCHC、PLT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检验结果准确性更高。结论在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应采用静脉血采血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
作者:李俊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与其他科室相比,儿科患者年龄比较小,经常会出现哭闹、躁动、恐惧等现象,很容易对患儿的治疗产生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理服务的难度。而儿科护理属于儿科患者治疗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具有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等特点,患者不愿意配合医院的治疗及护理工作,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在对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为其提供人性化管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并根据患儿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服务,主要措施包括:人性化的病房环境、尽可能发挥护士的潜能、告知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理人员的潜能,以确保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贵鑫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根据《卫办医政发38号文》及抗菌药物及《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对该院2015年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进行评价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查该院2015年剖宫产手术病例500份,对其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选药不合理、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等。结论加强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的监护制度,避免或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
作者:周鹏;付海申;宋沛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院前转运时的措施、途径、时间、环境等注意事项,为大程度降低患者转运途中的风险,提高危重患者救治存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该市120急救中心近三年来转送的62名危重病人,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对危重患者转运时的抢救措施、时间等关键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该组62例病例在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后均立刻于附近站点派车前往,长30 min到达事发地,快10 min到达转运目的医院,其中30 min内到达转运目的医院10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转运至目的医院。所有复合伤病人均根据伤情妥善固定和转运,未发生1例二次损伤。结论及时的转运、正确的抢救措施、完善的设施、充分的预案和评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方园;徐捷 刊期: 2016年第29期
党建工作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医院党建工作也成为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业务单位的公立医院,如何抓党建促发展、促管理,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融合,真正发挥党建工作为医院发展建设保驾护航作用,成为必须面临和解决的课题。该文立足医院党建和业务工作实际,结合实践经验,探索如何实现党建促进中心工作的好方法和模式。
作者:胡朝通;何元军;梁晓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接收的实习护生50名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实习护生均自愿配合该次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研究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除了实施常规教学外,还加用护理安全教育。培训结束后两组实习护生均进行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记录考核成绩,并观察记录在实际操作中两组发生的不良事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实习护生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1.52±6.49)分、(96.32±1.47)分,对照组则±次为(81.32±4.26)分、(79.85±6.54)分,研究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际操作中1名实习护生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则有8名实习护生发生,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应用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而且可减少实际操作中的不良事件,值得借鉴。
作者:袁庆;张苗;崔宏冰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麻醉药品是指能够对中枢神经有麻醉作用的一种药品,长期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成瘾性,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国家对其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等活动实施严格管控。该文结合与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管理有关的规章制度,综述了如何加强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其在临床依法有效合理使用,保证用药安全,严防其由使用环节流入非法渠道。
作者:周家军;姜怡;孟祥云;邢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面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的这个新常态下,我国卫生检疫工作,必须注重先进管理方法、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并加大投入力度、监管力度,才能促进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模式不断创新,终构建出更加合理、科学、完善的卫生检疫工作体系。该文就新常态下卫生检疫工作模式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以推动我国卫生检疫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作者:蔡瑾;罗鑫;敬挺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研究造成乙型肝炎检测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原因,以此提高乙型肝炎检测的准确率,避免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干扰,从而为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接受检查的700例乙肝患者进行检查,统计假阴性与假阳性情况,分析检测结果的错误原因。结果700例乙肝患者中,假性结果占16.0%,其中假阳性结果占6.0%,假阴性结果占10.0%;造成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检验方法占19.6%、试剂占25.9%、实验室操作占39.3%、其他占15.2%,实验室操作的占比均高于试剂、检验方法及其他(P<0.05)。结论乙型肝炎检测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结果主要与检查方法、试剂、实验室操作等因素有关,加强实验室、临床医生及患者的密切配合,减少各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李国花;黄世杰;詹虎;白志敏;苏银凤;陈镜清;刘云高;曾建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目的:通过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和市售乳制品反式脂肪酸含量测定,评估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方法整群选取齐齐哈尔市两个小区居民3100人进行调查,掌握人群的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奶及奶制品摄入情况等;实验室检测市售的消毒奶、酸奶、奶粉3类乳制品,用7890B气相色谱仪检测反式脂肪酸;根据人群每日摄入乳制品数量及乳制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评估。结果有效调查问卷3023人,其中摄入乳制品有2113人,女性1187人;摄入人群以青少年7~14岁、小学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2001~2005元为主;22.73%的居民知晓反式脂肪酸;调查人群主要食用消毒奶、酸奶;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量分别为204.00、71.43、25.00 g;反式脂肪酸含量消毒奶、酸奶、奶粉分别为0.0277、0.0265、0.0437 g/100 g。居民平均每人每天通过消毒奶、酸奶、奶粉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分别为0.0519、0.0206、0.0125 g。结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影响居民乳制品的摄入。居民每人每天通入乳制品摄入反式脂肪酸的水平较低、健康风险较弱。
作者:娄峰阁;陈中硕;程宇;李省三;李洪龙;冯海英;李继媛;谢志平;金佰明;刘景华;薛海峰;苏莹 刊期: 2016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