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
目的:分析应用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例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腹部二维超声现象技术诊断,观察组应用经腹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65例患者中,二维超声共检出42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23例,检出率为64.6%,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60例子宫内膜病变,漏诊5例,检出率为92.3%,经过统计学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的高于二维超声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共检出9例为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53%,有12例为内膜癌,检出率为60%,有16例为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57%;彩色多普勒超声共检出15例为子宫内膜增生,检出率为75%,有16例为内膜癌,检出率为80%,有26例为黏膜下肌瘤,检出率为9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中优于二维超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莹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县级医院药学发展新方向。方法回顾性总结昆明市石林县人民医院药近几年药剂科的发展变化情况,调查研究县级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结果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新一轮等级医院评审的契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医院药学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多数县级医院开展了临床药师制建设,药学信息化管理,PIVAS等新项目,大大提高了医院药学各方面的水平。结论医院制剂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目的”,为患者提供全程药学技术服务,建设临床药师制, PIVAS及加强质控管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及PDCA法则,促进药事质量持续改进将是县级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
作者:方灵芝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放松训练对护士缓解压力的有效性,为今后护士缓解压力的方法做指导。方法选择我中心护士参加放松训练,每日30 min,经过6个月的放松训练后。结果放松训练后护士精神,情绪,睡眠都得到提高。结论放松训练能够让护士身心都得到放松,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对16例患者进行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16例患者经过支架植入手术治疗后,闭塞部位全部开通,患者的不良症状均消失,没有出现围手术期死亡的现象。结论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效果良好,无不良情况发生,见效快,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江顺福;曹铭华;吴明超;于凡;曹玮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末段回肠造瘘对比结肠造瘘的优势。方法将近年行预防性结肠造瘘和末段回肠造瘘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吻合口或修补口瘘发生率、关瘘方式、关瘘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率。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吻合口或修补口瘘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结肠造瘘组时间(P<0.05),回肠造瘘组关瘘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结肠造瘘组(P<0.05)。结论在预防性造瘘手术治疗中,末段回肠造瘘相比结肠造瘘具有较多的优势,推荐临床首选。
作者:冯卢;赵煜;蒋忠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瘀康片临床上对外伤性脑挫裂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外伤性脑挫裂伤的患者进行研究。随即将上述患者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即酌情给予患者卧床、输氧、激素、脱水及降颅压等常规对症治疗,此外注重脑功能恢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消瘀康片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47例治疗有效,2例复发,3例无效,有效率90.4%;对照组有35例治疗有效,9例复发,8例治疗无效,有效率为67.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瘀康片具有加速血肿吸收、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作用,对外伤性脑挫裂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手段,且药物安全、再发率低、疗效稳定,可广泛使用。
作者:宋春雷;曲福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当归芍药散系张仲景《金匮要略》方,临床多用于妊娠腹痛、盆腔炎症等妇科疾病的治疗。今将于帮国主任应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妇科疾病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道借鉴。
作者:倪玲;王薇;于帮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20世纪80年代以来,再灌注治疗(静脉溶栓和急诊PCI)的开展大程度的保护了心功能,明显降低了病死率[1]。但是,给予再灌注治疗后的AMI患者后期所出现的并发症是目前医学界关注的焦点[2-3]。因此,研究影响AMI患者再灌注治疗预后的指标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患者的预后显得非常重要。本文着重讨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预后的一些相关生化指标。
作者:王飞;赵瑞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3年住院的26例布氏杆菌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症状护理等措施,并开展保健指导,观察患者症状恢复情况。结果对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完善的护理方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布氏杆菌患者实施有计划,有针对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预防感染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静;杨海云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社区产后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社区产妇100例,均给予产后访视,了解社区产后访视效果。结果访视后,研究人群的饮食情况、卫生情况、恶露情况、检查依从性等均明显改善,与访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产后访视可改善产妇及新生儿保健情况,促进孕育保健知识普及,值得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许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5期
在临床治疗中,脑出血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这种疾病多发中老年人群中发病,其多为危急重症。脑出血是非外伤所致的一种神经科急症,多因高血压、颅内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而引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脑出血的发病人群逐渐的趋向年轻化,且发病率在逐渐的增长,成为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脑出血的病死率非常高,有相关研究证明脑出血的病死率在40%~60%,针对脑出血进行综合性治疗,可以将病死率降低,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针对脑出血急性期的综合治疗进行研究分析。
作者:冯泽全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对照组给予空心钉锁定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切口长度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近端空心钉锁定板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国才;张哲;贺宝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自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血液透析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结果临床护理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无显著差异,临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血液透析护理中进行应用。
作者:刘艳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分析德阳市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德阳市精神卫生服务现状,以及我国其他城市现存状态。结果通过现状分析,提出了多项解决办法和建议。结论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的优化对精神病患者和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文骁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6个化疗周期治疗后病情稳定胃癌患者53例,随机分为卡培他滨组26例,对照组27例。卡培他滨组采用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组中位生存期高于对照组,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卡培他滨组白细胞减少13例,血红蛋白减少1例,血小板减少3例,恶心、呕吐1例,血性腹泻2例,手足综合征8例。肝转移病灶对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反应佳,而肺转移病灶反应差。结论采用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胃癌和全身化疗获得缓解或稳定的无手术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可延长其无疾病进展期和生存期,提高其2年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尤其对仅有肝转移病灶的胃癌患者。
作者:陈朝晖;闫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评价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引起抑郁症的心理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对照组和心理护理组两组观察共48例,应用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患者,疗程48周,结束疗程后对出现抑郁症的患者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对照组出现焦躁症状的患者9例,抑郁倾向的患者7例,有重度抑郁的患者3例。心理护理组出现焦躁症状的患者5例,抑郁倾向的患者4例,有重度抑郁的患者1例。结论心理护理对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引起的抑郁症有很大的帮助,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玉梅;张淑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对比不同方法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划分为两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应用灯盏细辛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应用肝素钠软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4.2%,明显低于观察组9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素钠治疗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疗效优于灯盏细辛口服液,有推广价值。
作者:谷叶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健康指导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6月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对象,均行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实验组接受优质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时间及术后疗效的差异。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实验组康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围术期护理有效提高腔静脉滤器(IVCF)置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作者:金彤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与残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临床症状、发生部位及病理组织学情况。结果100例残胃溃疡发生部位特征,残胃溃疡常见于吻合口,发生率为61%(61/100)。其次为鞍部溃疡21%(21/100)、胃部溃疡为14%(14/100)、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100)和十二指肠溃疡1%(1/100)。其中鞍部溃疡和输入袢输出袢溃疡均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均为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残胃溃疡病理组织学特征,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发生率为21%(21/100),其在不同部位的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28.57%(4/14)、吻合口溃疡21.31%(13/61)、鞍部溃疡14.29%(3/21)、输入袢输出袢溃疡33.33%(1/3),各部位溃疡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发生率为12%(12/100),在不同部位发生率依次为:胃部溃疡42.86%(6/14)、吻合口溃疡8.20%(5/61)、鞍部溃疡4.76%(1/21);胃部溃疡癌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溃疡多见于男性,好发于吻合口部,残胃溃疡恶变风险较高,好发于胃部溃疡。
作者:朱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良性惊厥并轻度胃肠炎(BICE)婴幼儿的临床特征、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42例BICE的患儿详细观察记录其住院期间的胃肠炎及惊厥的表现特点。先后用金标法对患儿粪便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血生化(Na+,K+,Ca2+,Cl-,HCO-),跟踪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本病患儿胃肠症状多较轻微,无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惊厥多为成簇发作;血生化(Na+,K+,Ca2+,Cl-,HCO-)正常或基本正常;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正常;发作间期脑电图9例(21.4%)于中央中线或中央区或额区见少量痫样放电,1例中央中线及顶区见痫样波发放,其他32例正常或睡眠时背景活动稍差。轮状病毒抗原:粪便阳性23例。苯巴比妥预防性肌内注射1次后惊厥再发率为79.2%。结论婴幼儿BICE消化系统表现轻,惊厥往往成簇发作。巴比妥肌内注射对惊厥镇痉作用不明显,BICE后遗癫痫的概率很小。
作者:杨青;宋元华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