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曾明耀;吴小艳;何蓉

关键词:健康管理, 高血压患者, 依从性, 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管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的降压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还有生活质量均有显着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保障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价值,值得推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鉴别

    目的 分析研究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 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A组)与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B组)进行研究,并对两组患者骨髓形态的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明显多于B组(P<0.05);A组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与MCV>100 fl所占的比例要低于B组(P<0.05).结论 难治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结合临床以及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以骨髓形态学红系巨变为主,且需关注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作者:常颖;陈佳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高职高专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在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已成为医院发展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放射科已基本实现了全数字化,包括CR、DR、CT、DSA、超声等科室.医院对高职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高职高专学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华;黄晓云;刘志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对于桑杏汤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材料.方法 收集目前桑杏汤以及桑杏汤加减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于这些文献实施meta分析,通过这种形式找出在实际的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桑杏汤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属于meta分析发现本次研究中的纳入患者共132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在使用了桑杏汤及其加减后的治疗效果较好,相比使用常规的西药或是中成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临床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在临床上有着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桑杏汤及其加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治疗效果,在实际的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桑杏汤及其加减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陈元穆;韩春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观察优质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复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本研究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1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且需行复明手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下的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35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29例,满意度为98.3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淑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内脏痛与行为学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内脏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内脏痛定位不明确,疼痛性质模糊,不易辨别疼痛的明确位置,故而探究其外在所表现出的行为学改变是认识内脏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内脏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行为学评估主要用于对于内脏痛敏模型的鉴定,对行为学改变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对内脏痛有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孙天爱;翁志军;谭琳蓥;刘慧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与分析微生物实验室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应用作用与价值.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尿路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其尿液培养分离出200株菌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0株.观察组患者菌株实施微生物检验,分析感染产生原因,并研究其控制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宜在临床上推广微生物实验室检验方案,它对控制患者疾病恶化,阻断医院感染源方面有其积极的指导价值.

    作者:彭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壳聚糖及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有关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相关的文章进行搜索和检查,对其制备方式和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加以准确的分析和探讨,对其有关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进行准确分析,进一步总结,从而做出准确的分析结果.结果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达到较强的生物降解性,同时无不良反应,并且容易成膜,在医学研究领域,壳聚糖具有较强的应用作用,能够用于缓释和控释的药物制剂,通过对其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能够促进多肽类、蛋白质药物的很好吸收.结论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应用过程中所发挥的缓释和控释的作用非常明显,能够有效的缓释和均衡药物速率,减少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蓉晖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CSR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CSR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治疗为对照组,27例患者实施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为观察组.结果 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均是治疗CSR的有效方法,其中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王成元;刘丹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对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急诊内科收治的120例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病因,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资料中,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108例,抢救成功率为90%,死亡12例,病死率为10%.结论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具有不同的病因,需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

    作者:焉娜;张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双源螺旋CT扫描在肺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双源螺旋CT扫描成像技术对肺部肿瘤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早期肺癌诊断患者60例,其中57例经过术后病理检验结果明确肺癌诊断,3例经临床诊断及随访明确肺癌诊断.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根据CT扫描能量不同(高千伏140 kVp、低千伏80 kVp)分为常规组及虚拟组,各30例.两组分别进行常规及虚拟CT扫描后,根据图像中正常组织、肿瘤组织、主动脉及脊柱肌肉CT值信号差异,进行分析比对,并对图像质量评分、钙化及坏死灶的比较,来探讨不同信号CT扫描对肺部肿瘤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与价值.结果 ①CT扫描后,各组均得到不同辐射剂量值,虚拟扫描组CTD、DLP、ED较常规扫描组CTD、DLP、ED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扫描结束后,两组肺部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动脉血管及周围肌肉组织的信号噪声比均得到不同变化,虚拟扫描组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动脉血管、脊柱周围肌肉较常规扫描组正常组织、肿瘤组织、动脉血管、脊柱周围肌肉水平明显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扫描结束后,两组肺部组织影像均得到不同对比信号比及图像评分值,虚拟扫描组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评分较常规扫描组对比噪声比、图像质量评分明显优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钙化及坏死病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源螺旋CT虚拟扫描可在相同CT值的水平下,提高肺部肿瘤组织与周围组织器官间差异,得到较高组织间信号噪声比及对比噪声比,较常规扫描图像质量更优异,并大限度降低钙化坏死病灶对肿瘤组织的信号影响,减小检查辐射剂量对机体的影响,提高临床诊断精确度,明确反应肿瘤组织情况,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奠定基础,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齐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益气补肾活血胶囊对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所致大鼠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补肾活血胶囊对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所致大鼠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 首先制作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所致轻度认知障碍的大鼠模型,将模型制作成功的大鼠为模型组、阳性中药补肾益脑胶囊组、阳性西药脑复康组、益气活血胶囊高、中、低剂量组.连续给药6周后做迷宫试验,并检测血清MDA、SOD、GSH-Px、Aβ1-42、BNP、NO、NOS等含量.结果 给予益气补肾活血胶囊的大鼠在Y-电迷宫中空间辨别的错误反应次数减少,血清SOD、GSH-Px、NO、NOS升高,MDA、Aβ1-42、BNP水平降低.结论 益气补肾活血胶囊对双侧颈动脉狭窄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项颗;孙莉;邸琳;李超生;马琳;李艳秋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实施五年来问题浅谈

    回顾基层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5年多来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思路,为以后更好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侯俏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研究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疗效

    目的 研究分析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胃溃疡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西药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中药治疗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6.7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中医治疗消化性胃溃疡,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元野;韩春明;陈元穆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健康管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管理对其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自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00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的降压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还有生活质量均有显着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教育,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保障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曾明耀;吴小艳;何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非那根、山莨菪碱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那根、山莨菪碱联合丹参酮对急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单位就诊的眩晕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静滴,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静,首日给予非那根肌注.比较两组疗效率和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单次治疗有效率、治疗天数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根、山莨菪碱与丹参酮联合用药,有利于急性眩晕患者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标识在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实行护理标识后选取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前的2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安全管理认知等.结果 运用护理安全标识后,患者安全认知、满意度分别由83.8%上升为96.9%和82.1%上升为9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62%降至2.67%.结论 护理安全标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护理质量.

    作者:李洪静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鼻窦内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行鼻窦内镜术后,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行鼻窦内镜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给予全程护理,而对比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95%)的满意率比对比组(65%)高,研究组满意患者为30例(75%),对比组满意患者为20例(50%).结论 采用全程护理不仅能提高护理满意度,还能促使患者更快的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龙玉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关于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 分析和探讨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临床手术资料对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180例手术患者中,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后仅有1例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占所有患者的0.56%.结论 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感染的概率,从而尽量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医院手术室的感染控制水平,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淑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温通法对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通法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乳腺囊肿继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52例,西医组应用青霉素治疗,中医组应用阳和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中医组治疗后的CRP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温通法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术后康复中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术后康复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蒲小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