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职高专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讨

陈华;黄晓云;刘志明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课程, 影像技术专业, 教学改革
摘要:在以互联网为支撑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已成为医院发展与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放射科已基本实现了全数字化,包括CR、DR、CT、DSA、超声等科室.医院对高职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高职高专学校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像技术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探讨桑杏汤(散)及其加减方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的系统评价,对于桑杏汤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使用提供参考材料.方法 收集目前桑杏汤以及桑杏汤加减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过程中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对于这些文献实施meta分析,通过这种形式找出在实际的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实施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桑杏汤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属于meta分析发现本次研究中的纳入患者共1320例患者,所有的患者在使用了桑杏汤及其加减后的治疗效果较好,相比使用常规的西药或是中成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临床上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的差异均为显著性的差异,在临床上有着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患者实施桑杏汤及其加减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在临床实施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治疗效果,在实际的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通过使用桑杏汤及其加减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陈元穆;韩春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超声在肝囊肿诊疗中的应用

    肝囊肿是临床上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炎症性和肿瘤性.囊肿较小者无任何症状,定期随访即可,不需要特殊治疗.但囊肿增大压迫周围器官或出现并发症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巨大肝囊肿可能发生破裂,诱发急性肺栓塞、囊内感染出血,导致阻塞性黄疸等,因而,即使无症状的单纯性肝囊肿直径>3.0 cm时,都应积极治疗[1].超声作为重要的影像学诊断手段,因其检测方法简单、经济、无创,患者依从性好,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肝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辰晨;胡晴晴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前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而对比组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满意率(95%)比对比组(65%)的高,研究组满意患者为30例(75%),对比组满意患者为20例(50%).结论 采用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60例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心内科患者临床护理工作方法、作用,结合临床资料,得出有效结论.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60例心内科患者,经临床护理,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对比各护理方法疗效.结果 60例患者分别进行心理、营养、生活护理,痊愈17例(28.33%)、有效控制31例(51.67%),病情加重8例(13.33%),死亡4例(6.67%),临床护理工作效果存在差异.结论 心内科患者病症状态变化复杂,临床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应根据患者身体、心理变化,开展针对性护理工作,医护人员也应专注于健康教育宣传、心理沟通、业务能力培养等医疗项目,让患者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卢丽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细胞形态学鉴别

    目的 分析研究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 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A组)与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B组)进行研究,并对两组患者骨髓形态的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明显多于B组(P<0.05);A组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与MCV>100 fl所占的比例要低于B组(P<0.05).结论 难治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结合临床以及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以骨髓形态学红系巨变为主,且需关注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作者:常颖;陈佳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紫蛇消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紫蛇消瘤汤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处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基础上给予加用紫蛇消瘤汤口服.疗程3个月.比较2组患者子宫肌腺病症状与生命质量问卷(UFS-QOL)评分以及痛经评分差异,超声测量子宫体积变化,评估患者月经量及血红蛋白差异.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症状UFS-QOL评分以及VRS疼痛评分、子宫体积、月经量与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UFS-QOL评分、VRS疼痛评分明显减少,月经量减少,血红蛋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缩小,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蛇消瘤汤可以减轻子宫腺疾病临床症状,纠正贫血改善,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CSR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效果.方法 CSR患者5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27例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推拿治疗为对照组,27例患者实施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为观察组.结果 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VAS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与常规针刺推拿均是治疗CSR的有效方法,其中双刺接力法合脊柱调衡干预的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王成元;刘丹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护理安全标识在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标识在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我院实行护理标识后选取的3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与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实施护理标识前的26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安全管理认知等.结果 运用护理安全标识后,患者安全认知、满意度分别由83.8%上升为96.9%和82.1%上升为94.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62%降至2.67%.结论 护理安全标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护理质量.

    作者:李洪静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温通法对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温通法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乳腺囊肿继发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52例,西医组应用青霉素治疗,中医组应用阳和汤加减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西医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的CRP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中医组治疗后的CRP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医温通法治疗乳腺囊肿继发感染,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运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

    目的 探讨分析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8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观察组术后康复中给予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术后康复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肿胀、疼痛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干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蒲小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颅脑外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颅脑外伤患者上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外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和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例数上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是一种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尹金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伴神经症状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VP组(经皮椎体成形术)和PKP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住院花费及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比两组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前缘、中央)、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VAS、ODI、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KP在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占位程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PKP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PVP和PKP治疗椎管占位<20%且无神经症状的不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安全可行,二者各有优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朱振宏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调查围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10.34± 14.28)min,术中出血量为(25.33±15.39)mL,术后住院天数为(4.14±0.78)d.120例患者术后发生喉返神经损伤4例,低钙血症5例,发生率为7.5%Logistic回归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因素主要为术中出血量、年龄和手术时间(P<0.05).结论 甲状腺癌采用手术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术后喉返神经损伤与低钙血症比较常见,主要因素为术中出血量、年龄和手术时间,要积极加强预防.

    作者:胡高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非那根、山莨菪碱联合丹参酮治疗急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非那根、山莨菪碱联合丹参酮对急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单位就诊的眩晕患者64例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使用丹参酮静滴,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山莨菪碱静,首日给予非那根肌注.比较两组疗效率和疗程.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单次治疗有效率、治疗天数和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那根、山莨菪碱与丹参酮联合用药,有利于急性眩晕患者快速缓解症状,缩短疗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吴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内脏痛与行为学改变的相关研究进展

    内脏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内脏痛定位不明确,疼痛性质模糊,不易辨别疼痛的明确位置,故而探究其外在所表现出的行为学改变是认识内脏痛的一个重要手段,目前内脏痛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行为学评估主要用于对于内脏痛敏模型的鉴定,对行为学改变方面的研究,有助于对内脏痛有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孙天爱;翁志军;谭琳蓥;刘慧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层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实施五年来问题浅谈

    回顾基层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5年多来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思路,为以后更好开展工作奠定基础.

    作者:侯俏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研究分析及护理防范措施

    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是医学护理领域一种常见的现象,妥善解决与适当避免精神病患者的这种行为是精神科护士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是他们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任重道远.本文对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阐述,以此加深对暴力行为的深刻理解与认识,后探索出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与防范措施,以飨读者.

    作者:田昕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及其不同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影响.方法 通过胰管逆行注射的方法,构建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模型.将SAP组随机分为三个小组,每组10只大鼠:①持续进行肠内营养组、间隙进行肠内营养组、未进行肠内营养组;假手术组将牛黄胆酸钠替换成为生理盐水,并且组内所有大鼠都给予空肠置管,随机分为3个小组,每组6只.48 h之后,给予两组大鼠肠内营养,72 h后将大鼠麻醉,收集其组织和血液标本,观察血淀粉酶等相关指标.结果 SAP组48 h之后给予肠内营养,胰腺炎未见加剧.对比两组肠道运转速度、血清水平等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组大鼠早期给予空肠营养切实可行,既能够有效确保肠道的完整性,又能显著降低肠道内部细菌的移位率,但是其预后改善效果欠佳;间隙输注与持续输注对SAP大鼠产生影响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

    作者:宋治;李甜甜;付忠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搜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脑血管病意识障碍78例患者,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实验组39例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79.49%,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是94.8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进行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效果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姜淑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眼科手术的巡回配合

    眼科手术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手术,在手术配合上应相对固定人员以有利于熟练的配合手术.由于手术器械细小,精细,除了要做好眼科器械的保管及各种仪器的保养和维修,手术间还应有专人负责.

    作者:陈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