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刘显珍

关键词:基层内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在基层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35)和优质组(n=41),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组间比较,P<0.05,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6.7±2.7)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0.4±2.2)分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93.6±2.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6.8±1.4)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基层内科护理中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效果明显.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患者术前禁食禁饮的护理研究

    对近年来国内外术前禁食禁饮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麻醉状态下,喉反射被抑制,很大概率会出现误吸综合征.因此要求患者术前禁食禁饮,减少出现误吸的可能性.不同的食物排空的时间并不相同,依据胃排空时间长的脂肪类确定禁食禁饮的时间要>8h.长时间的禁食禁饮会导致患者出现烦躁、焦虑的情绪反应,甚至低血糖、低血容量的严重并发症.Yagmurdur 等一项包括38个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也表明,与传统的半夜禁食禁饮相比较,没有证据显示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会增加麻醉期间误吸的风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重新修订禁食禁饮临床指南,要求缩短时间,特别是液体的摄入时间,让患者在不增加误吸风险的条件下舒适的接受手术.术前禁食禁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观察都需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探索更好的方案.

    作者:薛秋玲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前列痊胶囊质量标准中大青叶、肉桂TLC鉴别的研究

    目的 建立前列痊胶囊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大青叶、肉桂主要组成药物进行了鉴别.结果 在TCL色谱中检出大青叶、肉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前列痊胶囊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王卓;韩璐;王燕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及观察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的影响程度.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新辅助化疗治疗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同龄的30名体检健康妇女为对照组,然后将观察组治疗前1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血清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1d和治疗后1个周期、2个周期时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治疗前1d的血清表达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后1个周期和2个周期的表达水平,P均< 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白细胞介素水平,对于改善患者的疾病状态和免疫调节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作者:常志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其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46例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徐英杰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儿童超声雾化吸入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在儿童超声雾化吸入时的生理、心理不适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100例实施小儿超声雾化患儿进行治疗同时配合心理护理等人性化护理.结果 100例患儿经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症状明显好转,本组小儿呼吸道疾病均得到治愈出院.结论 小儿超声雾化吸入可以减轻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上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并加强人性化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促进患儿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作者:秦悦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浅谈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以及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合理用药就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药物半衷期指的是药物在人体内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每日一种药物的半衰期是不同的,并且差别是很大的,而且药物半衰期不仅与药物本身有极大的关系,而且与患者的机体消除功能有很大的关联.药物半衰期在合理用药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进行合理用药,就应该以药物半衰期为前提,严格观察药物半衰期,从而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文章是从药物半衰期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用药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索浅谈药物半衰期与合理用药的,对临床医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

    作者:马中兴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通过护理后,护理有效的总共有48例,总有效率为96.00%,其中有2例患者由于没有严格按照医嘱用药,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 针对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胸膜炎疾病,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减少结合性胸膜炎的发生率,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高晓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儿科护士身心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目的 了解儿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探讨减轻不良状况的对策.方法 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20名儿科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压力问卷调查,领导对结果分析并总结预防措施.结果 儿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人际敏感、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 儿科环境嘈杂、拥挤,护士要求专业技术高,医患易产生矛盾,儿科护士承受着身心的不良影响,我院根据医院的现有情况,对我科的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的支持,改善不利因素,促进儿科护士身心健康良性发展.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人们的法律意识、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性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管理模式,以人为管理工作的中心,以全面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目标.我院为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从2013年10月起开始实施人性化管理,现将其相关报道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选为观察阶段,在护理管理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将2012年10至2013年10月选为对照阶段,实施传统管理模式;均将相同科室的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选取这些科室在两阶段收治的住院患者各300例.其中观察阶段患者男168例,女132例,大年龄75岁,小年龄18岁,平均(45.8±9.7)岁;对照阶段患者男171例,女129例,大年龄77岁,小年龄17岁,平均(46.1±10.2)岁.两阶段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孙聪北;米继华;鲁维丽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地塞米松诱导肺腺癌对紫杉醇耐药与Survivin基因表达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DEX)预处理后,再予紫杉醇(PTX)干预后人肺腺癌细胞的耐药情况及Survivin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用四唑盐(MTT)试验测定不同浓度PTX作用于肺腺癌A549细胞后的细胞存活率,筛选出PTX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不同浓度DEX预处理A549细胞后,再予不同浓度PTX作用于A549细胞,用MTT试验测定细胞存活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的DEX预处理A549细胞后能诱导其对PTX产生耐药,细胞耐药率随DEX浓度的增加而增高.Survivin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随DEX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 地塞米松能诱导肺腺癌细胞对紫杉醇产生耐药,其机制可能与地塞米松诱导肺腺癌细胞抗凋亡基因Survivin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作者:康马飞;李林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选取45例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手段分为治疗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住院时间、APACHE Ⅱ评分、尿量、氧合指数、CRP、TNF-α、IL-1 β、IL-6、 ET-1、NO水平均存在 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李淑英;李继荣;齐国艳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影响产科护理安全的因素与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影响产科护理安全的多种因素,提出相应措施,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产科住院的产妇发生护理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存在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制定防范措施.结果 护士责任心不强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首要因素,另外缺乏护患沟通能力,护理仪器、设备管理及药品管理缺陷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原因.结论 要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必须要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护士的责任心,培训护士与患者主动沟通能力,加强护理管理,避免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作者: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基层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优质护理在基层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内科住院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n=35)和优质组(n=41),常规组予以常规的护理措施,优质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3%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8%,组间比较,P<0.05,常规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为(86.7±2.7)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为(90.4±2.2)分低于优质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93.6±2.2)分、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6.8±1.4)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用于基层内科护理中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增加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效果明显.

    作者:刘显珍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清肺化痰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清肺化痰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优点.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11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肺化痰颗粒,6克/次,3次/天;观察两组患儿住院天数、发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变化等.结果 治疗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10.2±3.1)d、(4±2.3)d、(10±2.1)d、(11±3.4)d,总有效率为92.73%;而对照组分别为(11±2.7)d、(6±3.2)d、(12±3.2)d、(13±4.2)d,总有效率为74.55%.两组患儿年龄、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发热时间、咳嗽及啰音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清肺化痰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兆兰;冯少宇;明立华;陈鸿儒;高晓林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脑外伤性癫痫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外伤性癫痫患者6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临床护理,试验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并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试验组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显效率(45.45%)和总有效率(87.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7.28%、69.70%),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外伤性癫痫患者行高压氧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氧状态,减少癫痫发作及其发作时持续时间,联合积极有效的高压氧治疗时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滕美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循环科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9 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护理资料.结果 2例患者入院当日或第2日死亡,92例治疗护理后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护士以精湛的护理技术配合进行紧急抢救对降低病死率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加强经皮穿刺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及穿刺局部管理,做好饮食、睡眠、大小便、心理护理等方面指导,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良性发展.

    作者:葛伟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超声在颈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在颈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手术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超声组(U组)和盲穿组(C组),每组30例,由同一名麻醉科医师操作,比较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U组穿刺成功率高于C组,误穿动脉的发生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对颈内静脉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是值得推广的一项临床应用.

    作者:高建芬;陆珠凤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某医院医护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及其疫苗认知和接受度的调查

    目的 调查大连机车医院医护人员对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和接受性,为HPV疫苗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基础.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自填式匿名方式调查大连机车医院300名医护人员对HPV病毒及其疫苗的认知态度.结果 295名医护人员中,92.75%的医师和80.09%的护士曾经听说过HPV,59.42%的医师和48.67%的护士听说过HPV疫苗,超过50%的医师和护士担心HPV疫苗的安全性(56.62% vs 57.08%)和有效性(72.46% vs 92.03%),仅有52.17%的医师和59.29%的护士愿意接种该疫苗,仅有43.48%的医师和50.44%的护士赞同让自己的女儿接种HPV疫苗,66.67%的医师和54.87%的护士建议满18周岁接种HPV疫苗.结论 医师和护士关于HPV病毒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不够全面,对HPV疫苗认知不足,多数医师和护士对HPV疫苗持观望态度.

    作者:赵微;曲龙嘉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 深入探讨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同意的情况下,采用随机性分组的方式将50例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系统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 (1/25),治疗好转率为88.00% (22/25);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00% (4/25),治疗好转率为60.00% (15/25),两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将综合护理干预作用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中,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马军 刊期: 2015年第33期

  • 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文化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实践及其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没有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和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已经开展护理安全文化管理的患者100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仅采用常规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措施.观察组的患者在优质护理的工作中同时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的管理.后将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 (98/100),对照组的为80% (80/1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 (1/100),对照组的为8% (8/100).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原因有很多,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调查,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护理安全文化管理,提高神经内科护理管理效果.

    作者:黄丽君;白诗;黄伊娜 刊期: 2015年第3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