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彩超在体表软组织异物诊断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杨柳

关键词:高频, 彩超, 软组织, 异物
摘要:体表软组织异物是常见病。大的异物处理较简单,但处于组织深部、比较细小、体表难以触摸的异物处理上比较棘手,取出异物的关键在于精确定位[1]。诊断及定位异物的手段有X线、CT、MRI和超声等。X线对金属异物的显示率为100%,对密度较低的非金属异物的显示率低,不能显示草木类、线头类异物[2-4]。且存在X线辐射、定位欠准确导致异物取出困难等缺点[3]。CT、MRI技术对异物的显示率高,因定位欠准确,价格昂贵,无法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4]。1989年王启才等[5]首次报道B超对软组织异物定位。因受到探头频率限制,超声诊断软组织异物的能力未有明显提高。近年来,超声高频探头快速发展,高频彩超已广泛应用于异物诊断。现将高频超声在软组织异物诊断及辅助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87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187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我院2008年~2009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均有显著优越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的控制血压,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出现,提供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ACS患者血栓前体蛋白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进行血栓前体蛋白检测以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症状随机分为 AMI 组(急性心肌梗死,30例)和UAP 组(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采用 ELISA 法对患者胸痛发作6、24 h 内血浆中血栓前体蛋白(TPP)、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进行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对其体内肌钙蛋白 T(cT-nT)含量进行测定,并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0例),对三组患者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胸痛发作6 h 内患者血清内 TPP 含量及胸痛发作24 h 内 CK、CK-MB、cT-nT 含量,AMI 组患者含量显著高于 UA 组、健康对照组,且与之差异性显著(P <0.01),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胸痛发作6 h 内 CK、CK-MB、cT-nT 及胸痛发作24 h 内其血清内 TPP 含量三组间差异性不显著(P >0.05)。结论血栓前体蛋白(TPP)可作为 ACS 早期诊断敏感性极高的标志物,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45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45例在腹腔镜下进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的45例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所有的患者都痊愈,手术切口都达到了Ⅰ期愈合,住院的平均天数为3~6 d,术后随访6个月没有发生复发的情况。结论利用腹腔镜来行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的优点,再加上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非常好。

    作者:马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 l 月至2013年10月接受诊断和治疗的8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并根据患者来我院时间(单日、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共有40例。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肺功能、体温等。并检测患者的血浆 BNP、NYHA 分级等指标。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实验组患者的血浆 BNP 水平(568.678±157.431)pg/mL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86.832±114.675)pg/mL(P <0.05)。两组患者随着 NYHA 分级的提高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等指标均得到提高,且患者体内血浆脑钠肽水平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存在正相关关系(r1=0.75,r2=0.80),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存在负相关关系(r=-0.71)。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可以将 BNP 水平作为诊断和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指标之一。但是,对于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 BNP 水平升高的机制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还需要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L”型巩膜切口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不同手术切口异物取出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54例单眼复杂异物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玻离体切割术联合眼内异物摘除术,观察组患者选择“L”扩大巩膜切口,对照组选择常规切口。结果5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取出,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平均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眼内复杂异物患者行异物取出术中选择“L”型扩大巩膜切口能够取得与常规切口相近的手术效果,有效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效果,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安全性未明显变化,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作者:覃旭方;杨新怀;全婵娟;聂鑫;袁建梅;黄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窄谱UVB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确诊的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对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5例患者设为治疗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窄谱 UVB 治疗;另随机选取85例确诊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的患者为对照组,仅使用复方氟米松软膏进行治疗。于治疗40 d 后对疗效进行判定,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窄谱 UVB 治疗慢性单纯性苔藓和慢性肥厚性湿疹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吉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机械通风在护理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的:对机械通气护理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方法,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方法2009年至2012年期间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所涉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寻找解决的方法。结果机械通气护理的问题涉及了操作的规范化、护理的人性化以及技术水平等等问题,需要进行加强工作管理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结论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强化护理的培训以及管理,提升机械通气护理的质量。

    作者:李姣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层病理科质量管理探讨

    病理诊断在疾病的诊断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可直接影响诊断结果进而影响治疗效果。本文就病理科进行病理诊断的整个过程的管理进行探讨,以期将病理诊断的作用发挥到好,更有效的帮助医师诊断疾病,达到良好地治疗效果。

    作者:徐青;王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早期诊断及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入院的,应用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进行早期确诊的,未发生破裂或流产的异位妊娠患者94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47例患者给予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照组47例患者单纯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即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妊娠包块消失的时间、血β-HCG 下降至正常的时间、阴道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对于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主要以血清β-HCG 测定结合 B 超检查确诊,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早期异位妊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脏破裂的临床诊断及其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共收治外伤性肝脏破裂患者120例,搜集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20例患者经过积极治疗,患者全部康复出院,治愈率100%。结论对于外伤性肝脏破裂,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抢救患者的关键因素,依据患者的临床轻重,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

    作者:梁连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2009年~2011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的分析

    目的:掌握铁岭地区居民食用碘盐的质量,巩固防治效果。方法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铁岭市居民食用盐进行监测。结果3年来铁岭市碘盐合格率分别为99.33%、99.72%、98.93%。碘盐覆盖率分别为100%、99.89%、99.88%。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3%、99.6%、98.82%。碘盐中位数分别为30.5、29.4、30.4 mg/kg。结论铁岭市连续三年居民食用碘盐符合食用碘盐含量标准。

    作者:李丹;杨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2月诊治的慢性偏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托吡酯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和70.00%。托吡酯治疗组优于氟桂利嗪治疗组(P <0.05)。结论托吡酯治疗慢性偏头痛安全有效。

    作者: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消化内科1013例患者,并对消化内科的用药情况展开分析,并对几种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中有206例患者发生不合理用药情况,其中2010年有64例,2011年有72例,2012年有70例,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重复用药,药物拮抗,联合用药不当以及抑酸类药物等等。结论在医院中,消化内科是一种较大规模的科室,合理用药时确保患者有效治疗的基本前提,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切身利益。

    作者:潘秀娥;李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硝唑缓释片处方优化研究

    目的:优化甲硝唑缓释片的处方。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体外累积释放度为指标,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规格、HPMC 和乳糖的用量为考察因素,筛选甲硝唑缓释片的佳处方。结果佳处方为 HPMC 的规格为 K4M、HPMC 20%、乳糖10%;优化后所制制剂可持续释药12 h。结论甲硝唑缓释片处方合理,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作者:揭晶;李霞;姚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于ICU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 ICU 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SHAP)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9月102例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获得性重症肺炎的临床资料,对患者采用积极治疗。结果102例 ICU 患者,确诊为获得性重症肺炎患者68例,发病率为66.7%,经过积极治疗,40例患者病情康复或者好转,28例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病死率为41.2%。结论对诱导 ICU 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对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选择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林昌盛;蔡宗洋;杨锐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刍议药学诊断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应用

    探讨药学诊断的所包含的内容并分析其在临床药学实践的应用实施。首先对药学诊断进行概述,进而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后探讨其落实方法。药学诊断属于国内临床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新引进的药学服务手段,其对于临床药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胜蓝;李丽萍;曾智群;危丽琴;赵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科盆腔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

    目的:阐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方法在围手术期中,为了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241例患者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在护理时,将这250例妇科患者随机分组:妇科组和调查组。对妇科组的125例妇科病进行体系化护理,对调查组的125例妇科患者进行平常化的护理。之后,统计围手术期中调查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统计围手术期中妇科组的妇科患者的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人数。将调查组的统计结果与妇科组的统计结果进行比较,以此探讨出佳的防范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对策。结果妇科组结果好于调查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体系化的护理能高效地预防妇科中需做盆腔手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下肢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状况,因此应注重对体系化护理的实施。

    作者:于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88例患儿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依从性及家长满意率,故在小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对小儿的心理护理。

    作者:郝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市戒毒康复医院对戒毒康复模式的探索

    我国毒品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重新出现的,直至今日仍是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的戒毒人员随着时间推移将逐步转入接受社区康复,由于目前社区康复模式建设还不完善,康复工作面临巨大压力。2011年我兰州市戒毒康复医院挂牌成立,在创新管理模式的引导下,我们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积累了有益经验,是解决甘肃省戒毒康复面临的巨大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我院以“身心康复”为重点,以增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和重返社会能力为抓手,采取更社会化、亲情化、人性化的措施,对戒毒人员开展生理脱毒、心理康复和过渡性回归社会等一体化的戒毒康复工作,为戒毒人员搭建回归社会的安全平台。

    作者:毛彦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97例盆腔脓肿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盆腔脓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收治97例手术确诊的盆腔脓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中输卵管卵巢脓肿26例(26.8%),盆腔脓肿7例(7.2%),单纯卵巢脓肿14例(14.4%),输卵管积脓50例(51.6%)。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不规则胀痛或腰骶部疼痛,发热,贫血以及白细胞升高;下腹触诊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严重者有腹膜炎体征;妇科检查宫体及附件区压痛,均在盆腔一侧或双侧触及质韧囊性包块并有触痛;妇科 B 超提示盆腔包块。结论盆腔脓肿多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及生育期妇女,产褥期及近期宫腔造作史,宫内放置节育器为盆腔脓肿主要诱因;机体抵抗力的下降可能是炎症发生、发展,终导致脓肿的内在因素;详细追问病史配合超声影响学检查可提高诊断率;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疾病早期可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

    作者:吕晨阳;赵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