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分析及思考

黄艳芳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 使用金额, 配备率
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销售金额,分析其品种配备率,价格构成情况。结果该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64.50%,使用金额比例12.67%,单价小于50元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为87.04%。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56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观察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为患者早日确诊,找到佳的治疗时机。方法对近10年来我院的56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探究与分析。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发热、咳嗽、咳痰、气短、气促;中心型和周围型肺癌分别占42.1%(32例)和43.4%(33例),28例(36.8%)伴有胸腔积液;肺结核以浸润型为主而肺癌主要以鳞癌和腺癌为主;并且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且比例为5∶2,平均年龄为57岁。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以中年男性为好发人群,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肺结核的类型无特异性。

    作者:梅晓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外源性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NRDS)的疗效及改良PS给药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诊断为NRDS患儿92例。知情告知家属同意使用PS为治疗组56例,不同意使用PS 3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24 h后患儿治疗效果,治愈率、病死率及存活患儿上机、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 NRDS患者92例,PS治疗组56例,治疗24 h有效率82.1%,治愈率89.3%,病死率10.7%。对照组36例,改良后给药组反流率明显低于传统给药组,传统给药组在给药过程中SpO2下降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S替代治疗组疗效显著,为治疗NADS的特效药。改良给药方法对患儿干扰少,简便易行、无菌操作程度高,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作者:余卫红;王计;黄会菊;李翠红;郭圆圆;胡建芳;黄海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的分析及思考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销售金额,分析其品种配备率,价格构成情况。结果该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64.50%,使用金额比例12.67%,单价小于50元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为87.04%。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管理对策

    在医院日常的各种治疗活动中,手卫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与医院的感染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医院的手卫生情况都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造成了较大的隐患。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提高对医院手卫生的认识,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大程度降低医院的感染率,从而有效的保证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马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98例D-二聚体高表达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98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妊娠期妇女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与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进行对照,分析D-二具体的高表达对妊娠的影响.结果 D-二聚体高表达的妊娠期妇女PI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流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二聚体高表达可能与PIH具有相关性,孕期监测D-二聚体可能对防治PIH、降低妊娠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菲;贾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宣肺清解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0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宣肺清解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收治的10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肺炎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肺清解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痊愈16例,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人数2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患儿痊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8.00%,两组患儿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宣肺清解汤辅助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能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药物不良作用少,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张健;郝丽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务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病死率,而且使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大大增加,因此预防感染是全球性有关医院人群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管理,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作者:郭丽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某院药师对住院患者的药学服务

    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对我院药师开展住院患者药学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住院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既促进了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又发挥了医院药师的作用。

    作者:王欢;龙远华;刘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是新一代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作用优于其他他汀类药物。同时,瑞舒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并逆转斑块,抑制胆固醇酯在巨噬细胞的堆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移,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是一种很重要、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他汀类药物。现对其相关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优化门诊药房工作

    目的: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方法分析旧流程的问题,依据门诊药房工作特点设计并实施新流程,进行评估。利用信息化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能力。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门诊药房工作改善,患者取药过程便捷舒适。利用信息化提升了药学服务能力。结论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能明显提高门诊药房工作。

    作者:肖怀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慢性化和易复发为特征的传染病。我国流行的布氏菌属主要为羊种菌,病原菌通过体表黏膜、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骨关节及神经系统。该病病程相对较长,加强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康复的非常必要。

    作者: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专科康复护理对脑性瘫患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专科护理在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步行能力的重要作用。方法将48例入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护理组进行一般的康复护理;专科护理组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师除一般常规护理外进行脑瘫患儿的专科护理,包括Bobath疗法,肌肉牵伸技术,矫形器使用,肌力训练,关节松动的指导应用。结果专科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阳性率比较:χ2=13.5,P<0.05,专科护理组独立行走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专科护理对脑瘫患儿跟腱延长术后恢复独立步行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福爱;贺树凤;高广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60例前列腺患者等离子电切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60例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成功率达100%。结论做好前列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术后严密监测出血,三腔气囊导尿管的护理,尿路感染并发症的重视,及时正确处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黄莹辉;徐学兰;张兰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的儿科治疗探讨

    目的:观察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儿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宣教、饮食指导等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采取相应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消化性溃疡症状,降低临床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陈汉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目标治疗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目标治疗方法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经验治疗的方法,而研究组患儿则采用目标治疗的方法。针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感染控制率、合理用药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以不同方法治疗后,其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感染控制率、合理用药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专业的用药前病原学检测为基础的目标治疗方式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且运用此方法各治疗后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经验治疗方式。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术前等候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术前等候时间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手术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法选择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工作单位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手术患者实际等待时间和心理等待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实际等待时间分别是(16.7±2.9)min vs(16.4±3.2)min,P>0.05,而实验组患者心理等待时间(10.3±1.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0.4±2.6)min(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仅为77.5%(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等待患者提供综合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缩短患者心理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院综合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胡艳敏;彭顺秀;虢新莲;骆苹朵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门诊部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在注射室400例静脉注射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注射前后的正常心率和血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满足患者注射过程中的身心要求,提高满意率。

    作者:丁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症状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方法对急诊132例急性腹痛和急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症状护理组(简称症状组)和疾病护理组(简称疾病组),每组66人,转入病房后进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一时间统计。结果症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疾病组,症状组第一时间明显高于疾病组。结论症状护理既可以提高患者抢救率又可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减少医患纠纷,应当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风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麻风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总结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医治21例麻风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性采用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康复护理等措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麻风病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能够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提升麻风病患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康复水平及生存质量。

    作者:吴影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金平;杨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