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风病的护理分析

吴影桃

关键词:麻风病, 护理,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麻风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总结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医治21例麻风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性采用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康复护理等措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麻风病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能够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提升麻风病患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康复水平及生存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3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布氏杆菌病又称波状热,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以长期发热、关节疼痛、肝脾肿大慢性化和易复发为特征的传染病。我国流行的布氏菌属主要为羊种菌,病原菌通过体表黏膜、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引起感染,主要累及单核-巨噬细胞、骨关节及神经系统。该病病程相对较长,加强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对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促进康复的非常必要。

    作者: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目标治疗对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目标治疗方法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间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应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经验治疗的方法,而研究组患儿则采用目标治疗的方法。针对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感染控制率、合理用药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经以不同方法治疗后,其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感染控制率、合理用药以及住院费用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以专业的用药前病原学检测为基础的目标治疗方式对于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疗效显著,且运用此方法各治疗后情况均明显优于传统的经验治疗方式。

    作者:贺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治疗2例

    目的:针对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治疗情况进行分析,为防止误诊误治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年2月期间收治并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并溶栓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临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床旁超声检查提示升主动脉内膜光滑,未发现升主动脉撕裂样改变,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前壁。于急诊全麻下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1个月随访,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随访6个月无不适症状。结论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治水平,对疑似急性心肌梗死并不与其相符的病例进行分析,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王桂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Colles骨折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50例Colles骨折患者,皆为我院骨科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接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三组,即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外敷、小夹板外固定及功能性锻炼等,B组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C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结果显示三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B、C两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C组要明显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lles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安全可靠、恢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及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72例盆腔炎患者予中药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面对盆腔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4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A组患者治疗的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72例患者增加实施中药的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47%(P<0.05)。结论临床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段美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麻风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麻风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总结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医治21例麻风病患者的护理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针对性采用护理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合并症护理、康复护理等措施,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论麻风病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能够消除社会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提升麻风病患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康复水平及生存质量。

    作者:吴影桃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对人血白蛋白所致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DNA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胶囊(甘利欣)对人血白蛋白(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HSA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并随机分为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组、甘利欣组、秋水仙碱组、模型组和对照组5组。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白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fn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化学法测定肝脏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细胞结构和肝纤维化程度。结果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明显降低HS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ALT,AST活性(P<0.05,P<0.01),提高Alb、TP含量及A/G比值(P<0.05,P<0.01),降低血清LN、HA、Ⅳ-C含量(P<0.05,P<0.01)。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能使大鼠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假小叶结构显著减少。结论 DNA注射液联合甘利欣方可抑制HSA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和发展,改善肝功能。

    作者:于首元;于兆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方法、特点和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老年患者口腔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活动义齿修复占82.61%,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的17.39%(P<0.05);活动义齿修复平均每人缺失牙齿13.11颗;活动义齿修复中包括全口义齿40.13%,上半口义齿20.39%,下半口义齿20.72%和赝复体18.75%;而固定义齿修复共修复牙单位277个(男性197个和女性80个);食物嵌塞发生率为20.11%,且男女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牙列间有咬关系且在修复时按照原咬关系修复占60.33%,明显高于上下颌间无咬接触关系(19.29%)和义齿修复过程中出现咬抬高(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而咬重建、颞下颌关节病及防治食物嵌塞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关键。

    作者:孔德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键合纤维素手性固定相拆分奥美拉唑对映体

    目的:建立采用键合纤维素手性固定相拆分奥美拉唑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在正相条件下,采用Chiralpak I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奥美拉唑对映体进行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确立了佳拆分条件: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90∶1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奥美拉唑对映体的拆分。

    作者:邵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利尿消肿、抑制免疫、抗感染、降血压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黄芪注射液1~2 mL/k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并进行组间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鸣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甲状腺疾病的古籍及现代研究

    1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古籍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是中国医药卫生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医学术保存和传承的载体,对包括医疗、科研、教学在内的当代中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甲状腺肿、腺瘤、甲状腺癌等多种病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

    作者:周柯鑫;汪唐顺;陈晓恒;安松林;高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秩和比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及其变化发展趋势中的应用

    医疗质量是医院得以长足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影响医疗质量的因素很多,同一指标在不同年度观测值的变化往往表现出不一致性,如何科学地分析与评价医疗质量,对于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经济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应用加权秩和比法比较某医院2006年~2011年的医疗质量及其发展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和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雪侠;孙爱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的关系及管理对策

    在医院日常的各种治疗活动中,手卫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与医院的感染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医院的手卫生情况都存在诸多问题,不容乐观,造成了较大的隐患。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提高对医院手卫生的认识,加强对手卫生的管理,大程度降低医院的感染率,从而有效的保证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马翠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9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此基础上加用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化瘀利水汤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单金平;杨国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症状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方法对急诊132例急性腹痛和急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症状护理组(简称症状组)和疾病护理组(简称疾病组),每组66人,转入病房后进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一时间统计。结果症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疾病组,症状组第一时间明显高于疾病组。结论症状护理既可以提高患者抢救率又可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减少医患纠纷,应当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需行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经皮钳扩气管切开术(PDT),观察组采用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RDT),并对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及手术安全性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调查显示,PRDT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且创伤小,对于患者的术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展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98例D-二聚体高表达妊娠期妇女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98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妊娠期妇女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与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进行对照,分析D-二具体的高表达对妊娠的影响.结果 D-二聚体高表达的妊娠期妇女PI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流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二聚体高表达可能与PIH具有相关性,孕期监测D-二聚体可能对防治PIH、降低妊娠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菲;贾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百令胶囊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Saccardo〕是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菌属真菌,其生活史包括分生孢子(无性型)阶段和子囊孢子(有性型)阶段,在人工培养、发酵等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均为无性型阶段的虫草[1]。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售的不少“冬虫夏草”制剂实际并非冬虫夏草菌无性型[2,3]。临床试验已证实,它可消除蛋白尿,减轻肾脏病理的损害,促进肾脏功能的恢复,能提高肾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广泛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不全,虫草制剂中,百令胶囊为应用广泛药物之一,本文就其降低尿蛋白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综合评分法优选辅料甘草汁的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炮制辅料甘草汁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甘草汁的制备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分析,优选工艺条件。结果因素D对甘草汁制备工艺的综合评分值影响显著,因素A,B,C均为影响不显著因素,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择。结论采用综合评分法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甘草汁制备工艺为:甘草药材加8倍量水浸泡1 h,煎煮3次,每次1.5 h。

    作者:史辑;景海漪;卢莹;贾天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心理干预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期的影响与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对处于分娩期高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入院的214例实施自然分娩的高龄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6例为常规护理组,108例为心理干预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关于疼痛程度方面,心理干预组产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产妇耐受疼痛的程度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方面,心理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发生率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产后抑郁和焦虑进行评分时得出,心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的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情绪,降低患者产后出现抑郁及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朝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