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美娇
目的:探讨D-二聚体对妊娠的影响。方法对98例D-二聚体异常升高妊娠期妇女进行回顾性观察,并与同期正常妊娠期妇女进行对照,分析D-二具体的高表达对妊娠的影响.结果 D-二聚体高表达的妊娠期妇女PIH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流产、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二聚体高表达可能与PIH具有相关性,孕期监测D-二聚体可能对防治PIH、降低妊娠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菲;贾金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心胸外科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方法、特点和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口腔科收治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老年患者口腔恢复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活动义齿修复占82.61%,明显高于固定义齿修复的17.39%(P<0.05);活动义齿修复平均每人缺失牙齿13.11颗;活动义齿修复中包括全口义齿40.13%,上半口义齿20.39%,下半口义齿20.72%和赝复体18.75%;而固定义齿修复共修复牙单位277个(男性197个和女性80个);食物嵌塞发生率为20.11%,且男女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牙列间有咬关系且在修复时按照原咬关系修复占60.33%,明显高于上下颌间无咬接触关系(19.29%)和义齿修复过程中出现咬抬高(20.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义齿修复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主要方法,而咬重建、颞下颌关节病及防治食物嵌塞是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关键。
作者:孔德让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出血的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1例患者,给予患者急诊手术治疗,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分析。结果所选取的31例患者中,其中27例患者接受十二指肠球与全胃切除加胃体窦部切除术治疗,出血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且患者临床病症消失;4例患者接受单纯结扎术,患者出血不止,术后3d治疗无效死亡,治疗总有效率为87.1%。结论采取急诊手术对急性对急性胃出血患者实施治疗,临床治疗效果确切,且方便有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治疗经济实惠,可广泛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作者:林旭;高佩刚;李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利尿消肿、抑制免疫、抗感染、降血压等综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黄芪注射液1~2 mL/k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两组病例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和胆固醇,并进行组间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胆固醇含量两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鸣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症状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以及开展症状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方法对急诊132例急性腹痛和急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症状护理组(简称症状组)和疾病护理组(简称疾病组),每组66人,转入病房后进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调查以及第一时间统计。结果症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疾病组,症状组第一时间明显高于疾病组。结论症状护理既可以提高患者抢救率又可以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减少医患纠纷,应当在临床中展开应用。
作者:李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处于分娩期高龄产妇实施心理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间收入院的214例实施自然分娩的高龄产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06例为常规护理组,108例为心理干预组。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关于疼痛程度方面,心理干预组产妇明显比常规护理组产妇耐受疼痛的程度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并发症方面,心理干预组患者明显比常规护理组的发生率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产后抑郁和焦虑进行评分时得出,心理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护理,能够显著的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不良情绪,降低患者产后出现抑郁及并发症的概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黄朝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某三级综合医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的应用。方法统计该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使用品种及销售金额,分析其品种配备率,价格构成情况。结果该院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64.50%,使用金额比例12.67%,单价小于50元的基本药物使用金额构成比为87.04%。结论国家基本药物在三级综合医院临床使用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黄艳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提高住院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对我院药师开展住院患者药学服务的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为住院患者开展药学服务,既促进了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又发挥了医院药师的作用。
作者:王欢;龙远华;刘同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城市社区盆腔炎(PID)育龄妇女生活质量问卷(SF-36)评分指标。方法连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往沈阳市铁西区妇婴医院就诊的PID育龄妇女117例,她们接受了“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评估,并与120例同龄健康女性(对照组)相同问卷评估结果对照。结果 PID组的SF-36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指标均明显差于对照组(P均<0.01~0.05)。结论城市社区PID育龄妇女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刘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甲状腺疾病的中医古籍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是中国医药卫生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见证,是中医学术保存和传承的载体,对包括医疗、科研、教学在内的当代中医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甲状腺肿、腺瘤、甲状腺癌等多种病变,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常见疾病。
作者:周柯鑫;汪唐顺;陈晓恒;安松林;高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1.1锐器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护士经常直接接触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锐利器械(如:针、刀、剪、钩)的使用较多,极易损伤自己和他人,使患者血液溅到眼睛,污染皮肤、黏膜,可经血液传播多种疾病,常见可怕的是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它们通过血液一次性即可感染,资料证明,针刺伤感染概率高,达80%。
作者:林红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患者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并发症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方法采用手术方法置入双J管,密切观察和护理术后留置双J管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调查其疼痛、血尿、膀胱刺激症、尿路感染、双J管反流、移位、引流不畅、结石等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生活起居、饮食及活动等健康指导。结果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及时得到了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健康指导,双J管耐受性较好,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对肾输尿管结石术后留置双J管的患者进行并发症护理与出院健康指导,患者康复较快,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护患关系也有所改善。
作者:周青榆;梁琴;区秀峰;孙紫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优化门诊药房工作。方法分析旧流程的问题,依据门诊药房工作特点设计并实施新流程,进行评估。利用信息化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能力。结果实施流程再造后,门诊药房工作改善,患者取药过程便捷舒适。利用信息化提升了药学服务能力。结论利用信息化和流程再造能明显提高门诊药房工作。
作者:肖怀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临床面对盆腔炎患者时,给予其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40例盆腔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68例患者实施常规西药治疗,在A组患者治疗的治疗基础上给予B组72例患者增加实施中药的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47%(P<0.05)。结论临床对盆腔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的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段美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采用键合纤维素手性固定相拆分奥美拉唑对映体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在正相条件下,采用Chiralpak IB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对奥美拉唑对映体进行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和柱温对对映体分离的影响。结果确立了佳拆分条件:流动相为正己烷-乙醇(90∶1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奥美拉唑对映体的拆分。
作者:邵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急性胰腺炎是由胆管疾病、酗酒或暴饮暴食等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性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血和尿淀粉酶升高,重症患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科学、合理、恰当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痊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马晴;宗欣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医学试验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腹外疝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疝修补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指标,以及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术后情况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由本次医学试验结果可知,腹外疝患者接受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辉;张旭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选择不同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血中铅的含量,比较其检测质量。方法使用两种不同的混合基体改进剂,运用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中铅的含量,比较其检测质量。结果两组混合基体改进剂的精密度都<5%,实验回收率都>90%。结论不同的混合基体改进剂也可以很好地保证血铅的检测质量,只要认真选择,不同的混合基体改进剂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作者:吕海燕;曹小云;杨绿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150例Colles骨折患者,皆为我院骨科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接诊,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均分为三组,即A、B、C三组,其中A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包括手法复位、中药内服外敷、小夹板外固定及功能性锻炼等,B组采用夹板外固定治疗,C组采用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三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结果显示三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相较于B、C两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C组要明显更低,差异性显著(P<0.05),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olles骨折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效果更佳,安全可靠、恢复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及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吴烨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