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霞;吕广秀
目的:探讨胰岛素受体、p53肿瘤分子学指标在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临床价值做出评判。方法合并2型糖尿病乳腺癌患者68例,对照非糖尿病乳腺癌组患者145例,取石蜡切片作胰岛素受体,p53指标的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比较两组指标的阳性率。结果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胰岛素受体阳性比例76.5%(52/68),阴性23.5%(16/68),对照组胰岛素受体阳性比例31.7%(46/145),阴性68.3%(99/145),二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χ2=37.3,P<0.01)。在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p53阳性比例66.2%(45/68),阴性33.8%(23/68),对照组p53阳性比例47.6%(69/145),阴性52.4%(76/145),二者在统计学上有差别(χ2=6.43, 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胰岛素受体高表达,p53突变,预示患者不良预后,因加强随访及治疗。
作者:李昌文;王伟;刘军;曹苏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结合群体药代动力学以及统计学方法,对与药代动力学存在相关性的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Bayesian反馈,从而对患者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预测。通过药代动力学,有利于给药方案以及药动-药效的研究。
作者:史欣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效果,探索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妇产科患者14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妇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办法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制定临床护理计划并实施。定期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指标的观察统计。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乳房结节、尿潴留概率较对照组大大降低,产后早期泌乳、伤口愈合率、患者母乳喂养率、母婴喂养配合率、母婴护理常识合格率、口愈合率、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患者术后出院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效降低产后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术后基本情况好转率。大大提高了患者及临床医护工作满意度,有一定积极意义。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工作中值得推广。
作者:刘伟英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现今手术室护理工作是一种特殊环境下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群体,因其工作繁重,护理人员压力大,易被外界因素危害。因此找到有效防护措施则成为手术室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保护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刘莉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调查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铁路职工防治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工作较为紧张责任重大的机务、车务、工务、电务及车辆段在职男职工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记录班次,有无心理压力及高血压家族史,吸烟饮酒等影响血压的危险因素,结合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3年男职工7059名,检出高血压2183例,高血压检出率30.93%。超重肥胖、高血压家族史和高血脂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吸烟、心理压力及长期夜班。高血压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结论铁路男职工高血压患率高于15~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3.4%[1]对铁路职工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成为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者:张香兰;胡洪;郝灵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分析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的原因与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83例进行烤瓷牙修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患者302颗烤瓷牙修复后,进行2年的随访,发现41颗出现基牙疼痛、牙冠脱落、崩瓷、天然牙磨损、牙髓炎和食物嵌塞等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6%;其余261颗功能良好。结论烤瓷牙具有色泽天然、形态逼真和不变形的特点,是近年来患者修复牙齿常用的方法;但是烤瓷牙修复后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需要引起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重视。修复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修复后密切关注牙齿状态,以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冯剑秋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我院手术室护理资料,分析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采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结果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管理制度、用药风险、工作失误、环境不过关。结论分析手术室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重点关注风险,给予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此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程度,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艳梅;孙丽;王梦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8例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患者。对照组在非药物基础治疗上,口服降糖药,或者使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基本方加减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同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效果优于治疗前,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1c均有显著下降,空腹C肽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小豹;李华兴;李建先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面对人类健康的新挑战—防治恶性肿瘤,抗肿瘤中药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医师和患者的青睐,然而人们在大量使用抗肿瘤中药的同时,却很少关注其不良反应。文章通过列举抗肿瘤中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并解析之所以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提高人们对抗肿瘤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水平,安全使用抗肿瘤中药,减少其不良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作者:孙慧珍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CT引导定位下射频消融+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CT引导定位下对90例L3~4、L4~5、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射频消融+臭氧治疗。结果随访6~12个月,90例患者无腰椎间盘感染,脊髓、神经、血管及其他并发症出现,优71例,良17例,差3例,优良率97%。结论CT引导下的射频消融+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高效、精确、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
作者:段宏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报道1例以胸闷、气短为主要症状的右侧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并回顾相关文献,提高对纵隔神经源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2013年10月21日我科收治的1例右后纵隔巨大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展方面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术前在彩超引导下行病变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证实为神经鞘瘤,并在全麻下行外科手术切除。结论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多在肿瘤生长巨大后才被发现,易漏诊,并增加手术风险及难度。术前经皮穿刺组织活检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近年来胸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哲;卢卫平;王启文;张晓凯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门诊确诊的240例GDM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同期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通过对血Hcy、Cys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的测定,比较两组患者血Hcy、CysC、FBG、FINS、HOMA-IR、HOMA-β水平,并分析血Hcy、CysC与HOMA-IR、HOMA-β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CysC、FBG、FINS、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HOMA-β无明显差别;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与HOMA-β无明显相关性。结论GDM患者HOMA-IR、FINS、Hcy、CysC明显升高,Hcy、CysC与HOMA-IR正相关。提示GDM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血Hcy、CysC水平的测定可作为GDM患者的监测指标。
作者:冯尤健;张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过程。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42例EM患者,对其基本情况、EM表现、诊治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经组织检查确诊为EM。患者经2~5年随访均无复发病例。结论手术切除+药物辅助是治疗腹壁EM的首选方案。患者应当尽早手术,切除操作应积极避免病灶残留。降低剖宫生产比例,提倡阴道分娩,并提高剖宫操作精确性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海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至2013年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需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225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10例采取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115例采取常规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的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88.6±28.1)min,术中出血量(179.5±113.2)mL,淋巴结清扫数目(12.7±5.1)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6.4%(29/110),围手术期病死率1.8%(2/110),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9.1%(107/108);对照组手术时间(119.3±35.2)min,术中出血量(354.1±172.5)mL,淋巴结清扫数目(8.8±4.2)枚/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43.5%(50/115),围手术期病死率8.7%(10/11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97.1%(102/1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淋巴结清扫数量更多、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围手术期病死率较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后生存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虽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较长,但在总体效果和安全性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苗国强;钮乐;葛晓松;王宏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发掘、整理、保护、传承与开发京族医药文化,是为了传承民族医药文化,充实祖国医学宝库,补充和完善“京族民族文化体系”。方法通过到京族聚居地对村医民间医的调研,并进行现场实时操作示范。结果经过对京族地区20多位村医民间医的调研,每个村医民间医都能熟练地掌握艾绒制作并储存备用,运用艾绒点灸(俗称烧艾火)方法治疗相关疾病。结论京族特色医药-艾绒是京族地区村医民间医防病治病常用并疗效显著的特色医药。
作者:黄永光;赵权;黄振凤;赖添武;冯满洲;黄振显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阿托品在无痛人流麻醉术诱导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术患者60例,其中30例患者诱导前注射2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剩下的30例患者诱导前注射0.005mg/kg阿托品,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常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以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的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值及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作为观察指标,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T2、T3时刻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值较之对照组患者更为稳定, P<0.05或P<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和清醒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诱导前使用阿托品可有效提高无痛人流手术中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的稳定性,且不会对患者丙泊酚用量和麻醉清醒时间产生影响,应用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娇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内经》言:“心主脉”。李时珍在《濒湖脉学》中指出:“气如囊,血如波澜,血脉气息,上下循环”。通过检测脉象变化可以了解心系疾病的病情,进一步指导论治。冠心病(CHD)简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对冠心病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中医脉诊对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艳;史大卓;董国菊 刊期: 2014年第30期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国外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医院感染率,洗手可以切断传播途径,是简单、有效、经济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方法[1]。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手卫生的标准、设施、方法等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尽管通过加强培训及不断宣传,医护人员对洗手方法、洗手指征的掌握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各方面的研究报道显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距标准要求还相差甚远[2-4]。目前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应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金懿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深论通心络胶囊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实用价值,完善临床冠心病的药物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给予治疗的74名冠心病患者,以其药物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均分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其中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方式,对比组采用传统冠心病治疗药物,治疗时间长为1年,对比患者各项生理指标改善情况,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67.57%,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治疗无效率为2.70%。对比组总治愈率为37.84%,治疗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无效率为37.84%。另外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血流动力、血流量,治疗组均优于对比组。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快,药效稳定,对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改善明显,无不良反应,可作为冠心病的临床常规性治疗药物推广。
作者:安雅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前列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指数(NIH-CPSI)、生存质量(QOL)指标。结果两组经相应护理干预后的QOL评分均有所提高,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NIH-CPSI评分经护理后则均有所降低,而研究组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亚双;赵玲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