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风
目的:分析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患儿采用炎琥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68例患儿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3.5%(P<0.05),同时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以及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采用抗感颗粒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注射用炎琥宁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我国医学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静;高军;吴春梅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近年研究发现EC发病与生活方式也有关,如药物的使用、月经婚育史、膳食结构、不良生活史等,其生物机制的明确将进一步解释各因素与EC的关系,根据这些相关因素尽早识别具有发生EC可能的高危人群,为女性生活方式提供指导。
作者:张丽霞;于冰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对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心血管患者及其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床边责任制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合理分配二者之间的关系,护理结束后,对医护人员的护理任凭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采取床边责任制护理方法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护理方法,且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采取床边责任制护理心血管患者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红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腹腔镜与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效果。方法单发性子宫肌瘤42例(A组),多发性子宫肌瘤58例(B组)。结果平均手术时间A组为(60±7.2)min,B组为(97±8.9)min(P<0.05);手术期间出血量A组(140±4.7)mL,B组(175±6.8)mL(P>0.05)。两组的短期并发症如急性贫血、术后过多腹部出血、泌尿道感染,两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单发或多发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多发子宫肌瘤手术时间较长,但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任思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当前医患纠纷有逐年上升趋势,医患关系恶化影响了医院正常医疗秩序,损害了医患双方利益。本文通过对近3年处理的医患纠纷回顾,对引起纠纷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医患纠纷的处理和防范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余小滨;韩志东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硝普钠联合多巴胺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呼吸、肌酐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新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胸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7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二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1例,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排液,待胸腔积液排净后,观察组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和化疗药物,对照组胸腔灌注化疗药物,二组均每周2次,连续1~3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6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86.1%,对照组改善率62.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二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灌注甘露聚糖肽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月鸣;梁长林;邢德君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下颌骨骨折的患者为观察对象,行切开复位术后采取微型钛板固定。按期行X线复查,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患者于手术治疗后1、3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有8、40例和52例咬功能恢复正常,41例患者创口基本于Ⅰ期痊愈。结论微型钛板用于内固定以治疗下颌骨骨折有明确疗效,患者术后咬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李传祝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分析探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放疗管理信息系统在改进放疗工作效率、改善预约执行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放疗人次、准时开概率以及爽约率等量化指标来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该系统上线后,放疗患者平均等候时间、日均治疗人数以及准时开概率等都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系统有助于提高放疗工作效率、优化医院计划管理和资源配置,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作者:周峰;丁小倩;孙颖;何韵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后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83例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3例出血,2例感染,其余症疗后均痊愈出院,手术后根据1个月后随访记录,其中有56例症状消失,27例减轻病情。结论为确保儿童鼾症行腺样体联合扁桃体切除手术后能够痊愈重要是要加强对术后产生并发症的观察及对儿童术后的护理。
作者:孙玲 刊期: 2014年第34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胃癌一级亲属(FDR)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在胃癌的FDR中,癌前病变更为常见。在一些遗传因素相关的胃癌中,如家族性胃癌或遗传性肿瘤综合征,胃癌的FDR还可能携带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以作为遗传学标志。鉴于胃癌FDR具有遗传易感性,因此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筛查可能具有良好的费效比。前筛查方法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HP)筛查、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胃镜检查以及家系调查和基因突变的检测。本文就目前胃癌FDR的研究进展和常用筛查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孟欣颖;周长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妇科治疗中采用当归芍药散的治疗效果。方法对出现痛经症状、宫颈糜烂症状以及盆腔炎症状的68例患者采用当归芍药散进行治疗,并同其他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68例患者经过治疗,盆腔炎治愈19例,占95.24%,好转1例,占4.76%;宫颈糜烂治愈11例,占55.56%,好转9例,占44.44%;痛经治愈24例,占83.33%,好转4例,占16.67%。结论妇科疾病如痛经、宫颈糜烂以及盆腔炎症状等,采用当归芍药散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凡胜;李春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研究及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肝硬化治疗组)25例和观察组(常规肝硬化治疗加丹红注射液治疗组)2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分别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4周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均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红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较大,有助于患者疾病状态的改善。
作者:赵鹏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86例宫颈高危型HPVDNA检测阳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不使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嘱咐患者每晚进行外阴的清洁,随后将胶囊置于阴道后穹窿处,每天1次,每次1粒,10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避开月经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HPV感染的有效率、感染率和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HPV感染者大多数为高危亚型的感染者,高危亚型感染、再次感染和混合感染三种感染方式之间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3个月、6个月和9个月三次感染率的复查中两组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在12个月后复查中,感染率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宫颈HPV感染的局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是治疗宫颈HPV感染的有效且安全方便的方法,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小丽;巴静;黄凤英;杨武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与分析肝病高胆红素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0例重度黄疸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其血糖的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并进行去除胆红素前后对比试验,将已糖激酶法作为对照。结果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行已糖激酶法检测的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46,P<0.05)。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具有显著差异(t=3.99,P<0.05)。已糖激酶法检测去除高胆红素后与未去除高胆红素前血糖浓度相比无明显差异(t=1.89,P>0.05)。行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与已糖激酶法检测血糖浓度相比无显著差异(t=1.91,P>0.05)。结论肝病高胆红素血对葡萄糖氧化镁法测定血糖时可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为了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常选择在试验前将高胆红素去除。
作者:罗艳丹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了解分析本中心“舒缓疗护”病房晚期癌痛患者使用吗啡制剂的情况,为阿片类镇痛药合理使用,确保“舒缓疗护”这一人文关怀提供信息平台。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舒缓疗护”病房的患者吗啡制剂尤其是吗啡注射液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开展舒缓疗护工作以来,盐酸吗啡注射液的处方占总处方的67.13%;硫酸吗啡控释片的处方占总处方的32.86%,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为2387例、硫酸吗啡控释片的DDDs为1204例。结论从2012年~2013年吗啡制剂数据表明吗啡注射液的使用频度更大。
作者:江静舟;付彩华;沈利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和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这两个联合方案的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100例于我院近1年来被确诊高血压,且分级在2级及以上的患者,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片和氢氯噻嗪,实验组服用贝那普利和吲达帕胺,对患者的血压、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二者降压疗效均较明显,但实验组的疗效比对照组要好,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具有差异,而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能够有效、平稳的降压,且药不良反应少,在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优于贝那普利+氢氯噻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杰文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讨B超监测下人工流产术后口服短效避孕药(国产免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进行人工流产的手术对象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各1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式相同,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剂量的抗生素,并且加用中成药促进子宫恢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短效避孕药(国产免费),服用28d。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少于月经量患者人数比较具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在基础治疗上患者配合进行一定周期的口服短效避孕药治疗,不仅可以加快子宫内膜的修复,同时还能缩短出血时间,进而减少术后出血量,加快月经的恢复,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提高了人工流产后女性的有效避孕率,同时重复流产、尤其是流产1年以内的再次流产的情况得到有效的降低,有利于维护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同时保障女性身心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观察2012年65岁以上参保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效果,为进一步扩大免费接种范围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10月到平顶山CDC门诊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497例为接种组,选取年龄、性别、居住地、身体状况相匹配未接种流感疫苗501例为对照组。调查接种流感疫苗1年内两组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糖尿病发生(复发)情况。结果接种组流感样症状的发生率和就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接种组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75岁、≥75岁两年龄组流感样疾病发病率比较存在差异(0.01<P<0.05);流感疫苗对老年人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保护率分别为28.84%、27.24%,可减少就诊35.28%、29.22%;接种组和对照组糖尿病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97,P>0.05)。结论接种流感疫苗安全,可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流感样疾病、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及就诊。
作者:宋倩倩;张艳平 刊期: 2014年第34期
目的:探究脉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脉管炎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5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4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管炎患者采用中医辩证论治,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症和病情进行对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赵凤山 刊期: 2014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