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侯德智;吴韬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胆道镜
摘要: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其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术后残石率高、且有继发恶变的可能,因此其治疗仍为当前肝胆外科所面临的难题。目前对于肝胆管结石的治疗包括常规手术治疗、腹腔镜治疗、辅助治疗等。现对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方法予以综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胃/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24h食管pH监测的比较

    目的:探讨胃代食管术及结肠代食管术与食管反流的关系,评价两种术式及改变体位对减少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选取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12例及胃代食管患者20例,进行了24h pH监测。结果①胃/结肠代食管术后患者均存在食管反流;②胃代食管术食管反流程度较结肠代食管术重;③结肠代食管术直立和卧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代食管术两种体位有显著差异。结论就减轻胃食管反流而言,结肠代食管术优于胃代食管。

    作者:梁章平;杜同海;刘勇;翟淑景;闪东洪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足细胞的结构功能与蛋白尿发生的研究进展

    分析肾脏足细胞的结构功能变化与蛋白尿发生的关系,阐述足细胞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异常对蛋白尿的发生机制。

    作者:徐磊;杨波;郑金亮;杨正国;王霜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单颌全口义齿修复的设计及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对单颌全口义齿的修复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已到达降低复诊率的目的。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治疗过的50例单颌全口义齿修复的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相应的修复设计和模型处理,对其复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调查,观察期治疗效果。结果对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单颌全口义齿修复后,治疗效果满意的有25例(50%);治疗效果较好的患者有19例(38%);治疗效果一般的有5例(10%)治疗效果差要求重做的患者有1例(2%)。结论在单颌全口义齿的治疗中为关键的是准确诊断以及熟练的口腔修复技术,这是降低修复复诊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黄虹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动孕产妇管理中的作用

    孕产妇病死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妇女儿童的健康一直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孕产妇保健管理是确保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降低母婴患病率及病死率的一项重要举措。我国处于经济发展时代,人口素质的提高必须与经济发展同步,才能保证国家持续发展。由于流动人口的特殊性,其孕期保健工作一直是孕产妇系统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1]。就此笔者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流动孕产妇管理中的相关作用阐述如下。

    作者:尹镇陵;程海燕;徐蕾;张珞;江长勇;王一红;曾倩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改良浆膜腔穿刺术治疗浆膜腔积液、积气27例临床体会

    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采用改良浆膜腔穿刺术治疗27例浆膜腔积液、积气患者,经临床观察,与以往常规穿刺术治疗相比,具有患者耐受程度好,病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节约医疗费用等优点。报道如下。

    作者:刘俏春;陈强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苯巴比妥的一点体会

    红外光谱法(IR)是分子吸收光谱的一种。利用物质对红外光区的电磁辐射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结构分析及对各种吸收红外光的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1,2]。一种被测物质的红外光谱记录了其分子的振动,而振动的频率取决于组成原子的量、化学键的强弱和物质内部的结构基团。原子的种类、健力的变化及基团的组合都可以在红外光谱图上表现出来。因此,每一种具有确定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的相同物质,都应具有相同的吸收谱带数目、谱带位置、谱带形状和谱带强度的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进行剖析,可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36例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探讨发病机制,以提高非脑卒中住院患者可能发生脑卒中的相关认识和警惕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非脑卒中住院患者急发脑卒中病例36例临床资料。结果高龄因素存在发病率为80.6%,心血管疾病因素存在发病率为75%,其他存在因素为25%。结论高龄和心血管疾病住院期间急发脑卒中占主要危险因素,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

    作者:王明朋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我院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细致护理,分析探讨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调查对象为本院收治的137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67),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本科室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按照常规手术护理进行,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的19.4%,观察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针对腹股沟疝手术进行制定与实施,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住院期、大程度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是提高本科室工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作者:姚丽珠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蛋氨酸合酶基因多态性对半胱氨酸水平及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影响

    蛋氨酸合酶目前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它的多态性经研究表明与多种疾病相关,已经证实蛋氨酸合酶是半胱氨酸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而后者在人体内的改变与动脉硬化关系密切,本文就蛋氨酸合酶的结构、生理功能、基因多肽性和对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机制及对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温志国;杜丽苹;李彦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超声在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应用于女性前列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腹部扫查,先行肾脏、输尿管等部位检查,然后行膀胱整体纵横切扫查,重点探查后尿道口区膀胱颈部,测量膀胱颈部前后径、左右径及周长。结果检查结果正常的女性阴道前壁椭圆形低回声区及膀胱无回声区的区域范围:周长<35mm,前后径<10mm,左右径<15mm。异常患者膀胱颈部后尿道区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团块状低音,横径>20mm,前后径>15mm。结论超声作为一种简便、非入侵性、不易导致上行感染、可重复性、易于掌握的检查手段,在女性前列腺的初步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周胜招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78例ACI溶栓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未予溶栓治疗的ACI患者80例为对照组,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两组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和近期预后。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 NIHSS评分(7.68±4.62),mRS评分(3.28±0.41),治疗后7d的NIHSS评分(5.25±4.43),mRS评分(1.11±0.62),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溶栓组患者齿龈出血58例(74%),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14例(18%),症状性颅内血肿3例(4%),死亡4例(5%)。非溶栓组齿龈出血2例(3%),7d无症状性出血性转化5例(6%),症状性颅内血肿2例(3%),死亡3例(4%)。结论在ACI治疗时间窗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评分,不增加病死率,有效安全。

    作者:丁红;刘梅;刘庆萍;许正强;吴岩峰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浅谈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炮制中的科学性。方法从炮制对生物碱、苷类、挥发油、鞣质、蛋白质等化学成分的角度加以阐述。结果药物经各种不同的加工炮制后,理化性质发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改变了药物所含药效成分的理化性质,以导致药物性味、功能、临床功效的改变而发挥特定作用。结论运用“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的原则来选择中药适宜的炮制方法,以解毒增效,是炮制对中药的理化性质及功效影响的内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孙立娟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探索

    目的:介绍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一些内容与切入点。方法收集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的内容与切入点。结果加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能够防止患者用错药。结论药师参与用药咨询服务应该从多方面开展工作,注意患者用药细节,关注用药正确性与依从性,才能够保证疗效。

    作者:李小兰;夏海滨;冯春雷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式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普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226例,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舒适护理组干预组,一组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舒适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术后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在提高普外科护理质量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常利华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65例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65名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中医辫证后自拟中药方煎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5例,占总数的78.13%,有效6例,占总数的18.75%,无效1例,占总数的3.12%,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显效20例,占总数的60.61%,有效5例,占总数的15.15%,无效8例,占总数的24.24%,总有效率为75.76%。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陈姝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某三甲医院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分析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基本情况问卷、护士工作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压力源主要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SCL-90自评量表心理健康因子得分高于常模,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结论护士工作压力源影响其心理健康,应为其进行相应干预。

    作者:吴秀平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血液灌流治疗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血液灌流治疗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措施。结果45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成功率100%。结论做好血液灌流的护理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张海燕;张艳云;邹继超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比较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

    目的:比较莫沙必利和安慰剂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12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对照组采用安慰剂,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1.7%)(χ2=6.142,P<0.05);②两组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前的胃排空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的胃排空时间(60.22±3.4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胃排空时间(97.20±4.63)min(χ2=1.615,P<0.05)。结论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要好于安慰剂,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功能。

    作者:李钱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方法、护理效果以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之间外科常见肿瘤多发肿瘤的手术患者7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总结护理经验,制定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实施整体护理,围手术期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发现与护理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之一,该护理模式提高了护士的职责感和使命感,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秋玲 刊期: 2013年第36期

  • 逍遥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乳腺增生病治疗中应用逍遥散加减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乳腺增生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乳癖消片治疗,观察组32例接受逍遥散加减治疗,2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46.67%,治疗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治愈率为56.25%,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比可知,观察组治愈率与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逍遥散加减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朱秀芳;杨庆霞 刊期: 2013年第3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