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桥病例1例

吴纪霞

关键词:心肌桥病, 病例报告
摘要:现就遇到1例心肌桥病例进行报道.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头疼3d入院.患者3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疼,头皮一触即疼,无恶心、呕吐、眩晕,无耳鸣、视物旋转、意识障碍、肢体抽搐、二便失禁.发病过程中,无发热、咳嗽,有胸闷、心悸、气喘,活动后加重,有双下肢无力,双下肢不肿.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5年.体格检查:T 36.4℃,P 89次/分;R18,Bp140/10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主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口唇不绀,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率108次/分,律齐,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防治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 对300 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分别用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观察第3 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在促宫缩方面,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三者具有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产后血压均有影响,催产素无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使血压小幅度下降,卡孕栓可使产后血压小幅度上升,两种药物对产后血压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米索前列醇组有少数产妇寒战、呕吐,卡孕栓组未见这种症状.结论 促宫缩效果依次为: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且有显著差异性,卡孕栓可使血压轻微升高,妊高征等疾病患者慎用,对其他产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更合适.而米索前列醇可使血压一过性轻微下降,特别适合于妊高征、高血压等患者的产后出血防治.

    作者:于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避免颅内压剧烈变化

    老年高血压是指60岁及以上人群中,血压持续或三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21.3kPa及舒张压≥12.7kPa而言.高血压是一种病程长,病情发展相对较缓慢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多数可取院外门诊治疗.临床医生除对其采取系统的药物综合治疗外,并常规地嘱咐患者注意精神情绪波动和饮食生活等.后者对于增强药物治疗的效果,缓解病情的发展和防止意外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另外还有一个方面注意的问题是要避免颅内压发生较为剧烈的变化,这对高血压患者防止脑出血的发生尤为重要.

    作者:吴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社区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工作方法探究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辖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实施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分析优缺点总结对策.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居民满意率达到96%(P<0.05).结论 完善的社区健康教育体系有利于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开创良性的健教模式,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作者:黄凯帆;吴旭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研究进展

    自噬 (autophagy) 是细胞对内外界环境压力变化的一种反应,是细胞在饥饿、能量缺乏等代谢压力下的一种生理过程,细胞内的蛋白、细胞器和胞质通过自体吞噬作用被包裹、消化,降解成核苷、氨基酸和脂肪酸循环利用,合成新的大分子和ATP,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生存[1].同时,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选择性地清除某些细胞成分,如受损或多余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质网、线粒体、DNA,减少异常蛋白、细胞器的堆积,维持细胞自我稳态[2].在某些情况下自体吞噬还可导致细胞死亡,被认为是区别于细胞凋亡(I型程序性死亡)的另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形式(Ⅱ型程序性死).自体吞噬现象早是于1962年在电子显微镜下被观察到的[3].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实验手段的日臻完善,尤其是酵母自体吞噬突变株的产生,使得自体吞噬分子基础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熊丹;曾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某医院2001年至2011年收治肿瘤病例分析

    目的 总结整理某医院肿瘤病例收治情况和探讨肿瘤病种分布特征.方法 对2001 年至2011 年某医院2.5 万份肿瘤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前10 种肿瘤病种为: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结肠癌、鼻咽癌、胰腺癌、膀胱癌、卵巢癌、肾癌;肿瘤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45 岁以上的中老年,性别比为1.85: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病死率约为5%,无效或放弃治疗的占比42%,治愈好转率约为一半比例.结论 近年来,肿瘤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病尤其值得警惕;收治肿瘤病例一半集中在肺、肝和消化系统,与人们嗜烟酒、不规律重口味饮食、令人堪忧的食品卫生状态和高压力紧张工作生活状态紧密相关.政府应加强肿瘤预防知识宣传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增强公民肿瘤自我防治意识.

    作者:蔡文军;谢建福;孟岳良;于永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测定64 例脑梗死患者和30 名健康人的血清CRP 含量,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CRP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脑梗死组中,不同临床分型的血清CRP 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 血清 C 反应蛋白水平是临床评价脑梗死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

    作者:杨光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ELISA检测无偿献血者HBsAg设置灰区的意义

    在临床输血中,重要的就是保证血液输注的安全性.目前国内各血站血液中心都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规定的检测标准对采集来的血液进行检验,将合格血液发放到临床输注,随着血液筛检程序的改进和病毒血清学灵敏度提高,经血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性已经很低,使用ELISA法检测HBsAg是目前各血站常用的检测方法,ELISA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但是由于人感染病毒后,在血液检测时存在检测的窗口期,使得病毒阳性的献者的漏检存在一定几率,因此将试剂盒阳性判定值(Cut.off)下一段区域20%设定为灰区,对灰区内的标本进行初复检双孔重新测定,其初复检标本OD值仍在灰区内的,进行HBVDNA定量测定和乙型肝炎五项系列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45例直肠溃疡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对45 例直肠溃疡的诊断与治疗的探讨.方法 分别用内治法;外治法;微波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45 例中有38 例经2~3 疗程(每疗程10d)后一次性治愈.3 例在治疗2 疗程后,由于经济条件所限,要求出院.4 例明显好转.

    作者:田佳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论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国内所有公立医院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公益性、福利性事业单位,而是一个高风险、高竞争性、经营相对独立、知识密集、多学科、多系统的经济实体,因此,国有医院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作为非营利组织如何加强经济管理已成为一个重点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论述如下.

    作者:张曼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后忧郁症的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

    目的 转变产妇对产后的认识,保持愉快稳定的情绪.方法 对我院2000 年至2011 年共60 例,在住院期间的忧郁症,进行原因分析以及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制定心理护具体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原因: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亲切而又耐心的解释和尽可能解决患者存在的思想问题;②创造母婴同室通过肌肤接触,产生母爱之情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激励患者自觉配合各种治疗、护理.结果 产妇心理状态,初期由于对产后的认识缺乏,而出现异常情绪,通过原因分析、心理疏导,而能情绪,恢复期而能正确认识产后一系列的变化,情绪稳定,积极努力乐观接受了母亲这一角色.结论 产后抑郁症做好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是解除产妇的心理障碍和树立做一个好妈妈的信心的重要环节.

    作者:沈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愉快及非愉快气味嗅觉fMRI研究进展

    以愉快及非愉快气味为刺激气味,可以引发人的不同情绪体验,所以愉快及非愉快气味嗅觉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Resonance Image,fMRI) 研究不仅可以定位嗅觉脑功能区,还可以定位调节情绪体验脑功能区.本文综述了愉快及非愉快气味激活脑区定位和调节情绪体验脑区定位研究的进展.

    作者:高万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机制尚不很明确,有效治疗手段缺乏,因此发病机制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从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作者:黄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治疗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吉西他滨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2 月至2010 年12 月我科经病理证实的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38 例.吉西他滨(泽菲)给药剂量按1.0g/m2,d1、8d,静滴1h,每3 周重复,每例至少接受2 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38 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CR+PR)28.95%(11/38),SD 18.42%(7/38),PD 52.63%( 20/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4 周,中位生存期26 周.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Ⅲ - Ⅳ级血小板减少为5.26%(2/38).结论吉西他滨可以作为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

    作者:贵永贤;李小环;田国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门诊药房常见医患纠纷及对策

    介绍了现阶段医院门诊药房常出现的医患纠纷情况.介绍了我院在解决医患纠纷时的对策.

    作者:唐静;夏祖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脊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CT检查结果分析

    爆裂性骨折是脊椎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发生的部位是脊椎的胸腰段[1],可致前中后三柱破坏、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高度缩小、骨片从椎管前方侵入,岁脊髓和神经根造成压迫,CT检查是诊断脊椎损伤的一项重要手段.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近年来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6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为明确损伤部位、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方法 根据CT定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穿刺点.结果 术后随访6~36 个月,ADL 分级:Ⅰ级13 例,Ⅱ级25 例,Ⅲ级11 例,Ⅳ级4 例,Ⅰ-Ⅲ级49 例,占全组病例的89%.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贤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讨论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测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0年6 月至2011 年10 月于我科诊断为CHF 并接受治疗的98 例患者为实验组,并以60 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将对照与实验组治疗前后CRP、cTnI 水平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①治疗前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各心力衰竭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水平的升高CRP、cTnI 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RP、cTnI 水平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高敏C- 反应蛋白(CRP)及肌钙蛋白(cTnI)浓度的变化可以判断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水平,并且可以通过CRP、cTnI 水平判断治疗效果.

    作者:张忠明;林治瓯;周新浪;黄亦军;郑祥;何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

    目的 对多发或者连成片的青少年跖疣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方法 定期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治愈率75.7%,有效率91.9%.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疗单位的好方法.

    作者:刘任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6例超声误诊分析

    目的 分析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6 例的声像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16 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可分为两种:①盆腔低回声实性肿块12 例,其中后方回声衰减明显者3 例;②囊实性肿块4 例.肿块内血流信号图像情况可分为三种:①内无血流信号4 例;②内有少许血流信号10 例;③内有较丰富血流信号2 例.16 例超声均误诊,提示为子宫浆膜下肌瘤4 例,卵巢畸胎瘤1 例,纤维瘤5 例及未能明确诊断的卵巢肿物者6 例.结论 典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图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表现为包膜完整,内部呈均匀实性低回声,后方伴有或不伴有回声衰减,需密切结合临床病史进行诊断,以提高超声检查的阳性率.

    作者:王娟娟;于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瓜子的药学研究进展

    目的 介绍近年来黄瓜子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其植物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研究.结果鉴定黄瓜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Cucumi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详细描述了其生药鉴别特征及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别.结论为黄瓜子药材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深度开发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李壮;李盈;翟铁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