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工作方法探究

黄凯帆;吴旭坚

关键词:社区, 健康教育, 现状及方法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下辖社区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实施方法,并对其进行综合性的归纳评价,分析优缺点总结对策.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数据对比差异较大,居民满意率达到96%(P<0.05).结论 完善的社区健康教育体系有利于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健康教育,开创良性的健教模式,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病临床疗效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为我院收治精神病患者60 例临床资料,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结果 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生命体征变化无明显差异,精神病患者治疗后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愈:15 例(25%)、显效:20 例(33.3%)、有效:21 例(35%)、无效:4 例(6.7%),总有效率93.3%.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为临床治疗精神病开辟了新道路,而且为总结科研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值得精神科推广使用.

    作者:李璐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治体会——附50例报道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9 月至2009 年12 月共收治50 例60 岁以上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急诊手术7 例,72h 内手术40 例,保守治疗3 例.本组46 例手术痊愈出院,住院时间10~30d,平均(15.49±3.78)d;1 例治疗过程中因中毒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采集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手段都能确诊;及早采取手术治疗;手术应力求简单有效,适当引流;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多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陈修邕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孔雀绿指示的实时显微形态观察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目的 探讨孔雀绿指示的实时显微形态观察法在结核分枝杆菌(MTB) 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去污染MTB 阳性痰标本接种于微孔液体培养板中,37℃培养,第5 天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微孔培养板内MTB 菌落形态以及微孔变色情况,观察到变色微孔里特异的索状生长结构表示有MTB 生长.将同一份标本同时接种于罗氏固体培养基.将液体培养法的检测结果与罗氏固体培养法检测结果比较,分析孔雀绿指示的实时显微形态观察法检测MTB 的敏感性、特异性、耗时.结果 与两种方法所有阳性结果比较,孔雀绿指示的实时显微形态观察法检测MTB 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100%,耗时9d.罗氏固体培养法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100%,耗时24d.阳性孔变色的时间中位数为9.3d.结论 孔雀绿指示的实时显微形态观察法检测MTB 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需时较短、不需特殊仪器设备,可作为MTB 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房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已造成严重威胁,因而开发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血栓、抗血小板及抗凝血药已成当务之急.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标准组合.但两药合用导致的出血发生率增加、以及日益受到关注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抵抗等问题,使得现有抗血小板治疗难以满足临床需要.本文从ADP 受体抑制剂、凝血酶受体抑制剂、5- 羟色胺受体抑制剂这四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新的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莹;冯明声;姚其正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MMP-2和MMP-9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MP-2 和MMP-9 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67 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MMP-2 和MMP-9,同时检测66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组血浆MMP-2 和MMP-9 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生化标志物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的破裂,临床上检测MMP-2、MMP-9 等生化标志物对预测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探讨.方法 根据CT定位,利用立体定向技术,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穿刺点.结果 术后随访6~36 个月,ADL 分级:Ⅰ级13 例,Ⅱ级25 例,Ⅲ级11 例,Ⅳ级4 例,Ⅰ-Ⅲ级49 例,占全组病例的89%.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早期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贤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

    目的 对多发或者连成片的青少年跖疣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的目的.方法 定期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治愈率75.7%,有效率91.9%.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多发性跖疣是一种有效且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疗单位的好方法.

    作者:刘任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附子汤对次声损伤的防护作用

    目的 研究附子汤对在8Hz、130dB 的次声暴露下小鼠大脑的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将60 只BALB/c 小鼠分为次声高剂量用药组,次声中剂量用药组,次声低剂量用药组,次声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15d 后测试小鼠大脑微结构的变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次声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SH-PX 活力和MDA含量明显升高(P<0.05),SOD 活力略有提高(P>0.05).三组次声用药组与次声对照组相比,GSH-PX 与SOD 活力明显提高(P<0.05),MDA 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8Hz、130dB 的次声暴露下可以导致小鼠脑皮质脂质的过氧化,附子汤可以提升小鼠身体内部的GSH-PX 及SOD 活力,从而可以清除过量的体内自由基,使得MDA 的含量减少,降低了机体的不良反应.

    作者:邱燕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从而为以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0 年12 月在我院共收集了48 例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过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后,观察病情缓解及后遗症的情况.结果 止血成功共计43 例(89.6%),主动放弃治疗3 例,2 例(4.2%)因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结论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心理、基础护理,积极的预防并发症发生,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均是降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病死率,提高本病的治疗疗效的重要环节.

    作者:肖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鹿茸等动物生药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鹿茸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在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了梅花鹿茸、马鹿茸为正品药材.由于鹿茸及产品需求量增加,使得伪品、混淆品和代用品在国内的中药源市场屡见不鲜,导致了中药材市场的混乱.这种现象也见于其它名贵中草药材,如人参、鹿鞭、龟甲以及貂心等,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药学的美誉,更制约着中国传统医药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因此提供简捷、精准的鉴定方法为净化中药材市场、发扬光大我国的传统中药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作者:谷玉娟;张立华;傅桂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浅析危害食品安全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纷纷采取行动,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本文针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1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1.1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大问题按照卫生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我国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上升趋势.上报食物中毒报告例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有较大的上升,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例数约为3万人左右,但专家估计这个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例数至少20~40万人.由此可见,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严重问题.

    作者:任雪迎;刘小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脊椎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CT检查结果分析

    爆裂性骨折是脊椎骨折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易发生的部位是脊椎的胸腰段[1],可致前中后三柱破坏、生理曲度改变、椎体高度缩小、骨片从椎管前方侵入,岁脊髓和神经根造成压迫,CT检查是诊断脊椎损伤的一项重要手段.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近年来对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6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为明确损伤部位、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7 年10 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6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 和观察组66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持续泵入给药,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止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醋酸奥曲肽与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止血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戴静毅;禹蔚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 探讨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的药理作用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感染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0 年7 月至2011 年5 月收治的体股藓患者64 例、手足癣患者70 例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新型抗真菌药硝酸舍他康唑治疗,对照组均给予联苯卡唑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股藓患者中,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88%(31/3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13%(25/32);手足癣患者中,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3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29/3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新型抗真菌药物硝酸舍他康唑治疗体股藓和手足癣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防治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药物选择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 对300 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分别用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及催产素,观察第3 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血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在促宫缩方面,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三者具有差异(P<0.05).三种药物对产后血压均有影响,催产素无统计学意义,米索前列醇使血压小幅度下降,卡孕栓可使产后血压小幅度上升,两种药物对产后血压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米索前列醇组有少数产妇寒战、呕吐,卡孕栓组未见这种症状.结论 促宫缩效果依次为: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且有显著差异性,卡孕栓可使血压轻微升高,妊高征等疾病患者慎用,对其他产妇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更合适.而米索前列醇可使血压一过性轻微下降,特别适合于妊高征、高血压等患者的产后出血防治.

    作者:于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黄芪:心血管保护机制现代观点的新认识

    黄芪是中药补虚药中的常用药物之一,药理作用广泛,其中,对心血管系统保护的作用,包括强心作用、保护心肌细胞及调节血压等及其机制的研究已取得明显进展.有关黄芪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成当前进一步研究的热点,这方面的进展将有可能使其成为心血管临床的常用药物或重要辅助用药.

    作者:胡燕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绝经后妇女取环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方法 将164 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镇痛效果、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作者:石丽琼;宋任航;张成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提高医学检验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探讨

    医学检验是一门研究和诊疗疾病的学科,是提高各级各类医院医疗质量水平的核心工作.准确的医学检验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疗科室对疾病的预防、治疗、疗效判断和预后提供科学的依据.医学检验工作直接为患者服务,为医疗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检验技术人员如何以高尚的医德作用于患者群体,如何以自己的形象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怎样以语言、行为、道德规范配合临床医师,对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变化以及健康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吕跃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水、脂肪同时抑制技术在颅脑MRI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水、脂肪同时抑制技术的使用缩短患者MRI 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行颅脑MRI 扫描时使用水、脂同时抑制序列.结果 水、脂同时抑制技术与常规水、脂分别抑制技术对比优越性明显.结论 水脂同时抑制技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检查时间,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军;李波;杨开;穆家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吉西他滨治疗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和评价吉西他滨作为二线化疗方案治疗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 年12 月至2010 年12 月我科经病理证实的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38 例.吉西他滨(泽菲)给药剂量按1.0g/m2,d1、8d,静滴1h,每3 周重复,每例至少接受2 周期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38 例均可评价疗效,有效率(CR+PR)28.95%(11/38),SD 18.42%(7/38),PD 52.63%( 20/3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4 周,中位生存期26 周.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主要为血小板减少,Ⅲ - Ⅳ级血小板减少为5.26%(2/38).结论吉西他滨可以作为早期复发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

    作者:贵永贤;李小环;田国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