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研究分析

张宏兴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感染, C反应蛋白, 血常规
摘要: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本组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同时选择23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及感染存在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第二天采集末梢指血,测定3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RP-HPLC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RP-HPLC 测定健脾益肾颗粒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Platisil ODS 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90:1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40℃.结果 齐墩果酸在0.525~3.675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7),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525μg,健脾益肾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40.4087~42.1088mg/g.结论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方法可靠、结果准确,稳定性好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健脾益肾颗粒中齐墩果酸的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李胜;涂文升;邓秋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增长,其发病率占全身所有骨折的5%左右.而随着假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假体置换克服了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问题.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护理的重点在于术后护理对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现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优质护理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肿瘤患者,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他们在承受着躯体上病痛折磨的同时,还有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大多数患者或是情绪低落或是激动易怒,尤其是那些临终的患者,护理工作更是尤为重要,甚至是超过了对于患者的诊治.关注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正是患者所需要的,为了使患者得到好的护理,得到大限度的满足,这就需要广大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素质,掌握沟通的技巧与时机.下面根据我们实践经验介绍几点这方面的体会.

    作者:王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站内感染控制确保输血安全

    目的 探讨如何全面加强站内感染控制工作,确保血液的质量.方法 从预防和控制感染的组织与制度建设、采血环境的控制、成分采集与制备、储血送血、关键物料、医疗废物的处理、职业暴露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阐述如何加强血站内部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对影响血液质量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结果 通过进行站内、外采供血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站内感染进一步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感染控制是血站质量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站内感染,是保障献血者、工作人员及安全输血的关键.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小儿腹泻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接诊的腹泻患儿100 例,并分为治疗组50 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0 例,仅给予西医治疗.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综合分析.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有效率98%,对照组有效率72%,经统计学分析,P > 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伟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院239例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对我院2010 年7 月至12 月归档的Ⅰ类切口手术239 例,分别按照是否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是否术前0.5~2 小时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9 例Ⅰ类切口手术中,有用药指征的87 例,占36.4%,预防使用了抗菌药物的217 例,占90.8%;有预防用药指征,术前0.5~2h 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34 例,占有预防用药指征的39.1%.结论 应加强临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学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建伟;郭亚柯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学生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新时代创新人才的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生物化学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系,探讨了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姜艳霞;徐俊杰;吕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法 评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已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健全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风险应急程序,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监控.结果 从2010 年9 月至2011 年8 月我科实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后,与2009 年9 月至2010 年8 月相比,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满意.结论 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龙小艳;杨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分析

    目的 基于文献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治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00至2010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文献,建立文献研究数据库.结果 共检索得到符合条件的相关文献136篇,其中中药167味,使用频次1599次;所用药物种类依次为活血调经药、补气药、补血药、活血止痛药、清热凉血药、熄风止痉药、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祛风湿散寒药、破血消癥药,占总体用药79.80%,而活血化瘀药占29.20%、补益气血药占23.95%;其中药味以苦、甘、辛为主,累积频率达84.84%;药性以温、寒、平为主,累积频率达94.01%;药物归经以肝、脾、肺、胃、肾、心为主,累积频率达89.11%.结论 气血亏虚、瘀血阻络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因病机,活血化瘀药和补益气血药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的基本要素,配伍常用清热凉血药、熄风止痉药、解表药、祛风湿散寒药等.

    作者:范建华;冯文丽;袁志林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治疗型生活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治疗型生活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疗效.方法 对我院接受治疗的140 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70 例、对照组70 例,对照组患者予高血压病防治宣教,观察组在宣教基础上加用治疗型生活方式干预.结果 70 例观察组中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收缩压平均下降9mmHg,舒张压下降5mmHg),在SF-36 观察量表中,除疼痛感觉、器官功能恢复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余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出现率2 例(2.9%),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 例(11.49%);结论治疗型生活干预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李俊锋;刘爱兵;林子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罗格列酮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罗格列酮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的方法对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观察.方法 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来我院就诊的88 例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44 例.A 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罗格列酮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B 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 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该组患者的血脂、肝功、胰岛素抵抗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A 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P > 0.05).结论 采用罗格列酮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的方法对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并发症和副作用少等特点.

    作者:邬志坚;江惠玲;吴丽君;王强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并评价其可实践性及效果,为探索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9 年 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医院各临床科室病例200 份,实施综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情况等指标,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通过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实施有效可行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生的用药行为.

    作者:林定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研究社区卫生机构在国家实行基本药品目录和抗生素分级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合理性.方法 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采取随机抽查50 张处方,并进行点评.结果 社区卫生机构处方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静脉输液比例过大等现象.结论 要加强社区医师业务培训,坚决杜绝社区医师抗生素使用泛滥的问题.

    作者:柳斌;李晓勇;舒晨曲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呼吸内科较为常见,是一种进行性不可逆的持续性气流受限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本院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整体临床护理研究,发现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发作次数,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终延缓病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现就本病的临床护理做一分析.

    作者:吴晓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风湿治疗心得

    产后风湿是指妇女产后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妇女产后正气虚,无力驱邪外出,致使病邪在体内久久不去,微发其汗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以桂枝汤合术附汤加减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陈长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新药研发风险及创新管理机制的应对

    新药研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困难,而研发行业的管理者通过积极探索实施创新管理体制,能有效提高新药研发的收益降低风险.近年来管理创新其内容包括将项目管理体制用于新药研发管理.本文运用创新管理理论分析了新药研发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体制来减低风险,实现收益的可能性,以及项目管理所具有的优点,并提出创新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其作用能显著提高新药研发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风险观.

    作者:滕学厚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治疗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60 例住院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则给予以健康教育,心理指导以及音乐疗法为干预措施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Mishel 的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价两组疾病不确定程度.结果 入院时,两组MUI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出院时,研究组MUI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结论 认知行为心理治疗能够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淑梅;王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3名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纳洛酮,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加用纳洛酮的治疗组的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3%).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新生儿窒息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丛冕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酒精中毒的抢救护理体会

    目的 评估急性酒精中毒救护情况,总结完善急性酒精中毒抢救护理个人体会.方法 对参与的80例急性酒精中毒救护进行总结.结果 急性酒精中毒得到及时抢救,就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病死率.结论 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和抢救技术,重视护理,是救护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重要方面.

    作者:王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浅析201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的变革及对策

    2010 年卫生部部务会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又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进行了改革并已于2010 年7 月1 日起施行,而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也将于2011 年开始执行.因此2011 年上半年举行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第一次正式采用新大纲及考试制度.护执考试的变革、趋势及中等护职学校的应对措施是本文的主要论点.

    作者:李申;梁建云;何文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