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卫生服务站不合理处方分析

柳斌;李晓勇;舒晨曲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站, 不合理, 处方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社区卫生机构在国家实行基本药品目录和抗生素分级使用后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合理性.方法 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采取随机抽查50 张处方,并进行点评.结果 社区卫生机构处方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静脉输液比例过大等现象.结论 要加强社区医师业务培训,坚决杜绝社区医师抗生素使用泛滥的问题.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探讨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原则,健康教育的形式及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 通过对普外科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贯穿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及考核标准,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结果 住院患者掌握正确的治疗、饮食和运动方法,坚定了治愈疾病的信心,从而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结论 制定规范的健康教育实施内容及考核标准有助于对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导.

    作者:廖丽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论伦理委员会的新职能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进步,临床试验的规模也在不断快速发展,使得伦理委员会在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伦理审查、受试者权益保障、参加临床试验宣传教育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对这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拓展伦理委员会新职能的设想:制定统一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审查程序,制定受试者理赔权益的保护制度和加强参加临床试验是应尽道德医务的宣传教育.

    作者:毕媛;黄海;王捷;戴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超检查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眼科专用B型超声检查在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检查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重庆康华公司APS2000型眼科A/B超声诊断仪,对105例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05例以眼睑等附属器外伤为主的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不能完整准确的进行的情况下,B超检查协助诊断,效率为85.29%.结论 通过术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发现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变,同时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眼球探查术,缩小探查范围,缩小手术带来的二次损伤.B超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拟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眼外伤的诊断及部分探查手术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苏文成;唐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进展及护理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常用的有创监测主要有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以心排血量为中心的系列监测,包括: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嵌顿压(PA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多项指标.而心排量的测定,有肺动脉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量(PICCO)、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TEE)测定心排量等;另外通过血乳酸监测、胃黏膜内pH(pHi)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等,了解氧代谢状况,这些监测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循环功能和代谢状况.

    作者:覃惠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尿结石认知及预防性治疗的护理干预影响

    目的 探讨尿结石认知及预防性治疗行为的护理干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09 年3 月至2011 年2 月泌尿外科收治的185 例尿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 例与干预组95 例.对照组行常规预防性宣教,干预组行为期3 个月的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宣教及干预前后尿结石知识掌握及预防性治疗行为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干预组结石相关水平明显提高,预防性治疗行为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可增强尿结石患者预防性治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其对尿结石相关知识水平的掌握.

    作者:黎池宋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模式的探讨

    任何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都需要依据治疗目标接受个体化MNT(MedicalNutritionTherapy医学营养治疗),建议由熟悉糖尿病治疗的营养(医)师指导下完成更佳,MNT可节约医疗费用、改善临床结局,制定MNT方案时,应考虑患者的具体需求、是否愿意改变及做出改变的能力[1] .初发糖尿病患者,当得知需改变生活习惯、尤其是饮食习惯时,会感到有压力,丧失人生乐趣或产生情绪波动.在临床工作中,营养师要担当起营养教育和饮食治疗的主要角色,饮食治疗的原则固然重要,但单讲原则,患者很难完全接受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2] ,因此无论是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还是门诊糖尿病患者,都必须进行细化、量化、个性化医学营养治疗和膳食指导.

    作者:郭亚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就诊于我科的难治性青光眼18 例(23 眼)采用每天晚上8 点滴曲伏前列素滴眼液、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每次3 粒,每天3 次,少连续服用30 天以上.结果 本组18 例(23 眼),治疗6 个月后,视力进步5 眼(21.74%),视力稳定16 眼(69.56%),视力下降2 眼(8.7%);平均眼压由治疗前的29.3mmHg 下降至16.4mmHg;视野进步2 眼(8.7%),视野下降0 眼,视野稳定21 眼(91.3%);观察期间,无治疗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难治性青光眼治疗能有效控制眼压、有保护或提高视功能及稳定视野的作用,而且是安全的.

    作者:苏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加强神经外科护理风险管理的研究

    目的 探讨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或潜在的风险,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方法,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方法 评估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已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健全护理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风险应急程序,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的培训,落实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监控.结果 从2010 年9 月至2011 年8 月我科实行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后,与2009 年9 月至2010 年8 月相比,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满意.结论 实行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龙小艳;杨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金栀洁龈含漱液与复方氯乙定含漱液(口泰)进行治疗,并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总有效率为86.8%,使用复方氯乙定含漱液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喻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产后风湿治疗心得

    产后风湿是指妇女产后气血虚弱,外感风寒湿邪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妇女产后正气虚,无力驱邪外出,致使病邪在体内久久不去,微发其汗是其主要的治疗原则,以桂枝汤合术附汤加减治疗见效快,效果好.

    作者:陈长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重视老年保健,乐观面对人口老龄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增长,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影响,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老人成了国家的额外负担.老年人保持健康是减少老龄化所带来问题的直接有效的办法.

    作者:梁凤庄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涎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 例涎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良性肿块25 例,超声诊断符合21 例,恶性肿块18 例,超声诊断符合14 例,符合率分别为84%、78%,统计学比较P>0.05.良性肿块中92% 可见清晰包膜,恶性肿块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良性肿块血流PSV 仅16%>35cm/s,而恶性肿块血流PSV 有61%>35cm/s,两者在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峰值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能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黄洁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损害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尿黄10d,伴乏力、纳差3d,于2011年3月10日收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色发黄,无任何不适,没在意.3d前发现尿色如浓茶色,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全身疲乏,以“药物性肝损害”收入院.

    作者:张海云;赵艳灵;魏春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品制剂中维生素A含量的测定

    目的 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品制剂(维生素AD 滴剂)中维生素A 含量的效果.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药品制剂(维生素AD 滴剂)中维生素A 含量.色谱条件:分析柱为Kromasil 100-5C18(150mm×43mm,5μm);流动相为甲醇∶酒精)80 ∶20,V/V);流速为0.5mL/min;柱温30℃,检测器在270nm 波长处检测维生素A.结果 维生素AD 滴剂中维生素A 分离良好,浓度在120~125.5μg/d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 < 2%.结论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AD 滴剂中维生素A 的含量,操作简便、快速,且灵敏度高,回收率良好和重现性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隋燕丽;周君君;刘岭;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本组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同时选择23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及感染存在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第二天采集末梢指血,测定3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

    作者:张宏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校教师疾病控制情况分析及对策

    目前,高校教师的疾病发生率还是很高的,患病后的疾病治疗情况也很不理想,虽然教师的知识层面较高,但对疾病的预防知识知晓程度却不很高,如何搞好预防保健工作是校医院目前要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我校健康体检和随诊调查及问卷,就高校教师疾病控制情况分析及对策浅述如下.

    作者:杨月新;吕文斌;陈丽华;郑凡;郭欣;郭丽霞;张北燕;王颖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探析

    目的 探讨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RhD阴性患者60例,对其临床成分输血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未输异体血患者23例,占38.3%,共回输25300mL自体血,其他37例患者给予RhD阴性红细胞125U输注,其中冰冻去甘油红细胞56U,悬浮红细胞69U;RhD阴性采血小板4U,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19300mL.A组术前申请RhD阴性去甘油冰冻红细胞4U,B组和C组未输异体血23例.除C组有术中失血量较大的患者,输注1600mL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后,又给予去甘油红细胞6U供术中输用,输异体血的患者均未超过所申请的输血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完成.结论 临床医师应站在降低患者输血感染、节约RhD阴性血液的角度,对RhD进行节约.同时,医疗科技的进步使新型的快速冰冻红细胞洗涤机在临床上研发应用,为稀有血型的保存提供了前提条件,旨在达到安全输血、使稀有血型血液长期保存的目的.

    作者:程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针刺督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FADD-Caspase-8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督脉经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FADD-Caspase-8 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SD 大鼠,利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利用蛋白印迹法检测针刺后FADD 和Caspase-8 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MCAO 后FADD 和Caspase-8 蛋白表达增加,针刺督脉组MCAO24h 和72hFADD 和Caspase-8 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针刺督脉经穴可能通过抑制FADD 和Caspase-8 的过度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罗文舒;吴永刚;徐绍刚;于海波;皮敏;杨卓欣;卓缘圆;潘孝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并评价其可实践性及效果,为探索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9 年 1 月至2010 年12 月我医院各临床科室病例200 份,实施综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情况等指标,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 < 0.01).结论 通过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实施有效可行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生的用药行为.

    作者:林定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及对妊娠的影响与诊断处理方法.方法 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221 例前置胎盘孕产妇,其中合并胎盘植入20 例作为实验组,其余201 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孕产妇年龄、孕次≥ 3 次、流产2 次以上、瘢痕子宫及中央型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及休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孕妇年龄、孕次、流产、瘢痕子宫以及中央型前置胎盘均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可引起产时产后出血量增多,重视早期诊断,及时处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刘志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