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进展及护理

覃惠娟

关键词:有创血流动力学, 监测, 护理
摘要: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InvasiveHemodynamicMonitoring)是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常用的有创监测主要有动脉血压(AB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以心排血量为中心的系列监测,包括: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肺循环阻力、肺动脉嵌顿压(PAWP)、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多项指标.而心排量的测定,有肺动脉气囊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的热稀释法、经肺温度稀释法测定心排量(PICCO)、经食道彩色超声心动图(TEE)测定心排量等;另外通过血乳酸监测、胃黏膜内pH(pHi)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测定等,了解氧代谢状况,这些监测较为全面的反映患者的循环功能和代谢状况.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阿司匹林引起的肝损害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尿黄10d,伴乏力、纳差3d,于2011年3月10日收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色发黄,无任何不适,没在意.3d前发现尿色如浓茶色,食欲减退,食量减少,全身疲乏,以“药物性肝损害”收入院.

    作者:张海云;赵艳灵;魏春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布地奈德联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80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0 例)、治疗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的方法治疗,1 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5%,治疗组在疗效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口服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法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林两楷;谢海双;巫映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依达拉奉(MCI-186)是一种合成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化学名称: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具有亲脂基团,血脑屏障的通透率高达60%,可较容易地到达作用部位而发挥其抗脑缺血的作用.现本文就近年来,MCI-186对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芫;蒋广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胫骨髁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益糖康组)24例和对照组(康复新组)24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溃疡面愈合时间、感染率、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情况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溃疡面愈合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复方益糖康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应广泛推荐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使用.

    作者:姜成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甲泼尼龙治疗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甲泼尼龙在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意义.方法 对我院104例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在早期联合使用大环内酯类和甲泼尼龙药物治疗,对照组52例患者单纯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表现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异,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早期运用甲泼尼龙能不同程度缓解肺炎支原体性大叶性肺炎临床症状以及预防后期炎性并发症,并具有重要的远期康复意义.

    作者:张琼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急性脑卒中77例临床处理探讨

    目的 分析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处理原则与方法.方法 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及内科保守治疗对不同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方式含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等;内科治疗方案含脱水降颅压、减轻水肿、控制血压,并采取相应措施并发症.结果 本组中痊愈43例(55.8%),有效24例(31.2%),无效2例(2.6%),死亡8例(10.4%).死亡病例中,出血性卒中6例,多因脑疝、颅内高压;结论随着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理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来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肠切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82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肠切除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 年1 月至2012 年1 月收治的82 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采用肠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在肠切除手术中有60 例患者出现肠坏死情况,12 例患者小肠粘连成团,10 例患者形成缩窄环.经过肠切除手术后,治愈78 例,占95.1%,有4 例患者死亡,死因为中毒性休克.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腹腔感染3 例,占3.7%,切口感染5 例,占6.1%,切口裂开1 例,占1.2%,肺部感染3 例,占3.7%,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 例,占1.2%,所有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时要判断其是良性或恶性,临床医生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绞窄、肠缺血及坏死等情况,而肠切除是有效治疗肠梗阻的方法,但个别患者若情况危急则可以采用其他手术方法.

    作者:潘清文;叶永生;袁远程;陈哲;梁志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护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知晓程度调查及分析

    目的 了解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知晓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我院实习前120 名大专护生及100 名中专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生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低,其中中专护生又低于大专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护生对对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有需求.护生获取相关法律知识现有的途径及希望获取途径排前三位的均为:课堂教育、讲座及医院培训.结论 可以通过在课堂授课中增加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定期举办讲座及医院进行培训提高护生法律意识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何晓璐;唐英姿;李芳;阳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不同程度羊水过少对晚期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羊水过少对晚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10 月在我院产科分娩的单胎羊水过少产妇共160 例,根据羊水指数分为组1 和组2,抽取同期羊水量正常的单胎产妇80 例为对照组.结果 组1、组2、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50%、88.75%、98.75%;三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组1 和组2 的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妊娠监测羊水量及筛查羊水过少对改善围生儿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廖洋;林进;李奇艳;冼艳丽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药房拆零药品储存、调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加强拆零药品质量管理.方法 分析医院药房影响拆零药品质量的因素.结果 落实管理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结论 应加强调剂人员的教育.

    作者:袁逾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59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0 月期间扶沟县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7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59 例和对照组48 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莫沙必利5mg/ 次,餐前30min 口服,3 次/ 天;雷贝拉唑20mg,早餐前30min 口服,1 次/ 天.对照组接受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具体治疗方案为莫沙必利5mg/ 次,餐前30min 口服,3 次/d;奥美拉唑40mg,早餐前30min 口服,1 次/ 天.连续治疗8 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t 值=2.1909,P =0.014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χ2 值= 0.0560,P = 0.8325).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瑞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涎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 例涎腺肿块的声像图表现、内部和周边的血流分布及多普勒频谱,将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良性肿块25 例,超声诊断符合21 例,恶性肿块18 例,超声诊断符合14 例,符合率分别为84%、78%,统计学比较P>0.05.良性肿块中92% 可见清晰包膜,恶性肿块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良性肿块血流PSV 仅16%>35cm/s,而恶性肿块血流PSV 有61%>35cm/s,两者在二维声像图及血流峰值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涎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能提供有效的依据,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黄洁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56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和分析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4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5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经脑外伤开颅术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后,46例患者有效,死亡10例,死亡率为17.86%.结论 可根据患者病情进展的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高血压病症中医辨证施治探讨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中医以风、虚、痰、瘀为高血压发病的四大机制,并根据其病因病机进行辩证施治,取得了良效.

    作者:黄雪芳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某三甲医院卫生人力与工作绩效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研究某三甲医院卫生人力状况和工作效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为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查阅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描述等方法对该医院卫生人力构成情况、工作量和工作效率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院卫生人力工作效率总体上呈现稳步提高趋势,并分析了促成原因和制约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原因.结论 提出了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

    作者:王毅;潘秋予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抗凝疗法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观察与分析抗凝疗法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改善患者肾功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 选取96 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试验组且于同期选取87 例肾病综合征者作为对照研究,同时给予两组患者相应治疗方法且对其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试验组研究对象凝血指标治疗前后相比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相比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相比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相比P<0.05,治疗后两组研究对象相比P<0.05.结论 抗凝疗法能够明显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机体高凝状态、改善肾功能,是肾病综合征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

    作者:吕游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老年胆石症术后并发症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胆石症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29例老年胆石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共发生各种并发症32例,占同期老年胆结石手术患者的7.46%.其中胆漏15例(46.88%);术后出血4例(12.50%);胆管损伤4例(12.50%);各种感染9例(28.12%),包括切口感染4例,胆道感染3例,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出院.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全面衡量手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良好的围手术期处理,适当地选择好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老年胆道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辉;张裕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B超检查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眼科专用B型超声检查在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检查的指导价值.方法 采用重庆康华公司APS2000型眼科A/B超声诊断仪,对105例以眼附属器损伤为主的眼外伤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105例以眼睑等附属器外伤为主的患者中,眼科常规检查不能完整准确的进行的情况下,B超检查协助诊断,效率为85.29%.结论 通过术前超声检查不仅能发现常规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变,同时为手术提供重要参考,特别是眼球探查术,缩小探查范围,缩小手术带来的二次损伤.B超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方案的拟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眼外伤的诊断及部分探查手术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苏文成;唐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0例,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感染,本组患者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同时选择23例糖尿病无酮症酸中毒及感染存在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第二天采集末梢指血,测定3组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白细胞计数和非感染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

    作者:张宏兴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探析

    目的 探讨RhD阴性患者成分输血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RhD阴性患者60例,对其临床成分输血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60例患者中,未输异体血患者23例,占38.3%,共回输25300mL自体血,其他37例患者给予RhD阴性红细胞125U输注,其中冰冻去甘油红细胞56U,悬浮红细胞69U;RhD阴性采血小板4U,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19300mL.A组术前申请RhD阴性去甘油冰冻红细胞4U,B组和C组未输异体血23例.除C组有术中失血量较大的患者,输注1600mLRhD阴性新鲜冰冻血浆后,又给予去甘油红细胞6U供术中输用,输异体血的患者均未超过所申请的输血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完成.结论 临床医师应站在降低患者输血感染、节约RhD阴性血液的角度,对RhD进行节约.同时,医疗科技的进步使新型的快速冰冻红细胞洗涤机在临床上研发应用,为稀有血型的保存提供了前提条件,旨在达到安全输血、使稀有血型血液长期保存的目的.

    作者:程勤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