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物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植神姊;马剑玲;廖锦英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腹腔镜, 卵巢肿物切除术,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腹腔镜下卵巢肿物切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 卵巢肿物患者分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6 例.实验组采用CNP 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心理压力低于对照组(P <0.05),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自理能力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腹腔镜卵巢良性肿物切除患者由于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率.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学验证

    目的 建立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方法 采用201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结果 平皿法对 5 种阳性菌株的回收率均大于70%;采用薄膜过滤法对控制菌进行检查.结论 用该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药物中微生物的污染状况,能达到检测目的.该方法有效可行,可用于该品种的徽生物检查.

    作者:陈扣宝;王玮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护理进展

    对引起ICU 机械通气患者影响其舒适的相关因素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生理、心理、情感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提高ICU 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关于提高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思考

    目的 为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在县级医院良性发展,探讨提高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意义对目前县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彭小梅;翁菊连;熊训琴;方正;闵灵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浅谈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泌尿外科疾病以梗阻性为主,如需有效治疗,多手术治疗.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增加了手术治疗的危险.因此对于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很有必要.

    作者:申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在强化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汇通中西的中医药高级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贯穿于实验教学的始终,把实验和实践教学看成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关键环节.

    作者:季旭明;李茂峰;石作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门诊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体会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药品调剂与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以提高药房工作质量,对门诊药房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 探讨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工作及药品管理工作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门诊药房常见调剂差错,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药品调剂工作易出差错,应提高药师专业素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改善工作质量.结论 应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工作,避免调剂差错,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崔玉梅;姜芳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炎平注射液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炎平注射液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方法 采用Eurospher 100~5 C18 色谱柱,以甲醇-水(90 ∶10)为流动相,在225nm 下以 1.0mL/min 的流速进行测量.结果 在24.84~248.4μg/mL 范围内,穿心莲内酯具有良好的性关系(r2=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为 1.7%.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喜炎平注射液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简便、快速.

    作者:张玉霖;张又枝;陈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导管栓塞术在治疗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对导管栓塞术在颌骨中枢性血管瘤的治疗进行总结.方法 我院从2010 年1 月至2011 年5 月共收治颌骨中枢性血管瘤4 例,经我院急诊采用导管栓塞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手术立即止血,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效果良好.结论 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临床少见,隐蔽性大,采用导管栓塞术治疗下颌骨中枢性血管瘤,手术效果良好,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农天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招募固定献血者 降低输血风险

    目的 统计分析献血次数和血液检测不合格率的关系,探讨招募固定献血者降低输血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对2010 年1 月1 日至2010 年12 月31 日一年的无偿献血者按献血次数进行分类统计,并与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作相关分析;同时以固定献血者与对照组作比较分析.结果 血液检测的不合格率与献血次数存在负相关,固定献血者检测不合格率和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从源头上发动招募固定的献血员,采集的血液更安全,潜在的危险更小,对降低输血风险是可行的.

    作者:刘彬伢;张春荣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医疗安全关键节点的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医院信息化建设,对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推助医疗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医疗安全关键节点管理信息化有助于突破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瓶颈,用信息技术链接医疗安全关键节点,将有助于编织一张更全、更精、更细的医疗安全信息化预防监控网络.

    作者:龚夏颖;刘羽时;丁国庆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基础护理学》学习质量与学生学历层次的相关性研究

    为了满足广大学子的求学需求以及护理人才市场需要,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资加大,各中专卫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护理教育,护生中因学历层次不同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我们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就中专护理专业学习质量与学生学历层次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作者:白晓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呼吸道管理在肺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对肺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 年1 月至2011 年6 月对58 例行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呼吸道围手术期的护理,分别从术前呼吸道护理、术后心理护理、镇痛、体位引流、咳嗽与排痰、呼吸道湿化各方面护理.结果 所有58 例患者依照术式类型的差异,进行针对性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58 例病人术后,恢复良好,围手术期无1 例死亡,未发现肺部感染、肺不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有目的 的呼吸道管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

    作者:张丽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疗效观察

    目的 目的 探讨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44 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8 例,均于产后当天起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3 天,A 组产后第一天起另给予生化汤煎服,每日一剂,共三剂,B 组产后一天另给予新生化颗粒,1 包每日3 次,共3d,C 组产后仅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3d,未用生化汤或新生化颗粒,7 d 后分别检查三组阴道出血量,否有残留组织及胎盘蜕膜排出情况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 A 组显效42 例,有效4 例,总有效率达95.83%;B 组显效29 例,有效6 例,总有效率72.92%,C 组显效21 例,有效7 例,总有效率达58.33%;三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恶露不绝具有较佳临床效果.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凝血机制、促进瘀血病变的转化和吸收.

    作者:陈琴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自拟肺纤康颗粒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自拟肺纤康颗粒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 例确诊为IPF 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泼尼松及口服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我院自制肺纤康颗粒,两组均服药半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更优于对照组,其治疗组VS 对照组治疗后,TLC、VC、Dlco、PaO2 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治疗组能够更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结论 肺纤康颗粒能更进一步延缓IPF 的自然进程、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延长患者的寿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冯美;张雨星;刘成高;王诚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04 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B 组(对照组)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一周为1 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康复情况.3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康复程度及副反应.结果 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6.8%,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为74.9%,观察组出现3 例口干、咽部异物感等副作用,对照组未出现副作用.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肺功能,由于布地奈德的加入会引发不明显的副反应,但总体安全性很高.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纳美芬治疗120例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急性乙醇中毒病患的治疗中使用盐酸纳美芬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我院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病患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前期治疗(2009 年)的62 例为比照组,使用的为常规疗法;后期治疗(2010 年和2011 年)的120 例为观察组,使用的为常规疗法结合盐酸纳美芬,观察病患在清醒阶段的改善用时和彻底解除后遗症用时,并将两方面用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基本可在40min 左右得到缓解,控制住病情.观察组清醒阶段的改善用时和彻底解除后遗症用时均较比照组短(P <0.05),两组的清醒阶段有差异性.结论 在急性乙醇中毒病患的治疗中使用盐酸纳美芬可减少病患清醒阶段的各方面用时,强化疗效.

    作者:陈培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HPLC法测定桃红前列康丸中山柰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 法测定桃红前列康丸中山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 色谱柱,甲醇-0.4% 磷酸溶液(52 ∶4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7nm.结果 山柰素在0.01924~0.1732μ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32%,RSD=1.41%(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桃红前列康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超敏C 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80 例,随机分对为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内科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除西医常规治疗外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一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进行血浆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c-CRP)进行检测并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1 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浆炎性因子(hc-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观察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黄小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正畸托槽脱落后两种底板处理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喷砂法和磨除法处理正畸托槽脱落后的底板的差异.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1 年1 月至2011 年11 月收治的92 例双尖牙托槽脱落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喷砂组46 例,共70 个牙位;磨除组46 例,共70 个牙位.喷砂组脱落托槽的底板采用喷砂法进行处理,磨除组脱落托槽的底板采用磨除法进行处理,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托槽脱落率.结果 两组的脱落率虽然不相同,但是经过χ2 检验,各项指标互相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喷砂法可以尽量减少对托槽的损伤,黏结效果相对优于磨除法,因此在正畸临床中应优先选择喷砂法.

    作者:张旭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 年10 月至2011 年9 月收治的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53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 例与对照组25 例.观察组采用多切口隧道浮线术;对照组采用多切口隧道引流术.结果 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平均创面瘢痕面积、治愈率、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采用多切口隧道浮线术治疗具有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朝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