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霜
目的 探讨护理工作在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64 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灌肠治疗,护理人员采取标准护理计划,并对灌肠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64 例患者治愈率达到85%,治疗有效率100%.结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治疗中标准护理措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吕慧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对引起ICU 机械通气患者影响其舒适的相关因素及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阐述将舒适护理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在生理、心理、情感上获得舒适感和安全感,提高ICU 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减少并发症,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徐春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不断完善,仪器设备渐趋向于全自动化、智能化、微量化,操作简单、节时、准确,性能逐步稳定,使检验报告进一步增加了可靠性和正确性.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室,人才梯队建设尚未规模化,在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客观因素引起的差错,直接影响临床诊断,不得不引起重视.这就要求检验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检验技术,不断对实践工作中产生的差错进行总结,以期达到减少误差、提高检验质量的目的.
作者:王秋英;何学梁;洪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对渗漉方法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丹参酮IIA、丹酚酸B 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回流法、一般渗漉法与梯度渗漉法分别进行提取,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和单因素考察的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筛选,以HPLC 法测定的丹参酮IIA、丹酚酸B 的含量评价两种方式的提取效果.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梯度渗漉法,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取丹参药材粗粉,用适量95% 乙醇溶胀2.5h,装入渗漉器材,用95% 乙醇浸渍24h 后,以4.5mL/min 的速度开始渗漉,收集8 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酮类脂溶性成分;再用50% 乙醇,以4.5mL/min 的速度渗漉,收集10 倍药材量的渗漉液,提取丹参酚酸类水溶性成分,与HPLC 测量结果比较,丹参酮IIA 和丹酚酸B 的提取率较高.结论 梯度渗漉法提取丹参有效成分的佳提取方式与一般渗漉法比较,提取率较高,完全适合丹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作者:刘少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出血后缺血部位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变化,以及依达拉奉对出血后缺血周边组织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选择wistar 成年大鼠100 只,体质量300~350g,普通级.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4 只,脑出血组48 只、脑出血+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48 只.两组分别分为出血前、出血后4h、6h、12h、24h、72h、7d 每时间点各8 只,处死后测定谷氨酸,γ氨基丁酸含量.结果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后缺血大鼠具有保护作用,能使氨基酸神经递质保持平衡.结论 依达拉奉对脑出血后缺血部位治疗有益,从而减轻症状.
作者:李艳美;金艺华;李伟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34 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使用冠心泰组为冠心泰浓缩丸和胺碘酮,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四周后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结果 冠心泰联合胺碘酮治疗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有明显改善,心律失常好转(P <0.01).结论 冠心泰浓缩丸和胺碘酮联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齐艳红;张曼力;尹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生物化学是医学生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是一门为多领域和学科提供原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学科,学好生物化学对于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发展和进一步深造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学生有心向学、教师有备而教、实验有得而设三个角度探讨了如何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作者:何丹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9 年1 月至2011 年5 月间就诊的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就诊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急诊科120 接诊入院,在入院前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由家属自行送入,入院前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急救时间、费用,在病房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在急诊科急救时间、费用,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昏迷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作者:谢俊清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对家兔右冠状动脉缺血再灌注心率失常的作用.方法 将试验用家兔32 只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16 只家兔进行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对照组先注射左旋精氨酸,缺血30min,再灌注120min,对两组家兔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记录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左旋精氨酸的作用.结果 在两组家兔的缺血期,伴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两组家兔的心律失常分数均发生上升,就是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组;在再灌注期,两组的心律失常情况逐渐好转,但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左旋精氨酸对由于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缓解的作用.
作者:张宏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循环破裂动脉瘤的急诊手术效果.方法 表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51 例,病情按照Hunt-Hess 分级,先行CT 平扫及三维CT 血管成像,再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急诊手术处理动脉瘤,并清除颅内血肿.结果 行头3DCTA 及DSA 检查,共检出动脉瘤55 个,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6 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20 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5 个,脉络膜前动脉动脉瘤4 个.动脉瘤手术夹闭51 个,包裹治疗4 个.随访4~36 个月,转归良好者42 例,中度残疾7 例,植物状态1 例,死亡1 例.结论 对Hunt-Hess 分级Ⅰ~ Ⅳ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患者,急诊手术效果良好.
作者:李兴斗;方明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风复元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8 年6 月至2011 年5 月我院共收治符合本次研究的缺血性脑卒中87 例随机平分为3 组,其中一组采用基础治疗,另2 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追加血塞通和中风复元方治疗.结果 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41%,血塞通组为79.31%,中风复元方组为96.55%,中风复元方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和血塞通组(P <0.05),且其中医症候积分明显较基础治疗组和血塞通组低(P <0.01 或0.05).结论 中风复元方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中风复元方缺血性脑卒中疾病.
作者:李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在社区免疫接种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我社区2026 名免疫接种适龄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具体操作如下:①向家长宣传免疫接种的重要性以及给儿童带来的有益处.②用耐心的服务态度向家长具体讲解免疫接种的相关知识.③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应针对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生活背景进行介绍,有重点,有针对性.④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应丰富讲解内容,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在2026 名家长中至少有106 名家长已经基本上了解和掌握了免疫接种的相关知识.本社区中4 岁以下包括4 岁的婴幼儿均按照正常的计划免疫接种程序完成了免疫接种,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未患有相应的感染性疾病.结论 向婴幼儿家长开展健康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免疫接种的相关知识,有利于社区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婴幼儿能顺利完成免疫接种的保障.
作者:张雨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高催乳素血症是一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多未就诊或首诊于其他专科,易漏诊和误诊.方法 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高PRL 血症,在停用可疑药物的同时,给予溴隐停治疗.结果 2 例患者曾怀疑为特发性高PRL 血症,予以溴隐停治疗,服药后自觉症状改善,停用避孕药后血PRL 完全恢复正常.其余8 例患者均停用可疑药物(2 例为替换)后,自觉症状逐渐改善(快者仅1 周),高PRL 血症在1~3 月后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对高PRL 血症的警觉和筛查,准确及时诊治,才能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郑欣;闵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35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与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地塞米松5mg 加生理盐水100mL 每天一次保留灌肠.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1g 每天一次保留灌肠,15d 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75%,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云南白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24 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mg/d,治疗8 周.结果 用药8 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 <0.05);总有效率为97.6%;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但均能耐受.结论 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罗亮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健全,基层医疗机构承担农村居民的大部分卫生保健服务,药学服务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的情况却是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技术人员数量缺乏、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药学服务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健康水平.本文通过对湖南省西部地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
作者:袁丽华;梁维;侯飞燕;李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阿莫西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 年9 月至2011 年9 月肺炎患儿82 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1 例,对照组41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每天50mg/kg 静脉滴注,连续应用5 天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每天0.3~0.5ml/kg 静脉滴注.两组患儿均以1 周为1 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痊愈35 例,有效5 例,无效1 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痊愈28 例,有效5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80.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咳痰和哮鸣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莫西林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显著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肺炎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羽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胃癌术后多野照射、三维适形放疗(3DCRT )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 )的早期、长期疗效及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 106 例胃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多野照射组、3DCRT 组和IMRT 组,放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钡餐造影改善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胰淀粉酶,以及三年内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 三种放疗方法对胃癌术后的疗效均可排序为IMRT 组>3DCRT 组>多野照射组,对周围组织脏器的影响程度IMRT 组<3DCRT 组<多野照射组,且除钡餐结果外,其余指标3DCRT 组、IMRT 组与多野照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3DCRT 和IMRT 较普通多野照射能更好提高胃癌疗效,且IMRT 优于3DCRT.
作者:鞠芳;杨晓慧;陈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先天性心脏病种类繁多,如何在短时间对心脏作全面的超声检查而减少漏误诊,是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进行对此进行总结和探讨.
作者:张智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心房颤动日益成为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由此引发的血液动力学异常、心衰加重、脑及重要脏器栓塞等并发症正成为临床医师经常要面对的难题.如何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及抗凝、抗栓药物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如何联合应用尤为重要,现就心房颤动的特点及药物治疗作简要概述.
作者:赵敬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