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胡俊祥

关键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为100%,对照组优良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能够早期下床活动,骨愈合率高,术后康复良好等优点,适合高龄患者,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进展

    莫西沙星是由德国拜耳公司推出的新的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生物利用度高、组织穿透力好等特点,其抗菌活性相当于或高于本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司帕沙星、环丙沙星等,在对革兰阴性需氧菌有高活性的同时,对支原体、衣原体、厌氧菌及军团菌等作用也很强,而且对抗生素有耐药性的菌株如大肠杆菌、肠球菌、金黄色链霉菌等尤其有效.临床上用于需氧菌、厌氧菌感染及混合感染等,随着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疗效也逐渐得到肯定.本文就其药理特性、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如下,拟为临床合理、有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潘太花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一株三糖铁反应似志贺菌属血清学交叉的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目的 对实验中发现的一株与鲍氏志贺菌属诊断血清1~6型发生凝集反应的低活性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进行较详细的生化和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参考GB/T4789.5-2003和GB/T4789.6-2003检验.结果 对分离到的疑似志贺菌经全面生化反应及血清学鉴定证实为1株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O6:K15.结论 在肠道致病菌的鉴定中,即使是血清学反应符合的菌株也应结合生化检验结果做出判断.

    作者:严卓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带教老师在临床毕业实习教学中的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是指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1].在临床教学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带教老师,换位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式.假如我是医学院校的领导,会希望毕业实习生通过实习,达到什么标准.假如我是实习生,会希望老师怎样做.如果在临床带教工作中时常运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法,必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克民;王平;史临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吡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方法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注射胰岛素,试验组除单纯注射胰岛素外,还加服吡格列酮15mg,qd在早餐前服用.以上两组患者可根据自身血糖情况,在允许范围内适当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直至血糖达标.共观察6周.记录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情况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 6周后,两组在空腹血糖(FBS)、餐后2h血糖(PB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比对照组胰岛素的用量明显降低.结论 吡格列酮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用量.

    作者:刘建芳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内部控制制度是衡量公立医院管理的重要标志,是规范公立医院管理、促进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大型公立医院资产安全,就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本文着重分析了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现状,提出建立由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和行政控制相结合的一系列制约机制、程序和措施,目的 在于设计与构建较为完善的符合公立医院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作者:崔海琨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浅谈医患沟通的一点体会

    医患沟通实际上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如何进行医患沟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问题的热点和焦点,而医务人员的语言和行为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的好坏,也是处理好医患关系的关键.

    作者:陈黎青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430例普通外科手术输血安全性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普通外科手术中输血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探讨输血的安全性问题,以期为输血安全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行普通外科手术的患者430例,患者均接受术中或术后输血,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43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该例患者输注病毒灭活滤白新鲜冰冻血浆600mL、冷沉淀凝血因子16U、悬浮红细胞5U.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23%.结论 对于普通外科手术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肖庆;徐双梁;廖娟娟;郑银纯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药物结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药物结合健康教育对于高血压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自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开展药物结合针对高血压易感因素的健康教育工作,69例患者均经医生诊断为高血压,且排除其他严重躯体疾患及精神性疾病,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血脂、血压、血糖、血肌酐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患者的血压、三酰甘油、血肌酐亦下降明显(P<0.05).躯体功能、认知功能上改善显著(P<0.01),在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上改善明显(P<0.05).结论 药物结合健康教育干预不仅可有效治疗高血压,而且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改善大有裨益.

    作者:严伟华;李均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用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合成磺胺甲恶唑

    用草酸二甲酯替代草酸二乙酯作为起始原料制备5-甲基-3-甲酰基异恶唑,而后续的生产工艺和原料不发生变化,终反应生成磺胺甲恶唑;用草酸二甲酯和草酸二乙酯分别生产10个批号的磺胺甲恶唑,产品总收率无明显变化,并对两者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分析,产品的质量无明显的差异.由于草酸二乙酯的价格几乎是草酸二甲酯的两倍,因此使用草酸二甲酯能有效降低成本,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者:彭敏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精神障碍孕妇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精神障碍孕妇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及适用性.方法 选取早孕需行人工流产的精神障碍患者且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者为入组对象,对照组为正常妊娠者,每组各62例.两组术前先肌注阿托品0.5mg,然后用微注泵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min),丙泊酚1.5mg/kg.比较两组情况.结果 ①孕妇一般情况和术中麻醉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中丙泊酚的用量比对照组稍少.②孕妇诱导前后SpO2、HR及MAP的变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诱导后1min内三者均有降低,与诱导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孕妇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精神障碍孕妇无痛人流术中也能安全、快速、有效地终止妊娠,苏醒快,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王云龙;黎群;冯玉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伤口的应用研究及相关护理

    目的 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难愈合伤口的影响和难愈合伤口的发病原因以及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治疗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11个创面,其中创伤性溃疡5例,糖尿病性溃疡4例,压迫性溃疡2例.对11个的创面先进行清创,以创面少量渗血为度,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选用抗生素换药3~5d,然后将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贴于创面,5min待固定后,再用凡士林纱布填塞,医用薄膜封闭创面,静置3d,每隔7d更换1次,3次为1个疗程,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给与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所有创面在进行2个疗程后,对创面的愈合情况进行比较,并征求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试验发现,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修复中,部分发生愈合的3例,创面全愈合的8例,患者满意度达到95%.结论 通过试验我们认为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愈伤口的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燕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到12月我院行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和2010年1月至12月我院行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为实验组.后将两组的平均每月收入、床位周转率以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进行回顾性比较及分析.结果 实验组平均每月收入为(1769.38±39.4)万元、床位周转率为95.65%、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为91.77%.对照组平均每月收入为(1462.54±35.8)万元、床位周转率为73.85%、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为75.36%.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三级综合性医院中的应用效果好,建议广泛推广.

    作者:魏雪峰;邱维彬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30例食管癌切除空肠造瘘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总结30例食管癌患者全麻下行开胸探查食管癌切除、空肠造瘘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的护理经验.30例患者在术前插胃管,术中置空肠造瘘管,于术后第一天开始经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持续时间5~7d.30例患者术后未发生吻合口瘘、肠粘连等并发症,术后住院12~14d,痊愈出院.

    作者:李艳丽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临床病例155例,男114例,女41例,平均年龄23.6岁;随机分组,A组(实验组):79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5条,应用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吻合.B组(对照组):76例,断裂Ⅱ区屈肌腱93条,应用改良kessler缝合法吻合.观察各组肌腱断端吻合口光滑及滑动情况,随防6~18月,评定术后恢复功能.结果 肌腱断端吻合口A组明显比B组平整光滑,滑动性更佳,抗拉力更强.主动活动TAM法进行功能评价,A组:优61条,良22条,可11条,差1条,优良率87.36%;肌腱断裂再次修复2条,断裂发生率2.10%.B组:优36条,良35条,可16条,差6条,优良率76.34%;肌腱断裂再次修复6条,断裂发生率5.37%.两组优良率及断裂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肌腱断端锁定缝合法修复Ⅱ区指屈肌腱具有吻合口更光滑、抗拉力及抗疲劳更强等优点,适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减少粘连,恢复功能.

    作者:刘麟;张勇新;宋晖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 将10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制中药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复发率及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莉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预防和管理成效

    目的 探讨通过对血透室的管理及护理干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 回顾1996年至2008年61例已确诊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满三年在改进前和改进后院感发生统计结果.改进后 2000年至2008年33例患者在通过对环境布局改进、切断污染环节、改进护理工作流程、提高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认识等干预下进行血液透析.改进前 1996年至2000年28例患者在环境布局不规范、护理人员工作流程简单、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情况进行血液透析.结果 改进后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仅为6.06%;改进前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8.57%,经检验<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严格护理管理和干预可以降低血液透析院内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秋凤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98例

    目的 探讨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的效果.方法 选择妊娠12~28周要求引产的瘢痕子宫孕妇98例行羊膜腔内利凡诺注射引产术,同时空腹顿服米非司酮200mg.结果 98例瘢痕子宫孕妇72h内全部经阴道分娩,获得成功.结论 用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是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开琼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妇产科护理过程中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和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和其他有害健康的潜在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医务人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护士是危险的人群[1].对于妇产科护士来说,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职业暴露的机会很大.因此要关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的职业暴露问题,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障其身心健康.

    作者:付金玲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中药香附中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组分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 确立香附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组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考察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 提取工艺考察结果确定以8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药材粒度为中粉为佳提取工艺.结论 通过对香附总黄酮提取工艺的考察,确定了香附促进胃肠动力有效组分香附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作者:赵洪超 刊期: 2012年第14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急性脑出血患者联合运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选择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身高、体质量、出血部位等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ESS、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S、ADL评分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都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两组患者各出现1例肾损害情况,停药后一周复查,均自行好转.结论 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配合运用依达拉奉,具有安全、有效、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王雅斌;伍琳;林悦静 刊期: 2012年第1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