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晓华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因为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严重阶段,常见于老年患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为此临床中通过有效的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机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期望和生活质量,从而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效果.为此本文从利尿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桔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治疗,观察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何焕疆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在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我院150例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其中25例发生并发症.结果 通过对本院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精心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度,减轻了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达到较好的康复状态,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朱亚琴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人的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由于性格缺陷及社会、家庭各方面因素导致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是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及疾病治疗、预防、康复等方面的服务,同时通过访视,了解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存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光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家长对儿童高压氧治疗所担心主要问题、原因,探索处理办法.方法 对183 名家长所担心的问题、原因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对策.结果 183例家长中82.5% 家长担心治疗是否有效、73.2% 的担心是否安全和72.1% 的担心是否存在风险,经采取针对干预后,可降低家长的担心,并接受高压氧治疗,干预有效率100%.结论 家长对儿童高压氧治疗的担心现象较为普遍,采取针对性解释沟通,能降低患儿家长的担心,并接受高压氧治疗.
作者:倪凤霞;黄高贵;张雁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控制或化解药事纠纷的对策,提高药学服务工作质量.方法 对药房调配工作差错事故记录进行统计、查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事件可能出现的后果,提出药事纠纷的应对策略,给予提高药房调配工作质量的建议.结果 药事纠纷占调配处方比例0.080‰;药房调解处理52件,医务科调解处理5件,经济赔偿1件;发生的药事纠纷主要为药品调配、药品费用、处方开具、药品安全、药品使用等5类;属于药师、医师责任17件,占29.82%,属于患者责任40件,占70.18%.结论 积极互相协调,良好沟通技巧,人性化服务,有助于控制与化解药事纠纷,发展医院药学事业.
作者:赵晓冬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桑白皮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配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伴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桑白皮提取物不同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小鼠血糖、血脂、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桑白皮提取物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桑白皮提取物也有调节模型小鼠血脂的作用.结论 桑白皮提取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对糖尿病小鼠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作者:赵文杰;刘菲;刘南;任艳;王艳芳;马吉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乳腺增生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临床特点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1].目前乳腺增生治疗多采用以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疗法,我院采用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测定了治疗前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久清;张彦敏;赵三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一种严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因各种程度不同周的围血管病变而引起下肢出血,因合并慢性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损害而失去知觉,甚者肢端坏疽,合并感染,被称为糖尿病足.由于患者没有很好地得到治疗,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出现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等病理改变,此时血管易形成血栓并聚集成斑块,下肢血管闭塞,损伤支端神经,导致足部水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
作者:段立春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2009年~2010年本院外科护理专业实习学生10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人,对照组进行P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学生在期末考试成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及实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教学效果,同时设置问卷,调查观察组学生对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 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及实验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 0.05);大部分观察组学生对PBL联合多媒体教学效果评价较高.结论 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PBL联合多媒体教学可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作者:莫海英;方亦倩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建立应激预处理适应动物模型,探讨应激预处理对应激大鼠心肌的影响.方法 利用持续束缚建立应激预处理适应动物模型,采用高效液相检测血浆儿茶酚胺;ELLISA 法检测血浆皮质醇换算成皮质酮含量;生物化学法测定心肌LDH、a-HBDH 和CK-MB 含量.结果 ①预处理组大鼠经过应激后,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应激组;②预处理组大鼠经过应激后,儿茶酚胺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应激组;③预处理组大鼠应激后,血浆LDH、a-HBDH、CK-MB 测定明显弱于应激组.结论 应激预处理能够明显降低应激所造成的心肌损伤.
作者:徐启明;王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结核性腹膜炎的CT 检查进行分析研究,提高临床诊断结核性腹膜炎的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2月进行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60例且做CT 扫描,观察CT 检查结果并作出相关分析.结果 CT 检查可见腹腔内不规则软组织块影,小肠位置固定或分布不规则,网膜或系膜增厚(多呈饼状或星芒状),肠系膜淋巴结多有肿大,囊实性病灶坏死液化可与肠管沟通而形成气液面,块影一般强化不明显,腹水中蛋白含量较高,CT 值多在25~35Hu.结论 CT 检查结核性腹膜炎可以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但表现特征缺乏特异性,需要结合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腹腔镜活检等手段做出综合分析,以避免发生误诊.
作者:刘明山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肝胆外科2005年1月1 日至2008年12月31 日采用肝切除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结石的分布、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6%(12/82),包括胆瘘3例,腹腔脓肿2例,腹腔出血1例,胆道出血1例,切口感染及迁延愈合5例.统计术后2~4 周T 管造影资料,残石率为9.8% (8/82).6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3.8%(60/82),治疗效果优者占71.7%(43/60).结石复发率13.3%(8/60),胆管炎发病率10.0%(6/60),术后胆道镜取石率6.7%(4/60),病死率0%(0/84).结论 肝切除术在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中有着重要地位.
作者:吴哲;陈少华;张小进;魏炜明;陈功财;江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是国内近年来开展并不断完善的一项术式,在心肌保护方面具有优势,但血液破坏较重,我们做一相关的血液保护综述,探讨血液保护措施.
作者:黄爱兰;林辉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危重产科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和主要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2例产科危重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1例.分别进行常规抢救和在抢救过程中实施新型护理流程管理.结果 B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顺利生产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对临床救治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结论 对危重产科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实施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崇俊 刊期: 2012年第20期
抗菌药物应用范围颇广,可涉及到各临床科室.提高医院疗效,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就是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细菌耐用性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所以,医师应从两个方面考虑如何选择抗菌药物:①药物抗菌效果:据药物动力学指标以及抗菌药物对感染菌的活性.②不良反应:由于抗菌药物频繁更新,致使临床医师无法做到很快地全面了解药物特点,不能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日益增多.所以,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认知度.
作者:杨艳荣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对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探讨.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溯式研究分析,根据发病后至溶栓开始的时间,观察不同时间患者溶栓后的再通效果.结果 发病至溶栓时间在3h以内再通为21(34)例,再通率61.76%;3~6h再通15(28)例,再通率53.57%;6~12h再通2(8)例,再通率25%,总再通患者38(70)例,总再通率54.29%.结论 早期进行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能有效提高AMI冠状动脉的再通率.
作者:张志侠;李春香;王凤梅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入的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髋关节Harris疗效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76±19)显著低于对照组(104±25),P< 0.05.观察组术中出血(144±21) 显著低于对照组(198±38),P< 0.05.住院时间对比中,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Harris疗效评分对比中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为6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髋关节牵引复位装置辅助下微创复位技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术后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冼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各级医院护患之间的人数比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悬殊.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医院都聘用了一些合同制护士填补岗位空缺,缓解人员紧张的局面,但这同时也给护理管理工作增加了一些难度.本文作者在长期的一线工作中,总结出聘用护士的工作特点,以及由此带给护理管理工作的难度,并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医院聘用护士管理对策.期待本文能对聘用制护士的管理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作者:汪玉萍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2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观察组76例,实施全面标准化护理方式;对照组76例,根据传统模式进行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满意度等指标,分析合理护理方法.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率、满意度、出院后工作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精神状态、性格特点、围手术期体征等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显著提高预后.
作者:徐颖 刊期: 2012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空加压螺钉钉道植骨预防股骨头无菌坏死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中空加压螺钉钉道植骨.结果 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全部得到随访,时间12~24 个月,骨折愈合18例,股骨头坏死2例.结论 中空加压螺钉钉道植骨预防股骨头无菌坏死的有效方法,使用简单、创伤小、价格低廉、效果满意.
作者:马国栋 刊期: 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