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徐峰;王宁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 匹多莫德口服液, 免疫球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球蛋白E(IgE)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等免疲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予以匹多美德口服液口服,对照组予以安慰剂口服,连服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gE及外周血CD<'+><,4>、CD<'+><,8>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IgE、CD<'+><,4>水平显著降低(P<0.01),CD<'+><,8>水平显著升高(P<0.01),CD<'+><,4>/CD<'+><,8>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匹多莫德口服液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降低血清IgE水平,以达到抑制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有利于人体抗病能力的增强,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疲功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12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12月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治愈59例,好转57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7.9%.结论 脑出血病情转变快、死亡率高,临床应严格监视患者病情的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科学,有序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尹纪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罗哌卡因复合透明质酸酶应用于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复合透明质酸酶对硬膜外阻滞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维持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的患者300例,年龄31~62岁,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Ⅰ~Ⅱ级,随机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术前30mm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那钠0.1g.观察组经硬外导管注入0.75%罗哌卡因复合透明质酸酶混合液,对照组单纯注入0.75%罗哌卡因.结果 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麻醉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透明质酸酶应用于硬膜外阻滞,可以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

    作者:王莹;洪道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通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中西结合组男31例,女9例,年龄28~62岁;平均(43.5±11.2)岁.对照组男33例,女7例,年龄25~59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血尿酸及血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治愈28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9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6例.有效率85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既能安全,有效地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地控制间歇期血尿酸水平,预防急性发作,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王向阳;刘增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护士长加强急诊科护理管理的措施

    急诊科是危、重、急症患者集中、病种多、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科室.因此,急诊科室不但需要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设备条件,而且更要求护士本身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急救技能水平是衡量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和抢救成功与否.因此,加强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研究,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对于医院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郝爱琴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状腺术后出血5例报道

    甲状腺手术后出血主要是指由于出血而发生临床改变者,而手术后通过引流管的少量渗血则不包括在内.以前所查有关文献资料报告,甲状腺手术后出血发生率为0.8%~3%.

    作者:乔植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城市高校大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与健康教育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全国艾滋病患者的实际人数已超过60万人;在全世界57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中,有近一半是15~2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1min就有5名青年男女被感染.

    作者:高晓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α-干扰素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寻求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一个经济、有效且不良反应小的治疗方案.方法 A组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0.5mg/(kg.d)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按400mg/(kg.d)静滴,连用5d;B组:在常规应用地塞米松0.5mg/(kg.d)的基础上给予α-干扰素5万U/kg.次,肌注每周3次,连用12周.结果 B组(干扰素组)显效与A组(丙球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A组(丙球组)进步与B组(干扰素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良效、无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 B组(干扰素组)在治疗ITP预后好,认为是佳方案,治疗中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郝建华;罗继霞;符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肺尘埃沉着病患者74例根据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78.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4.5538,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5.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1814,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于肺尘埃沉着病患者收到较佳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医院财务预算运行机制的探讨

    通过对医院预算的鳊制、执行、控制、探讨,结合医院的特点,从编制预算的路径和编制预算的管理组织流程着手,与医院的业绩考评、管理措施相结合,使医院管理更科学、合理、精细,能让医院经济保持良好的可持续稳定地增长.

    作者:蒋汉武;李立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联合吸宫术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探讨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的佳手术方式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3月~2010年6月在东莞市茶山医院施行人工流产术的92例瘢痕子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吸宫术,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吸宫术.观察两组患者宫颈口松弛情况、人流综合征发生率、安全性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扩张宫颈、控制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提高瘢痕子宫人工流产安全性方面有很大优势.结论 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联合吸宫术用于瘢痕子宫人工流产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作者:张慧勤;廖庆辉;冯慧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腹泻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对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腹泻患儿密切关注,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2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家长100%满意.讨论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之外,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秀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气管肺癌180例临床诊治探讨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癌的临床诊治特点及预后效果.方法 通过提取宽甸县中心医院2006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的180例支气管肺癌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 180例患者小细胞肺癌患者38例全部化疗为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Ⅲ及Ⅳ期实施手术治疗,其中行局部切除术患者71例,肺叶切除术患者21例,袖状肺叶切除45例,全肺切除患者5例,术后配合全身化疗.所有病例治疗后五年生存率41.7%,75例,3年生存率51.7%,93例,手术死亡2例,占1.1%.结论 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谢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人冠心病的特点及临床诊疗对策(附71例分析)

    目的 探讨关于老年人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方法 系统回顾我院2006年9月~2009年10月收治7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1例老年患者临床特点:有症状者为30例,无症状者为41例,其中心肌梗塞18例(病理性Q波型者8例,非病理性Q波者10例),心绞痛20例,合并心律失常32例,合并糖尿病12例,合并高血脂、高血压者11例.结论 老年冠心病首发症状表现多样,无明显症状者多,不典型心绞痛多.

    作者:唐忠仁;惠勇;贺金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大量的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脑出血常见的病因,其病死率、致残率高,是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威胁生命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由于这类患者病情重,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瘫痪[1],因此,在医疗过程中,护理工作尤为重要.我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脑出血患者7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汤秋萍;葛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干细胞相关研究进展

    1992年Reynolds等首次报道了从成鼠脑纹状体中分离出能够在体外增值并且具有向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近年来,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对目前迅速发展的生命科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神经干细胞能够促进神经元细胞的再生及脑组织的修复,并且可以应用于神经系统的基因治疗,表达神经营养因子、代谢酶及神经递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方庆;陈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临床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新进展

    近年来临床使用立止血雾化吸入治疗肺结核引起的咯血;痰热清雾化吸入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呼吸道感染;沙丁胺醇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及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喉炎等,均取得满意的疗效.在此就超声雾化吸入药物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再鸣;杨顺芬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08年至2010年至今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以简易营养评价精法评估营养不良,用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02例,其中存在营养不良的占54.9%.Logistic回归显示厌食、卧床、低氧血症及较低的第1秒呼气客积可能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相关.结论 厌食、卧床、低氧血症及较低的第1秒呼气容积等可能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因素的预防及控制,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刘品;李兴国;廖昌兵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8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中心门诊2008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6例荨麻疹患者在抗过敏、对症等治疗基础上加用我中心门诊自拟祛荨汤进行治疗,并与同期收治的89例单用西药治疗的荨麻疹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总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69,P<0.05;X<'2>=4.44,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观察组复发率为4.65%,对照组复发率为14.61%,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4,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荨麻疹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赵海峰;裴贤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关于提高某校外科实验教学的一点经验

    外科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实验教学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课进一步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实验是理论的来源,理论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实验课在外科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和位置十分重要.

    作者:马世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站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51例宫缩乏力所致、宫缩素治疗效果不佳产后出血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剂量为200μg,于舌下含服或口服,并同时给予直肠给药400μg.结果 51例产妇在追加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后4~10min子宫均有收缩加强,产后出血得到控制,总有效率为100%,无一例进行子宫切除.其中5min内出血控制者38例,显效率为74.5%;10min内出血控制者13例,有效率为25.5%.应用米索前列醇后,4例产妇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例产妇出现寒战,但均为一过性且自然缓解、消失.结论 对宫缩乏力所致、宫缩素疗效不佳产后出血产妇追加应用米索前列醇治疗,止血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进一步临床应用.

    作者:王霞;王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