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李小慧

关键词:椎间盘镜, 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80例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近期疗效观察以及术前、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患者下床时间3~7d,住院时间5~10d,平均随防7个月,优61例,良16例,可3例,优良率96.2%,无严重护理并发症.结论:MED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等优奌.同时做好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20年来101例子宫圆韧带囊肿误诊为腹股沟疝的分析

    子宫圆韧带囊肿为外科罕见病,又称Nuck's囊肿、纳氏囊肿、圆韧带腹膜鞘状突囊肿.罕见病在我国没有明确定义,WHO定义为患者为总人口的0.65‰至1‰,各国标准有差异,美国为发病少于20万人、日本为少于5万.我国20年报告101例是非常罕见了.

    作者:舒思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甲氨蝶呤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甲氯燥呤(MTX)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2例RA患者随机分为单用MTX组56例、单用CTX组40例及MTX联合CTX组56例,疗程24周,在0、6、12、24周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评价指标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疗效指标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在24周,联合组达ACR20改善的患者为42例(81%),高于MTX组30例(56%)(30/54)及CTX组12例(35%)(1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达ACR50改善的患者为22例(41%),高于CTX组4例12%(4/34),(P<0.05),与MTX组22例(41%)(22/5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联合CTX治疗能显著改善RA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炎性指标,疗效优于单用.

    作者:陈宜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27例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 探讨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确诊为妊高征合并搪尿病的患者27例,应用硫酸镁静脉给药结合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为25~30 g,同时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结果 本组收缩压平均下降30.18.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13.76 mm Hg,应用胰岛素血糖控制在3.3~5.6mmol/L.结论 硫酸镁联用胰岛素可降低妊高征合并糖尿病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并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保证孕妇在孕期及分娩前后的安全.

    作者:冷有旭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血站实验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血站实验室的消毒管理工作在控制预防感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的消毒方法对血站以及血站的工作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消毒技术规范>的实施加强了血站内部的消毒管理,大大提高了消毒工作质量,确保了血液质量和临床输血安全.笔者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做一下简单总结.

    作者:李燕红;王敏;徐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社会因素与健康

    根据多方面资料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存在的影响性,让人们理解,健康不仅仅是个人问题,健康是一个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应当给以保障的基本人权,作为社会的领导和决策者们,有责任和义务通过社会策略与手段解决影响健康问题的原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区丽容;颜玉桦;冯梓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强龙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30例、中剂量组30例、高剂量组30例.低剂量组予甲强龙40mg ivgtt qd,疗程5~7d;中剂量组予甲强龙80mg ivgtt qd,疗程5~7d;高剂量组甲强龙160mg ivgtt qd,疗程5~7d.结果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强龙的临床疗效并不是随着应用剂量的明显增加而增强,其佳应用剂量为80mg每日静滴,疗程为1周.

    作者:汪利华;翟长春;刘艳秀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探讨输血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以及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以便在治疗过程中降低死亡率.方法 针对4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针对42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失血和病情变化进行治疗,通过输注10~20u的红细胞悬液,800~3200 ml的新鲜冰冻血浆,8~20 u的冷沉淀,机采血小板治疗量,经成分输血治疗后2~4h,发现出血明显减少,与此同时每项凝血指标显著改善.在通过抢救及时的情况下,药物及血液成分使用得当的下,成功抢救了39例.死亡3例,病死率9.62%.结论 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设专人管理输血是保证正确、及时救治关键.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梅县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0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及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耳聋氧疗的护理等,比较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8.9%(40/4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1%(32/45),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以及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廖艳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 探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从教材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为后续设置打好基础继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 以2009级学生作为对照组,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课程,2010年学生为实验组,进行一系列课程整合及教学改革;两组分别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学习体会问卷调查及学习成绩分析.结果 2010级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上明显优于2009级(P<0.001).结论 实施<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为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作者:傅臻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与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老龄,老年患者的手术比例也呈现不断逐渐增高的趋势,手术麻醉过程中的高风险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不断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以及老年人术后并发症等研究的现状与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二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死继发癫痫5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 开展临床实验研究,对入选的患者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包括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发作时间与类型、梗死病灶部位、治疗及预后情况等.并针对临床资料开展系统性回顾分析,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结果 男、女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为早发型30例,迟发型20例,全面发作13例,部分性发作37例.梗死部位在皮质的患者为36例,在皮质下的患者为14例.50例患者均进行脑电图检查,其中3例脑电图正常,异常47例.30例早发型癫痫患者中死亡1例,另外的29例患者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病情得到控制、缓解;迟发型20例坚持正规抗癫痫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早发性癫痫发作和迟发型癫痫发作的机制不同,临床医师应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应区别对待,进行治疗.

    作者:洪加演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2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12月收治的12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本组126例患者经治疗后基本治愈59例,好转57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7.9%.结论 脑出血病情转变快、死亡率高,临床应严格监视患者病情的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科学,有序的护理工作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尹纪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在肺尘埃沉着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0年4月收治的肺尘埃沉着病患者74例根据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为78.4%,两组有显著性差异(X<'2>=4.5538,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对照组为5.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0.1814,P>0.05).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于肺尘埃沉着病患者收到较佳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三烯拮抗剂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三烯拮抗剂(孟鲁司特)在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8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对照组43例,两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加服孟鲁司特(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观察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及以后2年中的喘息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喘息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三烯拮抗剂佐治毛细支气炎有较好疗效,且可降低喘息复发率.

    作者:王和生;李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壁切口感染及窦道的处理与预防

    现代医疗技术条件下,很多患者在相关腹部手术后,受诸多因素影响,往往导致患者腹壁切口发生感染以及窦道形成,给患者的身体康复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和经济压力.科学的预防和处理腹壁切口感染及腹壁窦道,是推动现代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张桂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怎样当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指在各地方政府及其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根据政府方针政策通过开展各种基础医疗卫生工作,积极保护促进基层人民健康的机构.在此主要通过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各种职务、责任、工作性质,探讨一个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主任应该具有的才能和要求.

    作者:孙玉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临床诊疗

    目的 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病情严重程度与性别、体质量、年龄的关系及临床常见并发症的治疗进展.方法 将126例经多导睡眠监测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按不同发病机制分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组,分别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体质量、年龄、性别指标及睡眠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值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体质量、年龄、性别有显著性差异,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为原发性.结论 患者的性别、体质量、年龄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有密切关系.

    作者:文连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免疫功能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 以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病儿童免疫功能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9月收治的55例未接受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治疗的初发HSP患儿进行相应的免疫功能检测,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结果.HSP患儿CD<,4>及CD<,4>/CD8值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免疫功能的检测对于患儿疾病的防治及预后均有重要影响,应当继续大力发展.

    作者:王艳欣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液反映的预防及处理

    输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临床治疗中使用较为广泛,由于各种原因在输液过程中产生致热原,导致输液过程中发生热原反应,患者出现胸闷,发热等不适,甚至出现休克,影响患者的心理和治疗的正常进行,因此,要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下面就输液反应进行探讨.

    作者:杨菊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小儿腹泻的护理体会

    目的 对小儿腹泻的护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对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接诊的120例腹泻患儿密切关注,给予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120例患儿全部治愈出院,家长100%满意.讨论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之外,辅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秀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