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阑尾炎的价值

戴朝红;赵迎宾

关键词:阑尾炎, 彩色多普勒, 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15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阑尾炎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结果 136例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呈典型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吻合,诊断的符合率为86.07%,22例患者因体质量指数过大、盲肠后位、肠胀气等因素影响声像图表现导致漏诊或误诊.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应用可提高阑尾炎的早期诊断符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是阑尾炎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内容的优化整合及实施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作者:朱鑫;李合平;武香香;武雪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乙型肝炎患者CT检查认知需求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乙型肝炎患者对CT检查的认知需求.方法 对1672例首次接受检查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般项目,及CT扫描的认知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1672例受检者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因的认知需求高于对其并发症的了解程度;半数以上的受检者不了解乙型肝炎患者CT扫描.结论 受检者对于CT检查认知需求调查认知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受检者仍不了解乙型肝炎患者CT扫描,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的投入.

    作者:任向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医师定期考核中的教学方法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大型综合性医院中医师定期考核的教学方法.方法 以参加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度医师考核468名医师为研究对象,以三基为基本教学内容,采用平时自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重点培训,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8名年轻医师进行医师定期考拔前培训,采用理论培训次数、操作训练期数、理论培训参加率、技术操作训练率、理论考试平均分数、技术操作考核平均成绩为考核指标对我们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年轻医师的基本理论水平得到较大提高,较上一考核周期相比较,平均考核成绩上升6个百分点,考核合格人员通过率较上一考核周期提高3%.结论 以三基为基本教学内容,采用自学、重点理论、实践技能内容重点培训的方法,是医师定期考核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夏海龙;朱乃根;李珅;陈光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研究

    乳酸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干扰DNA的复制,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胞内容物流失,细菌在环丙沙星的双重袭击下,不论细菌处于繁殖期还是静止期,都能迅速被杀死,这是其他抗菌药物无法比拟的.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胆道、皮肤和软组织、盆腔、咽喉等部位感染.本文对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在贮藏期内的质量稳定性进行观察,为药品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作者:石长春;李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抗生素在65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早期清创缝合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抗生素在外科急诊早期清创缝合中预防性用药的必要性.方法 65例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患者急诊清创缝合术后随机分为静脉组(抗生素静脉滴注)、口服组(抗生素口服)以及对照组(不使用抗生素),均给予常规换药,密切观察各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及平均治疗费用.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对照组的平均治疗费用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 皮肤软组织挫裂伤患者经早期严格、规范清创缝合术后即使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抗感染效果.

    作者:李海燕;石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干细胞研究中系统生物学的作用

    干细胞应用临床的转化研究正在全世界兴起,由于其生物学的特性涉及分化和自我繁殖的复杂性,在此研究中涉及系统生物学已近十年<'[1,2]>.人们已将研究中的过程时间编制成动态网络.干细胞的发育过程受影响于内外的不同信息,这些信息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物学系统模型.目前正在用数学模式研究基因表达方式和蛋白组合的分析逐步表达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3]>.

    作者:吕广秀;张军红;高国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实习护生血源性职业暴露认知及防护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职业暴露的认知现状和个人职业防护行为习惯,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探寻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126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本科生23人,专科生72人,中专生31人.结果 126名护生职业暴露知识问卷总答对率为69.04%,本科生和专科生高于中专生(P<0.05);126名护生个人防护行为自评得分均值为(23.44±1.83),不同学历护生之间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 护生对职业暴露知识理解深度不够或不全面,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职业防护行为依从性差,学校及实习医院应积极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詹悦;曹炎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左旋门冬酰胺酶致儿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1例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是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也是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的主要药物之一,近10多年,由于采用了左旋门冬酰胺酶的联合化疗方案,使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长期存活率有显著提高,亦使一些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获得缓解甚至长期生存,加上左旋门冬酰胺酶对骨髓抑制较轻,为此临床上应用此药较广.

    作者:张馨予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1597例0~3岁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沙市区0~3岁儿童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为促进沙市区儿童体格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沙市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儿童生长发育门诊1597例0~3岁儿童,分析其体格发育及营养状况.结果 沙市区0~3岁儿童营养不良率以生长迟缓、低体质量为主,且高于城市水平,但低于农村水平.生长迟缓、低体质量及肥胖率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8%的水平,但仍不容忽视.结论 沙市区儿童营养不良主要是慢性营养不良,儿童肥胖属于广义的营养不良.营养干预要从婴儿时期做起,大力开展营养喂养咨询与指导.开展膳食分析,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

    作者:向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县级医院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100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优势.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徐闻县人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000例,以上患者均行超声乳化术.结果 术后1周裸眼或者矫正视力为0.5~1.5共1307眼,占94.2%;视力小于0.5患者多为青光眼或者外伤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并发脑动脉硬化及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本组患者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14±0.52)D,1个月后患者散光情况多恢复到术前状态.术中伤及红膜2例.共2眼;角膜内皮发生水肿共48眼,但多在术后4天内消化.没有角膜内皮功能失代偿情况;术后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2例,共3眼,经相应处理恢复正常眼压.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效果显著,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在县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花文豪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以提升职业能力为目的的《传染病护理》课程改革实践

    目的 适应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途径进行教学改革,进而提高学生就业率.方法 通过近十年法定传染病疾病谱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此为依据在高职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工作和教材编写上进行一系列课程改革尝试和实践,并以应届护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职业能力问卷调查及考核评价.结果 调查显示进行教学改革后,应届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受到实习医院带教老师的一致认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往届.结论 传染病护理学教学改革能有效地提长学生职业能力.

    作者:莫吉祥;肖云武;吴元清;黄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护士应如实告知癌症患者的病情

    一直以来,对于癌症患者,护士是否应当面如实告知其病情存在争议.大众普遍认为,患者的内心世界不堪一击,知道病情后反而会让患者绝望,不利于身体恢复,甚至可能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护士应预知到可能引发的后果.律师们普遍认为,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有如实告知的义务,但在具体方式上值得商榷.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羊水栓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羊水栓塞的诱发因素及其临床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分娩孕产妇羊水栓塞患者中5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羊水栓塞死亡已经成为分娩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羊水栓塞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催产素的不当使用、胎膜早破、孕产妇宫缩过强或者急产等.结论 及早诊断、尽早治疗、第一时间去除病因是对羊水栓塞实施成功抢救的关键,适当地实施子宫切除手术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抢救的成活率.

    作者:罗琼英;陈淑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清胱抑素C与尿素氮和肌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比较分析

    目的 分析比较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和肌酐在糖尿病肾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健康对照组51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8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60例,糖尿病中度肾损害患者40例,糖尿病重度肾损害患者29例.所有入选者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用酶法测定尿素氮和肌酐.将各实验组的检测均值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其浓度变化是否具统计学意义,并将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与同组的尿素氮和肌酐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阳性检出率是否具统计学意义.结果 各组的血清胱抑素C的浓度均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均值中仅有中度肾损害组和重度肾损害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性意义(P<0.05).在单纯糖尿病组,早期肾损害组和中度肾损害组血清胱抑素C的阳性率与尿素氮和肌酐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诊断指标中,血清胱抑素C是更敏感,更可靠的指标.

    作者:任小英;李晓芳;徐春林;茅为涛;姜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血清补体C3、C4在颅脑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补体C3、C4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60例同年龄段正常人为对照组,监测血清C3、C4和SOD变化,并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血清C3、C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SOD活力以损伤后第3d低.结论 血清补体C3、C4升高提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补体过度激活加重了氧化应激,与血清SOD水平降低有关.

    作者:徐文波;张天益;何碧军;李浩;罗文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牵引加穴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将2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牵引加穴注治疗,对照组用牵引加电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30例,痊愈率23.4%,显效7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5.3%;对照组痊愈21例,痊愈率13.8%,显效73例,有效48例,总有效率93.4%.经检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牵引加穴注和牵引加电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良好方法,比较而言,前法在痊愈率方面疗效更佳.

    作者:高鹰;马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

    目的 观察与分析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60例过敏性紫痰患儿,同时对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肾脏损伤、关节受累及皮肤症状等,但以皮肤紫癜发生率为常见且本次治疗总有效率达98.33%.结论 加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观察与相关分析对早期诊断及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瑞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海马内注射MK-801对甲醛炎性痛大鼠海马NO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海马内给予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MK-801对足底注射甲醛谤导的海马-氧化氮生成增加的影响.方法 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组织NO含量.结果 足底注射甲醛后大鼠即出现舔、咬注射侧脚掌等疼痛相关表现,注射甲醛后12h时,海马组织NO含量显著增加;预先海马内注射MK-801,可使甲醛炎性痛大鼠海马组织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海马内注射MK-801可逆转甲醛炎性痛诱导的海马NO产生的增加,海马内NO生成增加可能与NMDA受体的活动有关.

    作者:刘凌云;李欣;李雯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细胞膜穿透肽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策略

    目的 探讨细胞膜穿透肽(CPP)作为载体在生物大分子药物给药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其解决的方法进行总结.方法 分析细胞膜穿透肽的体内给药过程,总结在各个阶段中细胞膜穿透肽的状态、功能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将细胞膜穿透肽的给药过程分为3个阶段:体内循环阶段、跨膜阶段及胞内阶段,细胞膜穿透肽要在体内循环阶段保持被掩盖状态,到靶组织细胞附近释放进行跨膜,而在进入细胞后要逃脱溶酶体的降解.结论 细胞膜穿透肽能够有效地将生物大分子导入动物细胞,使生物大分子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更具潜力,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徐雅君;曾庆友;许瑞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的探讨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医学影像学的特殊性,结合作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探讨优化临床专业影像诊断学教学过程,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曾令容;周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