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我国药品监管水平的执业药师与监管人员问题探讨

姬晓燕;黄春玉;王广平

关键词:药品安全监管, 人力资源, 药品不良反应, 策略
摘要:本文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ADR)作为药品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指标,并基于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与人力资源的关联度分析,以及对药品安全人力资源的状况分析,提出了提高药品安全人力资源质量的策略:加强培训和教育、提升科学装备和规范工作流程.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 例ACS 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抗血小板、抗凝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比较2 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①用药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ST 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试验组下降更明显,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 及P <0.01);②试验组发生心绞痛恶化、急性心肌梗死,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者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心源性猝死也较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ACS 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而有效的.

    作者:贾合磊;孙盘丽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主动脉窦瘤破裂15例临床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作者实习进修医院在1997 年3 月至2004 年10 月期间所行的15 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结果 15 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顺利实施了手术,未出现临床手术死亡病例.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0.5~7 年的临床随访调查,15 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术后临床随访率为100%.15 例患者心脏状况均有所改善,彩超提示患者均无中、重度瓣膜反流情况,心功能为Ⅰ级、Ⅱ级,手术疗效较为理想.结论 手术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可靠治疗措施,无较为明显的临床手术并发症,患者术后病情改善状况良好,预后情况较为理想.主动脉窦瘤破裂明确诊断后,要及早进行手术治疗,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钟玉春;赵渊;杨利;陈宗宁;尹浩;黄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氧气湿化瓶的清洗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氧气湿化瓶的有效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将 2008 年 1 月至 12 月湿化瓶清洗后抽检 60 件作为对照组,将 2009 年 1 月至12 月湿化瓶清洗后进行干热处理抽检 60 件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采样和细菌培养情况,分析清洗消毒效果.结果 实验组清洗消毒后合格率 100%.对照组清洗后合格率 86.7%.结论 氧气湿化瓶采用清洗后进行干热处理,易于储存,不易污染,可以达到接触黏膜的医疗用品使用要求.

    作者:钟晓明;郭映瑜;邱醉然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超声显像对腹部肿块的诊断(附6例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显像对腹部肿块的诊断价值及误漏诊原因.方法 对1999 年以来采用惠普尖端影像(Image Point)及GE Voluson 730 或GE Logic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6 例腹部肿块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显像诊断86 例腹部肿块中与经手术及或病理证实的各类肿块比较有6 例不符,本组超声诊断与手术及或病理对照符合率为 93.02%.结论 超声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腹部各类肿块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但应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综合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正确率,减少误漏诊.

    作者:陈碧芬;陈坚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浅谈医院护理文化建设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医院护理文化是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1],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医方和患者.在医院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到所有参与医院文化的人员.护士在诊疗活动中与患者的接触多直接,故加强护理文化建设,建立护士共同的价值观,统一护士看待事物的态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王锦渝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浅谈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表明,对于即将手术的患者,不论手术的大小,都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强的紧张刺激.作为心理应激源,往往会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严重者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改变等病理心理状态.作为外科临床护理人员,其重要职责就是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消除心理应激源,避免不良心理甚至心理障碍的出现,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作者:付金利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 年2 月至2011 年2 月足月新生儿230 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实施和母亲早接触、早吮吸,母婴同室,行母乳喂养等.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胎便首次排出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记录两组患儿出生后第1~5 天黄疸指数.结果 观察组胎便首次排出时间和胎便变黄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第3、4、5 天黄疸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黄疸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新生儿黄疸情况,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袁赛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 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疗效.方法 通过训练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正确的卧姿和翻身活动方法,挛缩的预防,失语症的处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106例脑卒中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有很大帮助.结论 正确的早期康复护理是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能明显的减少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减轻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

    作者:韩满玲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医院内部审计研究

    医院内部审计是医院内部审计机构或内审人员对医院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审核的行为.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医院经济业务健康有序发展.但从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来进一步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阚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6 年8 月至2008 年3 月患有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56 例,男性38 例,女性18 例,年龄62~77 岁,平均66.8 岁,将选取的56 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奥美拉唑和垂体后叶素治疗,通过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是6.32min,而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是13.24min,观察组的输血量平均值是326mL,对照组是514mL,观察组的止血率24h 之内的为90.43%,而对照组是70.38%,观察组的再出血率是4.23%,对照组是24.67%.结论 应用奥曲肽和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尤其更适合老年患者,是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的.

    作者:刘光树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目的 探讨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积极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我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 实施情况及绩效情况,找出主要问题,根据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和经验,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社区2010 年7 月至2010 年12 月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实施绩效评价改革,记录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及绩效指标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我社区2010 年7 月至2010 年12 月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 实施情况及绩效指标有了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 实施,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值得社区推广.

    作者:沈民中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体会及临床常见模式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乙类传染病.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约3.5亿为慢性感染.HBV在我国高度流行,总感染率(包括曾经感染和现症感染)约为57.6%,不同地区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整体呈现乡村高于城市,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的感染态势,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75%[1,2].

    作者:徐湛;韩光宇;胡焰;王健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某市耐药结核病成因及趋势分析

    目的 对忻州市耐药结核病的成因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办法.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间100例做结核菌药物敏感试验的患者,对患者的总耐药率以及3年内总耐药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100例患者中,耐药患者71例,总耐药率为71%,其中耐单药率22%,耐多药率49%.2007年耐药率为69%,2008年耐药率为71%,2009年耐药率为73%,耐药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 由于化学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问题,导致我市耐药结核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耐药结核菌也呈上升趋势.做好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是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者:梁淑云;杨付章;郭春苗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基层妇幼卫生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探讨

    基层妇幼卫生工作在我国很多县乡中发展困难重重,这是长期以来内外因素共同导致的,想要改变这种局面,切实为妇女和儿童的卫生健康尽一份责任及义务,需要政府和妇幼卫生机构协同合作,找到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将我国妇幼卫生保健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张粉萍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计算机管理在提高卫生检测质量中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实施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数据的社会公正性,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有效地控制和减少人为的差错和疏漏,我们开发应用了实验室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按照<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检验样品流程,检测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实施质量控制,提高实验室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做好疾病的预防控制、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会欣;梁允东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的同时应结合显微镜镜检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检测尿液标本的同时必须结合显微镜检测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方法 应用仪器法与显微镜法,对2006年至2010年门诊及住院、年龄在1~82岁之间的9676例患者的尿液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仪器法细胞潜血阳性例数与镜检法细胞异常数相差8.2%;仪器法细胞潜血阴性例数与镜检法例数相差5.2%;仪器法白细胞数阳性例数与镜检法的白细胞异常数相差3.7%;仪器法白细胞数阴性例数与镜检法的白细胞检测阴性例数相差7.2%.此外,有2150例尿蛋白>0.25g/L的标本中,白细胞及红细胞出现假阳性,另外,还有252例发现管型,2085例发现不同类型的结晶.结论 应用尿液自动化分析仪进行尿液标本检测时,由于药物、细胞比重、电压、仪器固有误差及操作等多种原因,会使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而引起临床误诊或漏诊,从而导致误治,引发医疗事故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科学数据,应同时用规范的尿沉渣显微镜法进行镜下检测.

    作者:唐子林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09 年1 月,我院消化外科纳入进展期胃癌确诊病例100 例.随机分为腹化组(50 例)和对照组(50 例),两组均采用采用FolFox7 方案:奥沙利铂(13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400mg/m2、第1 天静脉滴注)和5-氟脲嘧啶(2 400mg/m2、采用第二通道、缓慢静脉滴注48h),化疗期间腹化组还采取了腹腔热灌注化疗.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分期,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再分别对100 例患者进行1 年和两年短期随访,记录生存率和复发、转移率.结果 腹化组和对照组的1 年和2 年生存率分别为92.0%(46/50)、80.0%(40/50)和80.0%(40/50)、64.0%(32/50)做χ2 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6.62、7.10,P <0.05);局部复发率两组为16.0%(8/50)、30.0%(15/50)做χ2 检验的统计学分析后,有统计学差异(χ2=5.89,P <0.05).结论 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毒副反应较小,临床获益较大.

    作者:彭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辛中甲基丁香酚

    目的 建立一套完整的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辛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利用标准品比对测定细辛中甲基丁香酚的含量.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可信度高.

    作者:索建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ST段抬高心肌梗死药物治疗现状与对照分析

    对急性ST 段抬高心肌梗死药治疗现状与ACC/AHAST 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进行对照,寻找差距,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改进,提高医疗质量.

    作者:祖丽阿亚提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腹腔镜下刮吸法结合逆行切除术在Calot三角呈冰冻样粘连胆囊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alot三角呈冰冻样粘连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刮吸法结合逆行切除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55例Calot三角呈冰冻样粘连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5例Calot三角呈冰冻样粘连的患者全部完成手术,无中转、无胆道及血管损伤.结论 刮吸法结合逆行切除术对于Calot三角呈冰冻样粘连的患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作者:李骞;孙玉英;姚兴国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