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9例女性生殖道畸形患者发生泌尿系统畸形临床分析

刘艳丽;胡景香;王长存

关键词:生殖器, 女(雌)性, 泌尿生殖系统, 畸形
摘要:目的 探讨生殖道畸形患者发生泌尿系统畸形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生殖道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9例生殖道畸形患者,年龄在13~47岁,平均年龄(23.4±2.8)岁.根据生殖道畸形发生的情况分为对称性畸形及不对称性畸形两类.其中对称性生殖道畸形213例,包括子宫完全或不完全纵隔135例,处女膜或阴道闭锁20例,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58例.对称性生殖道畸形中只有1例合并同侧肾脏缺如,发生率为0.50%(1/213),占总生殖道畸形的0.35%(1/289).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76例,包括阴道斜隔综合征59例,其中伴同侧肾脏缺如43例,盆腔异位单肾畸形2例,双侧马蹄肾1例,左侧马蹄肾伴右侧肾代偿性增大1例,双侧各有1对肾盂、肾盏,输尿管中下段合并1例;残角子宫13例及单角子宫4例,均合并同侧肾脏缺如.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85.53%(65/76),占总生殖道畸形的22.49%(65/289).结论 生殖道畸形尤其是不对称性生殖道畸形合并贤脏畸形并非少见,但其临床表现也各有差异.患者就诊时已为成人期,且多以生殖系统异常症状就诊,因此及早发现生殖系统畸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率上升因素分析

    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并不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另有资料证实,剖宫产率上升并不能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同时给产妇带来麻醉意外、出血、感染损伤、羊水栓塞等风险却大大增加.

    作者:张翠梅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可变流量鼻塞/鼻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34例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的普及和早产儿管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呼吸中枢不完善,呼吸问题为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往机械通气(CMV)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手段,此方法有创伤,易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且因技术、费用等原因,不宜广泛应用.

    作者:高玉杰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防治急性阑尾炎手术感染的小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不同方案的抗菌素药物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感染的经济效果差别.方法 南涧县人民医院2年,外一、外二两个科室150例行阑尾炎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头孢曲松钠联用替硝唑组.两组均在手术前30min给药.术后连继2d用药.采用药物经济学小成本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成本低的为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结论 左氧氟沙星联用替硝唑组是基层医院两种方法中佳的防治方案.

    作者:陈品银;周崇武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59例阴囊肿块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分析

    阴囊肿块是男性常见病,其部位虽然表浅,但单凭临床触诊和透光试验有时候以判断肿块发生的部位和性质,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准确判断肿块发生的部位,还可以根据肿块内的回声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推断肿块的性质.本文报告159例阴囊肿块超声检查结果,旨在探讨其应用价值.

    作者:周晔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 (EP) 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EP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按苏应宽<妇产科手术学>所描述步骤进行开腹手术.结果 1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术后止痛药应用少、住院时间短、肠功能的恢复快 (P<0.05);术后随访腹腔镜手术组术后恢复日常工作,家务时间短,腹部瘢痕小.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EP具有及时、安全、准确易行等优点,是EP治疗中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董小艳;谢诚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p53、VEGF、PC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53、VEGF、PCNA的表达.病理分级按WHO标准:G1级12例,G2级24例,G3级7例.临床分期按TNM标准,分为浅表型 (Tis~T1) 34例,浸润型 (T2~T4) 9例.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53、VEGF、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84%、67.44%,62.79%.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p53、VEGF、PCNA均无阳性表达.p53、VEGF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明显相关性 (P<0.05);PCNA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有明显相关性 (P<0.05),但与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P>0.05).结论 p53、VEGF、PCNA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预后密切相关.p53、VEGF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PCNA可以作为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李俊鹏;于满;王志勇;常辉;王振湖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6例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超声检测6例冠状动脉瘘患者,总结其超声心动图的特征表现.结果 6例患者均经心外科手术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瘘,其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正确描述冠状动脉瘘起源、走行、开口、瘘口数目、有无分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能直接显示近端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对冠状动脉瘘有较高的确诊价值.

    作者:袁国胜;杨兴明;于慧娟;周晓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 根据病情分别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根治性近端胃次全切除、全胃切除及姑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并对临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共死亡9例,其中因创面广泛渗血死亡3例、因肝性脑病死亡2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4例,病死率为17.6%;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瘘管渗出致腹腔感染4例、肝功能衰竭5例、大量腹水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7.5%.结论 胃癌并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手术难度大,要对手术时机选择及围手术期慎重处理.

    作者:黄侯添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测定直接胆红素方法的分析

    目的 对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生产的试剂盒进行评价.方法 加入重氮化对氨基苯磺酸,结合的胆红素会转化成重氮基胆红素,它是一种在540nm处吸光的红色发色团,用双波长 (540、700nm) 终点技术测定直接胆红素 (DBIL).结果 本仪器与ACE离散临床分析仪上及在减少的样本量比标准样本量上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1=0.978X1+0.060,r=0.992;Y2=0.984X2+0.03,r=0.999,,血红蛋白<3.2g/L、抗坏血酸<1.5g/L时不干扰测试.该法DBIL在342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低、中、高血清标本的批内变异系数 (CV) 值分别为2.4%,1.79%和0.96%,批间CV值分别为3.20%、2.36%和1.11%.结论 Siemens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检测试剂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作者:唐札新;邱春红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健脾护齿方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通过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观察,观察其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矛周基础治疗,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 (PLI)、牙周探诊出血指数 (BOP)、牙周探诊深度 (PPD) 和牙周附着水平 (PAL),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8以及血清中总钙 (Ca)、无机磷 (P) 和碱性磷酸酶 (ALP) 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3个月后两组病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病例间治疗后PLI和BOP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但PPD和PAL则有明显下降 (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ALP水平有明显下降 (P<0.05).结论 表明健脾护齿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血清ALP也有调节作用.

    作者:刘朴;金钊;左渝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治疗,治疗组40例,每日服用双环醇片75mg;对照组40例,每日服用护肝片12片,均连续用药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 疗程结束两组血清氨基转移酶均下降,治疗组更为显著 (P<0.05,P<0.01).结论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生物学效应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禹萌;耿晓林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加强临床教育预防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

    为减少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避免护理工作中的机械性、盲从性,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实施鼻饲疗法过程中,针对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原因,对患者及护士进行了临床系统化教育.其中重点对临床教育的依据、内容、方法、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丰富了预见性护理的措施,降低了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

    作者:武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同时,切不可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二者同属管理科学范畴与意识形态,既存在着本质差异,在诸多方面又相互融通.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与医院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提升医院管理内涵,促进医院和谐发展意义深远.

    作者:邹宏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革兰阴性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革兰阴性(G-)杆菌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3165株G-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1122株(35.45%)、不动杆菌705株(22.27%)、铜绿假单胞菌540株(17.06%)、肺炎克雷伯菌255株(8.06%)、阴沟肠杆菌339株(10.71%),其它G-杆菌204株(6.45%).其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59.05%).所分离菌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扭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依次为4.08%、20.28%、24.45%、33.65%、38.01%、40.1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4.31%.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G-杆菌分离自呼吸道、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属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作者:朱军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日本脑健康检查现状——脑健康检查诊疗指南2008[改订.第3版]要点解析

    脑健康检查是针对脑卒中健康检查的一种独特的形式,在日本起始于MRI、MRA的普及时期.1988年3月新札幌脑外科医院为检查未破裂脑动脉瘤,采用静脉DSA进行脑健康检查,同年8月岛根难病研究所开始应用MRI对无症状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进行脑健康检查,其后检查机构不断增加.目前推测日本有600个以上的脑健康检查机构.

    作者:钱盛伟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关于失眠的药物治疗

    失眠是一种为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1],是多种躯体,精神和行为疾病所具有的常见临床表现.长期失眠不仅损害人的思维活动,甚至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是一个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良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作者:台磊;周相燕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红霉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口服和静脉两种不同途径使用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方法 将2004年4月至2009年4月在常德市第一中医院儿科住院期间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口服红霉素组、静脉红霉素组和未用红霉素的对照组.口服红霉素组应用红霉素5~10mg/(kg·d),共3~10d;静脉红霉素组应用红霉素3~5mg/(kg·d),共3~10d;对照组不用红霉素.比较三组呕吐消失、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奶量达10mL/kg Q3h时间.结果 口服红霉素组和静脉红霉素组呕吐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及奶量达10mL/kg Q3h所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用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一定疗效,无论口服或者静脉给药均能获得相同效果.

    作者:周莉芳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小儿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总结小儿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214例小儿手术进行护理配合.结果 21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中无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 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业务素质,术前注意查对,手术过程中严格各项规程,密切观察病情,尽力缩减手术时间是确保手术安全顺利完成的保证.

    作者:陈秀瑜;曾金玲;钟华英;张阳莲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老年性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的护理观察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手术各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术后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方面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多项不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比较科学的方法,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作者:何颜英;张凤霞;曹伟胜;李春梅;黎国基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16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心肺复苏体会

    有机磷农药在农村误服、自服夺走了不少人的生命,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自然病程十分凶险,抢救过程中往往因患者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通过对16例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经验教训分析,体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复苏,持续有效地胸外按压可以挽救生命,长托宁应用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作者:白莉;彭磊;裴凡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