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目的:解高寒地区人群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以期为肥胖和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方法对北极村1064例体检者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等检测,并按照腰臀比值、体质指数进行分层分析各组与高血压相关性。结果受检者肥胖患病率为19.55%,超重的患病率为35.81%,中心性肥胖患病率为69.64%,高血压患病率为27.16%。正常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心性肥胖人群随着BMI的增加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上升(P<0.0001)。将WHR和BMI作为自变量对高血压的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肥胖组和超重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P<0.0001);中心性肥胖组的高血压率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P<0.0001)。经多因素相关分析,WHR和BMI与高血压都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结论该研究结果显示,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都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即使BMI仍在标准范围的人,若是任由腰围一直变大,对健康而言,仍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信号。因此,如果只注意体重,而忽视腹部脂肪过多,仍有发生慢性疾病的危险。
作者:何宁;李雪岩;高志影;张昊;王宁宁;孙菲菲;张国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居民冠心病发病率、发病分型及危险因素,探索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分析2013年冠心病发病数据及2013年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3年冠心病发病率75.91/10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占总发病人数的76.87%。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主要的发病类型,占总病例的82.24%。结论沂源县居民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比例较高,有必要对高危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张金学;李东芝;赵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龋齿的病因进行详细分析,并制定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某社区的2012-2014年的儿童调查,统计三年的儿童龋齿发生状况,并且自行制作调查问卷,发放给家长,统计小儿龋齿的病因。结果2012年有龋齿的儿童数为53人,发病率42.40%;2013年有龋齿的儿童数为69人,发病率53.08%;2014年有龋齿的儿童数为91人,发病率68.42%。病因主要是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好。结论小儿龋齿的发展呈逐年增长趋势,应制定有效措施来防治小儿龋齿问题。
作者:高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存在的护理现状,探讨如何提高护理质量以及预防相应护理问题的举措。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期间消化内科88例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整理汇总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实施风险控制后护理的89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效果。结果经过护理风险防范举措在消化内科中实施后,相关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风险管理后,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8.86%,明显高于风险管理前(86.52%),两组患者满意率对比,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规范与完善消化内科的护理制度规范,可以有效地降低并杜绝消化内科护理存在的风险。
作者:韩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叙述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科室持续改进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散,并提出科室开展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活动的做法院建立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规范书写《质量管理本》;制定《临床科室质控员管理办法》,控制和激励管理工作;经常开展质控培训工作;督导检查,抓住重点环节、重点对象。
作者:韩润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探讨环卫工人的健康体检状况及影响环卫工人健康的相关因素,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本城区360名环卫工人的健康体检资料,分析环卫工人的一般健康状况及影响环卫工人健康的相关因素,随机选取社会其他职业人员360人,在血脂、肝肾功能、血压、传染病等方面比较环卫工人与社会其他职业的差异。结果环卫工人组体检发现只有44人各项指标均正常,所占比例为12.22%。1~3项检查指标异常者有223人,所占比例为61.94%。3~5项指标异常者53人,所占比例为14.72%。6项指标或以上异常者为36人,所占比例为10.00%。非环卫工人组体检发现只有74人各项指标均正常,所占比例为20.56%。1~3项检查指标异常者有268人,所占比例为74.44%。3~5项指标异常者12人,所占比例为3.33%。6项指标或以上异常者为6人,所占比例为1.67%。环卫工人组和非环卫工人组在血压、肝肾功能、传染病、重要器官疾病等多个方面相比较,前者的检出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卫工人的普遍健康状况不佳,应加强环卫工人的健康教育及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蓝凤杨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过程中的应用,用以指导临床预防措施。方法将治疗组78例应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效果与对照组78例仅进行常规口腔保健的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在刷牙方法正确率、刷牙次数、定期检查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其龋齿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对防儿童龋齿具有重要意义,可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帮助儿童家属及其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观念,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传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降低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质管理手法管理留置导尿患者。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从活动前的21.9%降至活动后的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的积极性、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个人潜能、自信心、品管手法均较改进前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留置尿管渗尿发生率,还提高了圈员的整体素质。
作者:万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手术器械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小组,根据之前存在的问题重新设计、完善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流程,应用FMEA方法评估并分析感染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并且制定改进措施,同时予以评估。结果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有未彻底清洗(危机值=504)、清洗步骤紊乱(危机值=336)、未初步消毒(危机值=210)、精密仪器发生损耗(危机值=120)、医疗器械生锈(危机值=96)等高风险失效模式,经FMEA方法分析后采取了措施改进,上述存在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危机值均显著下降。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改善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手术器械处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保障规范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光梅;张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80例以及20例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人性化管理模式,对比护理人员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后工作环境满意度、工资待遇满意度、人际关系以及总体满意度感情况,并且比较患者护理前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满意度、工资待遇满意度、人际关系以及总体满意度情况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护理水平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责任心满意度以及风险控制意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提高其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糖尿病属于常见性、多发性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社区人群病发率较高,建立社区糖尿病健康档案,可全面动态掌握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为有效实施管理提供依据。近些年来,社区卫生服务日益发展,健康档案覆盖率逐渐拓展,然而服务质量很难保证。主要因为社区服务人员减少,且工作较为复杂,建档工作配套较为落后。同时,居民不配合、不理解,对建档工作也造成严重影响。所以,怎样提升居民参与率,是社区健康档案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和基础性决定了人文关怀的运用价值,要坚持以职工为本、以制度为本、以文化为本的方针,在人文视域下把基层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在实处。新形势下的基层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政工队伍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各类人群的心理疏导和情感教育工作,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使医院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道路。
作者:王振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和管理效果。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控制及管理方法措施,观察效果。结果控制前后患者的血糖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且控制后的血糖情况要明显好于控制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控制及管理研究,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成立多重耐药菌品管圈前后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的变化。方法2014年2~10月期间,该院由多部门、多学科组成成立多重耐药菌品管圈,对科室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进行监督管理,与未成立品管圈活动前的2014年1月比较,观察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的变化。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科室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的分析率由2014年1月的7.6%上升至2014年10月的92.4%。结论多部门联合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的认知,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提高对多重耐药菌管理总结分析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曹兰芳;刘萍;石晓院;余彩娥;邹楠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应用误区,探讨纠正方法。方法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1389例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情况、用药情况、选择药物的影响因素等。结果887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用药误区,为明显药物依从性低,其次为患者自主停药,再次为剂量不全理或无指征用药;药物疗效、药品价格、服用次数等影响患者的药物选择。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各种因素影响,在药物应用上存在误区,可通过加强社区服务、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提高用药依从性,正确用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吴梦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患者版目标管理手册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社区高血压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管理;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患者版目标管理手册使高血压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更为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社区管理基础上运用患者版目标管理手册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改善自我不良行为。
作者:郄美莲;邢俊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以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骨科收治的100例老年骨折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围术期内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①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0%、护理依从性为92%,护理满意度为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压疮、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宫振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5年2月该院放射科接受各项放射检查及治疗的65例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放射科接受各项放射检查及治疗的61例患者资料,设为对照组;研究组采用PDCA改善循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护理未接受PDCA改善循环法,对比两组候检时间、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及不良事件。结果研究组候检时间(20.81±9.11)min显著短于对照组(49.58±12.14)min,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改善循环法在放射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具有积极应用价值,在缩短患者候检时间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知晓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张芳;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基于临床用药监管工作中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与管理对不合理用药干预效果。方法对基层临床用药的监管工作进行筛查,找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问题,通过医务处以及药剂科的质量监控管理部分进行确认之后,实施宣传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干预方法。结果通过实施不合理用药干预,抗菌药物指标、处方点评以及医嘱不合理用药次数等全部得到显著改善,处方合格率从原来的90.12%升到97.82%,不规范处方从原来的7.0%降低到1.70%,抗菌药物正确使用率由原来的77.28%升到84.39%,无指征预防用药在原来的20.03%降低到10.29%,实施干预前以及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宣传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干预模式显著优于不实施干预以及单纯宣传教育干预模式,通过基层临床用药监管工作平台与干预模式相结合,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情况。
作者:赵留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中医治疗领域,中药调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国基层医院的中药调剂却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若在调剂过程中药物受到污染或调剂人员的专业水平过低,则会因中药给付质量过低而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对中药调剂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再从这些问题中找出主要的诱发因素,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对中药调剂的发展起到参考价值。
作者:秦春;赵丽萍;胡拥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