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凯时联合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郝玉鹏;孟淑敏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前列地尔, 天眩清
摘要: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凯时)联合天眩清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 VB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氟桂利嗪(西比灵)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用凯时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或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氮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天眩清600mg加入250mL中静脉注射,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天眩清6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氮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0d为1个疗程.对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有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70%(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变化差异有极显著性或显著性(P<0.01或P<.05),对照组治疗前后VA和BA的Vm和PI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凯时联合天眩清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效,有推广价值.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6例的麻醉选择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问题.方法 回顾分析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硬膜外麻醉113例(44.1%),硬膜外+气管插管麻醉2例(0.8%)及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141例(55.1%).结果 3种麻醉方法均满足LC要求,无死亡病例.结论 3种麻醉方法的恰当选用更能发挥各自优势及处理的病情与安危问题.ASA Ⅰ~Ⅱ级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安全可行且经济.

    作者:苏承明;桂质炫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平阳霉素注射治疗体会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的疗效.方法 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45例婴幼儿领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患儿.7d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结果 45例患儿平均疗程21d,治疗完成后经12个月随访,治愈和有效率为97.78%.结论 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婴幼儿颌面部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畸形安全、简便、疗效高、疗程短.

    作者:汤洪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简易峰速仪在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对一个哮喘患者来说,应尽可能地客观准确地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以便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药物剂量,给药方法和疗程,但患者对他的症状缺乏认识,对病情的严重程度缺乏理解.医师观察的咳嗽、喘息和呼吸形式可能是不准确的或不完全的.近3年来,鞍山市铁西医院用简易峰速仪对近百名哮喘患者进行大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监测,以指导患者的病情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新红;刘冬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方法 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专科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术后恢复良好,优良率96%.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配合有效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促进手术后康复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孟庆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分析

    目的 回顾分析腹腔镜微创技术治疗直肠癌,探讨直肠癌微创手术及与传统开放性根治术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选择湘潭市中心医院微创中心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62例(男性38例,女性24例)直肠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病例,中位年龄65岁(42~78岁),直肠肿瘤下缘距肛缘平均为6.5cm(3~15cm);腹腔镜微创手术组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行腹腔镜辅助手术、腹腔镜手助手术、中转开腹手术等,对照组84例,为同期传统开放性根治术患者.结果 两组术后情况比较,微创组术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术后并发症、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存在明显优势,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且并发症较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同时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可达到与开放性手术同样的远期疗效.腹腔镜微创技术根治直肠癌,将成为直肠结肠外科的主流性手术.

    作者:章佩;曾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护理软技能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护理软技能,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病房护理融会贯通,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方法 通过术前、术中、术后访视,了解患者心理问题,制定规范化指导语言,进行规范化培训.结果 提高了护理技巧,增强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护士的护理品质,增强了整体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淑艳;吴俊杰;张金凤;鞠彩红;于凤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综合医院推行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及管理体系构建

    健康管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它要求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服务,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期望寿命的延长以及慢性病的上升,对健康维护及改善的需求会日益增长,传统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健康管理对于社会,单位和市民个人都是必要的,可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节约医疗费用的支出,对于提高个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品质有着十分积极意义.

    作者:张兆群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齐齐哈尔市梅里斯乡中学生HBsAg阳性率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调查

    目的 了解辖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为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多层抽取辖区乡镇和农村中小学生1292名,进行HBsAg检测,并对阳性者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为10.15%,各年级差异有显著性(x2=56.859,P<0.005),农村高于城镇(x2=47.437,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均认为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加强中小预防接种规范管理和接种乙型肝炎疲苗对预防乙型肝炎感染有效的宣传,提高知晓率,对降低乙型肝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艳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胰头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及临床评价

    目的 探讨胰头占位的声像图特征及超声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头占位性病变,并结合超声图像和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分析和临床评价.结果 本组资料的检出率达100%,定性诊断符合率达87.18%.结论 超声对于诊断胰头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进一步总结分析其声像图特点有助于提高定性准确率.

    作者:李琛;雍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腹部外伤术后近期再手术要点

    腹部外伤临床常见,多经急诊剖腹探查行损伤器官切除或修补术而痊愈.有少数患者再近期内再次手术或多次手术,再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类型较多,每个病例均有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现将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于子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之管见

    任何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道德要求,职业活动中的这些特定的道德要求就是职业道德.医学道德是一种特殊的取业道德,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医疗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的健康和患者的安危存亡,关系着千家方户的悲欢离合,其服务质量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休戚相关.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对技术精益求精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地解除患

    作者:孔凡江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重视与加强护理管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

    护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界的同行们都更加认识到了这一点,医疗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护理工作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作用.现在各家医院和各级医疗单位也都不同程度的加强了护理管理这方面的工作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医院的管理是以质量为核心,以组织管理为保证,而医院的管理质量是医院各方面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所以护理管理水平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影响护理管理质量的因素有很多,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加强呢,本文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作者:董汉香;宗翠萍;于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

    目的 总结多层CT多平面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以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提高多平面成像技术在本病诊断的应用.方法 对41例主动脉夹层在多层CT多平面成像的表现以及对临床治疗的价值进行总结.结果 41例胸主动脉夹层病例,增强扫描显示内膜片41例、平扫显示19例;内膜破口显示28例;真腔均小于假腔;假腔形态多样呈半球形、新月形、环绕形、不规则形.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并多维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准确,更直观,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杨志飞;胡剑鹏;陈雪华;刘军;夏黎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导致的角膜屈光力动态变化对比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颞侧和上方2.8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对角膜屈光力影响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分为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组(A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组(B组)两组.检查术前、术后1d、1周、1和3个月的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和角膜地形图.结果 A、B两组术前散光分别为(0.67±0.31)、(0.70±0.35)D.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散光分别为(0.85±0.41)、(0.75±0.38),(0.70±0.35)、(0.68±0.33)D;B组分别为(1.18±0.46),(0.98±0.39)、(0.80±0.31)、(0.73±0.33)D.术后各阶段散光均高于术前.A组的散光小于B组(P<0.05).术后第1天各组散光大,以后渐减小.术后1d、1周、1、3个月,A组的SIA分别为(0.65±0.30)、(0.50±0.28)、(0.43±0.21)、(040±0.18)D;B组分别为(0.85±0.38)、(0.71±0.35)、(0.62±0.25)、(0.49±0.20)D.术后1d,A组SIA较B组小(P<0.05);各组SIA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但A组SIA始终小于B组(P<0.05).结论 颞侧切口操作方便,术后的角膜散光状态和SIA均小于上方切口.

    作者:邵东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麻黄配伍妙用治小儿哮喘3例分析

    目的 通过对寒型、热型、虚型3种典型哮喘案例的临床治疗,研究麻黄与不同药物的配伍及其疗效.方法 寒型,方用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加味;热型,方用麻杏石甘汤合苏苈丸加减;虚型,方用金水六君子丸,三拗汤合法进治.结果 寒型,3剂后咳喘已止;热型,3剂后咳喘平息而愈;虚型,调治月余,哮喘停发.结论 麻黄配伍不同,疗效随之而异.临床治疗哮喘根据辨证施治,运用麻黄的不同配伍,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万恒仙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某院35例中药注射剂与胰岛素配伍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配伍的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特点,为临床药物合理配伍提供依据.方法 对烟台市牟平区中医院近年来的普通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产生的不良反应35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其不良反应和要表现为发热热、寒战.结论 临床应重视普通胰岛素与中药注射剂的配伍,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两者之间的配伍.

    作者:王宏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研究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均不明确的慢性结肠炎症.该病病程冗长,病变范围广泛,病变部位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以溃疡为主,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有时遍及整个结肠.UC具有急性暴发型病死率高、慢性持续型癌变率高,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且目前无特效药物,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患病率为0.4‰~1‰,在国内未见精确的统计报告数据,但近年来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由于众多医疗和科研工作者对UC的关注,治疗UC的新药不断出现,本文就近年来在治疗UC的药物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柳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创伤性截瘫患者97例护理体会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是一种很严重的创伤,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并给生活和劳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解决截瘫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成了医务人员艰巨的任务.自2006年以来,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共收治各类截瘫患者共97例,其中男性74例,女性23例.年龄大者70岁,小者20岁.并对如何做好截瘫患者的护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价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长期以来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基础研究和局灶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研究提出了缺血半影区及缺血时间窗等概念[1].缺血24h内的溶栓、去纤、抗凝等治疗,能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应用尿激酶一次性冲击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现就其疗效分析如下.

    作者:刘文林;杨晓凤;胡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以控制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瑞格列奈1mg餐前15m.m口服,3次/d.连续治疗12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搪(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变化,井记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FBG、21aPB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且较对照组明显(P<0.01或P<0.05).未观察到药物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瑞格列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是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

    作者:郭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