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滋阳润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50例临床分析

纪奎德

关键词:滋阳润肺汤, 百合固金汤, 中医药疗法, 慢性咽炎,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滋阳润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滋阳润肺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复方草珊瑚含片、维生素B2、碘甘油治疗,以观察两种方法 的治疗.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8.9%,两组疗效比较,经两独立标本非参数秩和检查,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滋阳润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高腺性膀胱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射阳县中医院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诊治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汽化电切术,术后留置导尿管5d,常规抗感染1周,1周后开始用化疗药作膀胱灌注.术中无膀胱穿孔,术后无尿失禁、膀胱颈狭窄等并发症,22例随访18个月~4年,平均(2.8±0.8)年,17例治愈,好转4例,复发1例.结论 膀胱镜活检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可靠方法 ;经尿道电切术联合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可作为治疗腺性膀胱炎的首选方法 .

    作者:苏必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正压接头在PICC维护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临床静脉输液也从单纯的头皮针发展到静脉套管留置针、外周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作者:林妙莲;陈海珠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氨基糖苷类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由氨基糖与氨基环醇通过氧桥连接而成的苷类抗生素.由链霉菌或小单孢菌培养液中提取或以天然品为原料半合成制取而得的一类水溶性较强的碱性抗生素.主要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毒素、妥布霉素以及阿米卡星、奈替米星等.虽然大多数抑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为抑菌药,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却可起到杀菌作用,属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杆菌作用范围大,强而持久,且还具有较长的抗菌后效作用.从抗菌作用的特点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生素,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窄,不良反应较常见,其中有些是不可逆毒性,这是限制它在临床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

    作者:杨晓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晕厥的临床与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的对比分析

    目的 晕厥的临床在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此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本文对了78例晕厥患者进行了临床与EEG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对比分析.全部病例均来本院门诊.均在发病后2h,重者5d内行EEG或TCD描记检查.结果 其中血管舒缩障碍;EEG示轻度改变或正常,FCD示供血不足或轻度痉挛.心源性晕厥均示正常.脑源性晕厥:EEG示轻度异常或明显异常;TCD则提示痉挛或明显的供血不足或狭窄.结论 EEG及TCD对晕厥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对症治疗对因治疗均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靳宇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注射用阿奇霉素的临床应用特点综述

    目的 综述注射用阿奇霉素临临床应用进展.方法 根据近年来的文献,介绍阿奇霉素抗菌机制、抗菌谱和耐药性、静脉给药药代动力学、分布、代谢排泄、临床疗效、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简要介绍.结果 阿奇霉素属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中安全、有效.

    作者:岳天辉;张玉钧;张亚臣;丁赓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气虚浊留与浊病

    首先对浊阴、浊气、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界定和论述浊的形成机制.继而讨论浊邪、浊病与肥胖、与脂质、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在病理上的联系.后,通过对临床运用治疗浊病有效验方药物组成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反证浊病与肥胖之间存在着特异性联系,故当深入研究阐释浊病的病理机制、病变特点以及诊断和防治方法 .

    作者:季春林;郭蕾;佟志;郭俊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寿胎丸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概况

    反复自然流产是指连续发生2次及以上的自然流产.文章从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多个方面阐述了反复自然流产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湘姣;尤昭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母儿结局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差异,尽早确诊胎盘早剥,改善母儿围生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分娩产妇中发生(1995年1月至2006年8月)胎盘早剥38例.结果 胎盘早剥发生率0.43%,产前确诊率60.53%,其中重型早剥确诊率94.1%,轻型确诊率33.3%.围生儿死亡16例,病死率42.1%,无孕产妇死亡.产后出血10例,占26.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占5.26%,休克1例,占2.63%.子宫胎盘卒中17例占44.74%,子宫次全切除2例,占5.26%.目前B超是诊断胎盘早剥的重要辅助手段.结论 胎盘早剥程度与母儿结局有密切联系,尽早确诊,正确处理可以改善母儿结局.

    作者:吉云;扬德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延边第二人民医院围手术期间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情况.方法 2007年6月21日至2007年12月21日出院的2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其中应用合理89例约占44.5%、基本合理74例约占37%、应用不合理37例约占18.5%.结论 仍存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不合理现象.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促进预防用药的规范化.

    作者:金顺爱;金文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临时性股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与保养

    介绍临时性股静脉留置导管的操作步骤、临床应用,以及早管保养中的注意事项,常见并发症的处置.

    作者:刘同芬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紫河车对卵巢早衰患者血清FSH、E2水平及月经的影响

    目的 观察紫河车对卵巢早表(POF)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月经的影响.方法 选择POF继发性闭经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用紫河车口服配合人工周期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观察治疗后血清FSH、E2水平,月经恢复及经阴道超声卵巢检查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FSH、E2水平均显著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此,治疗组4个月后FSH和血清E2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月经明显恢复,经阴道超声卵巢检查卵泡样回声明显增多,总有效率84.4%,明显优于对照组,OR=5.4.结论 紫河车可能通过自身调节作用或协同调节作用参与了POF继发性闭经患者卵泡复苏过程,口服紫河车配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POF继发性闭经值得推广.

    作者:蒋文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老年病医院产Ampc酶菌的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病医院革兰阴性杆菌产AmpC酶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测定高产AmpC酶菌,并测定15种常用抗菌素对这些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 435株受检菌中共检出质粒介导AmpC酶76株17.47%.产AmpC酶对15种常用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亚胺配南敏感性高.耐药率高为氨卞西林,(97.37%)与非产Ampc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哌啦西林/他唑巴坦等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组,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产AmpC酶呈多重耐药性,临床可采用碳青霉希类抗生素作为产AmpC酶菌的经验治疗,也可根据药敏结果 选用药物.

    作者:胡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采用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与单独应用布托啡诺或曲马多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行择期开胸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随机分为三组(B组、BT组、T组),每组20例,其中B组(布托啡诺组):布托啡诺8mg;BT组(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组):布托啡诺4mg+曲马多400mg;T组(曲马多组):曲马多800mg.三组均加格拉司琼9mg和0.9%生理盐水至100mL.选择负荷剂量加维持剂量即微泵连续给药方式行静脉镇痛(持续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为0.5mL,锁定时间15min).术后行4、8、12、24、48h的镇痛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恶心、呕吐T组高于B、BT组(P<0.05);嗜睡B组明显高于BT、T组(P<0.05);三组均无瘙痒和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曲马多用于开胸术后静脉镇痛与单独应用布托啡诺或曲马多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是一种理想的术后静脉镇痛方法 .

    作者:陈剑;刘才堂;郭耀军;刘培斌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盐酸丙哌维林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盐酸丙哌维林片治疗前列腺术后留置导尿致膀胱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64例前列腺术后留置导尿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给于盐酸丙哌维林片治疗,20mg/次,1次/d,至拔除导尿管前24h.评价指标包括痉挛是否发生、发生频率、持续时间等.结果 用药24h后,膀胱痉挛完全缓解16例(25%),部分缓解36例(56.3%),未缓解12例(18.8%).72h后,膀胱痉挛完全缓解33例(51.6%),部分缓解24例(37.5%),未缓解7例(10.9%).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丙哌维林为治疗前列腺术后留置导尿致膀胱痉挛快速、有效、持久、安全的药物.

    作者:李利剑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48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 总结2003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腹腔镜探查治疗48例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手术除3例小肠粘连成团中转小切口辅助肠切除吻合,其余均在镜下完成.开腹率6.25%,术后10~46h排气、排便,4~8d出院,盆腔积液1例,1例再次发生粘连,均保守治愈.结论 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吕红权;吴永平;宋磊;于治凡;刘华军;肖均财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理人员职业性锐器伤及应对措施

    在医护工作中,由一系列锐器(如针头、安瓿、碎片等)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职业性损害,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工作过程中严重的心理压力.正确地认识职业性锐器伤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显得日益重要.

    作者:迟明美;迟慧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多磺酸黏多糖乳膏预防经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外用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并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在穿刺点上方皮肤沿静脉走向涂抹,对照组将甘露醇药液加温至25~35℃后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及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为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4.63±1.15)d;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27.5%,静脉留置针平均留置时间为(3.05±1.08)d.两组静脉炎发生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多磺酸黏多糖乳膏能有效预防静脉留置针输注甘露醇致静脉炎,并可延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作者:林华瑶;王秋杏;黄志民;王惠莹;蚁泽宜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 将69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分别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B组厄贝沙坦150mg口服1次/d;C组联用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三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血压:治疗后B、C两组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24h尿白蛋白排泄率和肾功能:3组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C组下降优于A、B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丹红注射液和厄贝沙坦治疗DN有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的功效.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药联合用药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在西药基础上加黄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对照组40例,用西药方法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西药联合用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食管癌手术后应用参附注射液的疗效报道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食管癌手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80例行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食管癌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连续10d,观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心血管、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心血管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降低食管癌手术后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黄志军;郭启祥;林建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