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杨晓燕
目的:探讨在当前社区护理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分析其应对措施。方法通过对相关社区多个方面的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学历,再教育情况,综合素质和不良护理事件。结论面对社区护理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应予以相应的对策,完善社区护理的发展。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护理质量并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几率,分析和探讨科室管理过程中选取人性化管理的价值和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该院感染性疾病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管理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主要执行常规管理程序,而观察组则采取人性化管理程序,对比和分析两种不同管理程序下医患人员对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效果及满意度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对照组在对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效果及满意度3方面均低于观察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性化管理应用到感染性疾病科的日常工作中,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而且预防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俊;赵连锋;苏惠萍;崔惠芹;李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原因,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随机抽取该院血液透析室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的31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探讨对象,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不良事件发生与护理人员的关系。结果导致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血管通路、标本采集、护理人员知识技能欠缺及违反相关制度等,占比分别为35.5%(11/31)、22.6%(7/31)、22.6%(7/31)、19.3%(6/31)。导致31例护理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中,共有23例次为<3年护理经验,占比为74.2%。结论不断提高该院血液透析室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责任心及护理技能,进而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构建该院和谐医患关系夯实基础。
作者:王瑞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比较安舒环和爱母环两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避孕效果。方法对该站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400例自愿要求避孕的育龄妇女,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随访12个月,观察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00例,因症取出1例,占0.5%,脱落1例,占0.5%,续用195例,占97%;对照组200例,因症取出10例,占5%,脱落20例,占5.5%,续用170例,占85%,观察组因症取出率、脱落率低于对照组,续用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器妊娠1例,占0.5%,对照组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3.50%、2.0%低于对照组16.00%、16.00%、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舒环避孕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且有助于降低远期妇科疾病发病风险。
作者:祖美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诊疗水平高低和医疗技术安全与否。该文重点分析目前医疗设备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构建。
作者:郭明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通过对现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状况的调查,发现问题,并指出提高患者饮食相关知识及自我操作能力的措施,使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改变不良行为,培养正确的饮食习惯,终转变为自律行为。详细介绍并教会患者使用《食品交换表》,熟练制定食谱,提高饮食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全面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常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感染控制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抽取2010年6月-2013年5月该院手术室接诊的140例患者,将其设为对照组,并抽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接诊的1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期间对其进行感染控制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中感染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能够对层流手术室的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闫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总结探讨尿常规检验中的质量管理措施与价值。方法研究中将该院门诊、住院部自2015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所收集的尿常规检验标本共计5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在500份尿液标本检验过程中存在质量缺陷的比例以及各种质量问题的构成情况。结果纳入研究中的500份尿液标本在检验过程中共有51份尿液标本出现明显误差,为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10.20豫(51/500)。导致检验标本不合格主要原因方面:患者准备不当因素的构成比为41.18豫(21/51),标本污染因素的构成比为35.29豫(18/51),明显高于其他项目构成比,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常规检验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规范标本采集,缩短标本存放时间,以及规范仪器操作方法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实现对检验误差的科学控制。
作者:杨永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下,大限度的减少血液报废,促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方法统计分析血液检测不合格情况,观察各检测项目不合格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制定相应措施,如加强血液采集前的献血者征询、严格血液采集前的筛查、增加检测项目等。结果通过采取以上的措施后,到2014年,检验总不合格数字由前4年平均为2127例,降至2014年的1228例,在总采血量基本相同情况下,报废数量净减少699例,效果比较明显。结论有效的降低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从而减少血液报废。
作者:滕平;韦丽娟;谢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某医院对全院医疗信息化综合处理平台升级后对原有的激光式自助取单机进行了更新换代,应用了全新的门诊化验室自助取单系统,该系统为工作在L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下的集叫号、查询、化验报告单打印于一身的自助操作系统。自助取单系统下的新型热敏式自助取单机于门诊检验窗口应用后,对于患者自助取单时造成的拥挤阻塞情况有明显改善,自助取单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运行成本有所下降,对比应用前后的综合效益存在明显不同。该研究着重介绍了热敏式自助取单机在大中型医疗集团的应用优势,展望在改变运行条件和调整应用思路的情况下未来热敏式自助取单机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
作者:高勇;李文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辖区内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方法筛选476例儿童,将“五苗全程”儿童纳入覆盖组,余者纳入未覆盖组,进行因素分析。结果覆盖组占88.45%,未覆盖组占11.55%;户籍地、父母工作单位、母工作单位、儿童出生地、有接种证明需要成为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效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加强干预。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深圳市龙华新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进行效果评价,为今后工作提供基础和依据。方法制定公共场所量化评分表,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量化评分,通过评分表格收集数据,应用字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次量化共评出A级单位6户,B级单位188户,C级单位721户;各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前后各指标合格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经营单位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和规范作用,应完善公共场所卫生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培训,继续优化我区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作者:常树丽;杨寅秋;彭燕婷;蔡翠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参与式管理的实际效果分析。方法对该科实施参与式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和实施前对比,其中包括组织学习、拟定计划、管理分工和质量控制等不同环节,探讨参与式管理在科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参与式管理后,全体护理人员均参与到组织管理之中,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的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病房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等护理质量合格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实施参与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科室的临床护理质量,为科室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理效果,值得实施推广及应用。
作者:江蕾;朱德清;赵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内科护理中的管理是整个医院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是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需要,拥有轻松、愉悦、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护理管理实行的必要模式。
作者:彭贵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的各位临床药师已经能够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同时也应该关注对与人民健康休戚相关的戒烟工作。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会进行药学相关的查房,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以利用自己药学知识的优势对住院病人进行戒烟教育,也为戒烟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并把这项工作逐渐融入成为临床药师工作的新内容和切入点。
作者:王国文;程丹;丁爱丽;张淑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货币资金监督与管理是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医院职工薪酬支付涉及资金大、环节多、风险高,因而成为医院内部控制资金风险防范A级防控点。本着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堵塞管理漏洞,确保资金安全,保障职工的利益,本文根据COSO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基础,探讨医院职工薪酬支付的内控及风险防御。
作者:白雪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具体的管理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式分析法,选取956例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等,统计分析影响感染的相关因素和病原菌等情况。结果87例患者发生了医院内感染,占9.1%,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消化道肿瘤、联合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化疗药物、侵入性操作,都是医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7例发生医院内感染的患者进行分析,分离出52株病原菌,占59.77%,其中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株数10株,占19.23%。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内感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管理中,应该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管控措施,降低消化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几率。
作者:赵淑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职业安全培训对临床护士针刺和锐器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对在该院接受职业安全培训的100名临床护士采用问卷调查。了解职业安全培训前、后针刺和锐器伤发生情况,比较接受职业安全培训前(2013年1月-2013年12月)、后(2014年1月-2014年12月)各一年时间里临床护士针刺和锐器伤发生率。结果该100名护士在接受职业安全培训前一年时间里针刺和锐器伤发生率均为100%,针刺伤发生密度为8.1次/人,锐器伤发生密度为7.9次/人。而职业安全培训后针刺伤发生率为88%,针刺伤发生密度为1.1次/人;锐器伤发生率为86%,锐器伤发生密度为1.2次/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经过系统职业安全培训能显著降低临床护士针刺和锐器伤的发生率,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翟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该文就基层医院提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的进行探讨,有效措施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临床药师直接参与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报表填写及制订奖惩措施等有效方法。提出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严格把控合理用药的各个环节,对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了解南宁市江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医疗卫生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及PPS抽样方法,抽取江南区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281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加权调整后,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6.81%。健康素养水平:基本健康技能15.24%,基本知识和理念13.91%,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8.28%。具备6类健康问题素养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29.35%、健康信息获取28.41%、科学健康观21.29%、传染病预防14.87%、慢性病预防8.63%、基本医疗4.54%。结论广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大力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
作者:韦文彬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