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生理学教学改革

李春艳

关键词:生理学, 教学改革
摘要: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用型中等卫生人才,作为医学基础课的生理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五个方面即:一、目标教学;二、综合化教学;三、结合临床教学;四、呼应社会动态;五、教学手段多样化,论述了生理学教学改革措施,用以促进教学.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目的: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09例,随机分为2组,健康教育组117例,对照组92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健康教育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健康教育组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77.8%,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佳的百分率为54.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2.9,P<0.01);健康教育组患者血压正常控制率为71.8%,而对照组血压正常控制率为44.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5.9,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率,从而提高血压正常控制率.

    作者:周丽明;梁小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GSS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GSS(通用型脊柱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目的 采用GSS复位固定加植骨16例.结果 本组随访3-20个月,复位后受伤椎骨的高度恢复正常,无脊椎侧弯后凸畸形,无植入物松动、退钉等现象,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胸腰椎骨折采用GSS能有效重建脊椎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目的 简单可靠,固定牢固.

    作者:李成民;康保全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首选外直肌徙后术矫治原发性外斜视

    原发性外斜视是斜视中常见类型,我院自2002年以来采取首选外直肌超常量后徙手术治疗原发性外斜视,简化手术目的,不但取得了满意的眼位矫正,部分病例建立了双眼视功能,减少了手术难度,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瑞雪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3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23例高龄大肠癌穿孔致弥漫性腹膜炎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体会.目的 23例中术前诊断为肠炎11例,便秘性不全肠梗阻7例,阑尾炎并穿孔3例,结肠癌并穿孔2例.通过检查及手术证实为大肠癌穿孔,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5例,姑息性切除4例.单纯造瘘2例,二期姑息切除2例.结果 痊愈15例,好转7例,肠瘘及肺内严重感染死亡1例.结论 高龄大肠癌具有病程长,误诊率高及病死率高等特点.因此全面仔细的检查,及早确诊及手术治疗.有利于提高治愈率.

    作者:王作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ACL200全自动血凝仪质控样品测定值超标问题的查找及解决

    1999年我院购进一台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CL200全自动血凝仪,该仪器以其准确、灵敏、重复性好的特点为临床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为抗凝溶栓治疗的实验检测以及一些特殊检查前的凝血功能检测带来了极大方便.

    作者:马立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们用川芎嗪静脉滴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atable angina,UA),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向敏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联用小剂量山莨菪碱佐治急性水样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联用小剂量山莨菪碱佐治急性水样腹泻的疗效.方法:64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两组常规给静脉补液,静滴病毒唑,口服思密达.治疗组静脉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和小剂量山莨菪碱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对照组6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7.70,P<0.01).结论: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联用小剂量山莨菪碱佐治急性水样腹泻疗效好,副作用小.

    作者:白玫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目的 选择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随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24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30例应用丹参4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两组均每日1次,共15天,观察疗效并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 ),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疗效确切.

    作者:高桂云;崔静宜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目的 选择经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计20ml,静脉点滴,14天为一疗程,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 丹红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普通治疗组.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显著抑制急性脑梗塞后脑组织过氧化脂质的生成,保护缺血半暗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付国惠;张保朝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阿斯综合征的发作原因及其护理问题、对策. 目的 对17例抢救成功的阿斯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ⅡⅢ房室传导阻滞(AVB)、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阿斯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低血钾、心理问题、以及饱餐、便秘是其常见的诱因;急救药品和器械齐备是保证其抢救成功的前提.结论 阿斯综合征的及早发现、正确处理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姚丽琴;黄燕玲;张梅娟;施李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三级医院如何发挥医药护人员作用,提高ADR报告数量与质量

    通过总结我院5年来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如何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提高报告质量方面,发挥全院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不仅增加报告数量,同时也提高报告质量.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建立与人员的培训,使全院医药护人员感到人人有责,有义务在日常工作中及时发现和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加强业务学习,有效地开展临床用药监护护士参加ADR监测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她们的作用,许多工作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密切观察有无ADR发生,认真填写ADR报告表,4.3通过几年工作,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护士在这项工作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通过ADR信息资料,进一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对机体的危害,在提高自身临床用药监护水平的同时,也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章六滨;赵启春;孙宏杰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辨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

    目的 观察以中医辨证论治目的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目的 50例经西医检查诊断为冠心病患者,于发作和缓解期及所属中医证型不同分别给予相应中药治疗.结果 显效14例,有效29例,无效2例,治疗期间无加重病例.总有效率86%.结论 辨证分型论治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王鸿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78例学生疥疮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疥疮的有效治疗目的.目的1%丙体六六六霜涂搽颈部以下全身皮肤1次,24小时后洗澡更换衣物,并对污染衣物消毒;疥疮结节采用强的松龙混悬液加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1周1次.结果 78例患者经1-2个疗程全部治愈.结论 1%丙体六六六霜治疗疥疮效果良好,强的松龙加2%盐酸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疥疮结节效果良好.

    作者:陈玉;余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四肢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四肢骨折为临床常见创伤,发病率高,复合伤严重,往往危及病人生命,其治疗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除了急诊抢救患者生命外,对骨折和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必须高度重视.

    作者:杨新成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目的 对8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病人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后体位护理、伤口护理、生命体征及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9~21个月,平均17个月,84例病人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护理并发症.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53例病人有1~3级恢复.结论 完善细致的护理计划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梁雪妍;陈坤嫦;区海云;王琼芳;林雪君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治疗观察

    目的 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与单纯用丙泊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目的 将40例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和对照组(丙泊酚组),记录两组使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丙泊酚前及后8、16、24、32、40、48、56、64、72小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aO2)、每24小时尿量、恶心呕吐发生率、镇静效果、72小时丙泊酚总用量、停用丙泊酚后清醒时间. 结果 整个观察过程中,各时间点SBP、DBP、HR、R、SaO2、每24小时尿量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SBP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下降(P<0.05),SaO2、HR在每组镇静8小时后比镇静前显著升高(P<0.05),见表2.16小时后每组各时间点SBP、DBP、HR、R、SaO2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72小时丙泊酚总用量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停用丙泊酚后观察组清醒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丙泊酚伍用小剂量芬太尼与单用丙泊酚镇静相比,丙泊酚用量仅为后者的25%左右,且患者清醒的时间也明显缩短.对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镇静效果确切而经济.

    作者:刘德智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2003年~2006年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利用分析

    目的 评估麻醉性镇痛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目的 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法,对2003年~2006年我院住院部11780张麻醉性镇痛药处方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常用麻醉性镇痛药有5种,共3种剂型;所用药物的DUI均小于1,大多数药物DUI在0.4~0.8.结论 麻醉性镇痛药用于镇痛治疗,药物、剂量合理.

    作者:朱琰;刘琼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麻醉的处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具有手术方式简单,微创伤、失血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现已成为手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经典术式.

    作者:郑明理;刘继军;胡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大鼠TGF-β1和Smad2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柴芩肾安方对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和Smad2表达的影响.目的:采用灌服并静脉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复合感染葡萄球菌肠毒素B的目的 制成大鼠IgAN模型,并用柴芩肾安方治疗,以氯沙坦为对照.第15周末,观察肾小球形态学变化和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情况;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分别检测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表达较正常组均明显升高(P <0.01);柴芩肾安方组大鼠上述指标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 <0.01).结论:柴芩肾安方能够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2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从而延缓IgAN肾脏病变的慢性进展.

    作者:王红婷;刘育军;赵燕俐;彭文;王云满;付文成;王浩;黄文政 刊期: 2008年第11期

  • 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急性期功能锻炼及护理

    目的 研究脑梗死偏瘫患者接受急性期(发病1~3天)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后,肢体肌力的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目的 采用随机分组,将124例脑梗死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观察组病人在发病急性期内实施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对照组病人在病情稳定后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经过对两组病人于不同时间开始实施功能锻炼后,两组病人下肢肌力的差别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上肢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病人偏瘫肢体在发病急性期实施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功能锻炼,有利于恢复病人的偏瘫肢体的肌力和改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韩曙明;肖爱玲;范广萍 刊期: 2008年第11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