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凤;赵金英
烧烫伤病人因为受损创面往往比较大,局部受损组纵抵抗力差,所以烧烫伤病人往往伴发创面感染,尤其是卫生条件差的病人.感染后烧烫伤创面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创面的愈合和皮肤及肢体功能的恢复,因此,能否预防烧烫伤创面的感染和处理好感染了的创面,是治疗烧烫伤的关键一步.
作者:任振山;付爱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浆细胞瘤在口腔颌面颈部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误诊.作者报道1例,探讨对此病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
作者:张祖训;韩成冰;郝风云;管洪莲;孙玉荣;潘艳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84例儿童斜视患者的心理特征,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84例儿童斜视患者,根据其心理特点给予心理护理.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患者均能以较好的心态配合手术.结论 对儿童斜视手术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对于手术的成功及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燕青;徐建锋;黄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保证药品质量,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梁福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也是泌尿系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初始信号,血尿的出现意味着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和外尿道的病变或全身其他系统的疾病累及泌尿系统所致,因此对血尿的镜检一直为临床所重视.根据出血部位分为肾性与非.
作者:张雷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客观公正评价每位护士的工作业绩.方法 采取二级考核和三系评议的方法 ,每月对每位护士进行360度测评一次.每季汇总,年终总评.结果 院、科两级考核和由医生、护士、病人或家属参入的三系评议,给每位临床护士一个客观公正和考评分数,护理部能动态地掌握每位护士的工作情况,有利于及时调整工作重点.结论 360测评法,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护士,克服了以往由护理部自上而下单项考核带来的偶然因素和片面性.
作者:刘金艳;王素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化学合成抗菌药.自研制成功诺氟沙星后,一系列喹诺酮类药物相继上市.发展至今已开发出第三、第四代药物,这类药物具有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口服有效、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等优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郭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癌性厌食--恶病质综合症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几乎半数以上癌症患者表现有厌食--恶病质综合症[1].其特征为:厌食,体重减轻,减脂减少,骨骼肌萎缩,其中老年癌症患者更为常见.极大影响着患者生存质量,如何治疗厌食--恶病质综合症是提高患者生活水平质量重要方面.
作者:董磊;孙红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血透室应用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32例,其中颈内静脉14例,锁骨下静脉10例,股静脉8例.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留置导管时间1天~19个月,血液流量平均200~2580ml/min,其中1例曾出现隧道口皮肤红、肿、热、痛炎症反应,经局部换药处理及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除,继续血液透析至今.结论 深静脉留置管的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值得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遐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药品是人类用于防病治病和康复保健的特殊商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是广大药剂人员的神圣职责.目前,国内药品包装各异,效期标示方法更是各不相同,因此,应加强效期药品的规范管理,科学合理的利用医学资源.
作者:李永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肺结核是结核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人类古老的传染病之一,人类与之斗争了数千年,但至今结核病仍在全球流行.目前,在我国结核病的患病率仍很高,而且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可能与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治疗不正规不彻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有关.
作者:韩艳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IP)的机制、临床表现及抢救体会.方法 本组58例均符合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诊断标准,治疗以彻底清除毒物、合理应用阿托品以尽早达到阿托品化、尽早运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为主,加强监护,及时调整治疗,以取得佳治疗效果.结果 58例患者,痊愈53例,占91.38%,疗效满意.结论 合理应用阿托品以尽早迟到阿托品化、尽早运用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郑红宁;吴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竞争,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人才、技术、服务的需求.作为以人为服务对象的护理队伍,我们要紧紧抓住服务对象的需求,为其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预测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提供服务.
作者:田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研究用选择性介入留管灌注治疗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40例周围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介入组采用动脉穿刺并留管灌注尿激酶,对照组静点尿激酶、疗程为10天.疗前疗后通过多普勒超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检测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介入组临床痊愈55.5%,显效34.5%,好转10%,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临床痊愈36.7%,显效16.7%,好转40%,总有效率90%.结论 选择性介入留管灌注能迅速改善肢体动脉供血,促进血栓溶解和血管再通,对坏疽性肢体有明显镇痛和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使诊治融为一体,并提出留管规律性时限为2周内.
作者:温颖;王丰;曹丹娜;李晓陵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脂血、溶血标本及血清标本常温储存48小时和4℃保存7天对乙肝病毒DNA(HBVDNA)荧光定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将乙肝大三阳血清标本进行即时检测、4℃保存7d后检测、室温保存48h检测及高脂血和非脂血、溶血血清和未溶血血清同时作HBVDNA荧光定量PCR,并两两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乙肝大三阳溶血与未溶血血清标本、脂血和非脂血血清标本HBVDNA含量都在同一数量级.血清标本在室温下短期贮存(48h内)、4℃保存7d内分别与即时检测HBV-DNA含量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血、溶血,血清标本不同储存温度及时间对HBV-DNA定量结果测定无影响.
作者:郑建中;王丽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类型的尿液分析仪已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及时、有效的诊断手段.但是个别医院的检验人员认为尿液分析仪操作简单、快速、项目多,可以作为尿液常规检查的过筛,不必再做费力、费时的显微镜涂片检查(简称镜检).
作者:李岱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无创面、鼻罩机械通气技术是一种生命支持方式,具有操作简便、迅速,能有效地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并可避免或减少因气管捅管、气管切开等带来的诸多问题,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为临床治疗赢得了时间[1-4].2005年11月-2007年12月,RICU选择适合的病人使用无创面鼻罩通气用于呼吸衰竭病人4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孙晶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保守性方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血B-HCG下降幅度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322例,其中药物治疗组90例(A组),保守性手术治疗组232例(B组),治疗后定期监测血B-HCG下降幅度及宫内妊娠率、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 A组血B-HCG降至正常时间为19.9±6.17天,B组血B-HCG降至正常时间为10.68±5.90天;A组宫内妊娠率为45%,B组宫内妊娠率为67.3%;B组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结论 监测血B-HCG是判断保守治疗成功的指标,保守性手术具有术后宫内妊娠率高的优点,是保守治疗的首选,但应尽量避免行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
作者:韩晓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几组输液发生药物配伍变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证实几组输液的药物存在配伍反应;避免两种药物在输液管中相遇发生配伍反应可采取4种方法.结果 方法 1和方法 2简单方便,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常规处理方法.结论 药物配伍变化影响合理用药且原因复杂多样,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避免.
作者:李春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对其认识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1].脊椎滑脱好发于L4和L5椎体,其中L5椎体发生率高,其他椎体少见.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作者:德辉;王文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