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松玉
目的 评价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两种用药模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例随机分为3组;以丙泊酚,芬太尼、琥珀胆碱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1组术前静注曲马多100mg,T2组于术前、术毕分别静注100mg曲马多,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线.观察术后苏醒时间及质量,术后随访24h VAS疼痛评分、镇痛药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术后苏醒时间3组无明显差异,但15min时镇痛评分T2组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5).30min之后3组无明显差异;术后虽然T组0.5,1、2h 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但仍有10例患者另外使用了镇痛药;T2组24h内各时点VAS评分都很低,0.5、1,2、4、6h的VAS评分显著低于T1姐(P<0.05),且无人另外使用镇痛药;T2组主诉视物模糊的患者显著多于另外两组,但术后1h均明显改善.结论 仅术前静注曲马多产生的超前镇痛作用是有限的,曲马多术前和术毕各;100mg静注可产生满意的超前镇痛效果,能有效地解除妇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后的疼痛,但术后早期可能镇静较深,还需加强监护.
作者:张灿华;何红芬;刘国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术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对9例壶腹部癌合并内科疾病患者行局部切除术.结果 9例患者均术后恢复良好,1、3、5年生存率为88.9%、44.4%、33.3%.结论 壶腹部癌局部切除术是可行的,但有一定适应证.
作者:蒋益舟;吴淑媛;冉江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尿的原因,提高对其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 对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致血尿的2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口服静滴氟喹诺酮类药物均可致血尿,原因有过量、输注速度过快、过敏、肾功能不全等.结论 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原则,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罗昌明;孙嘉露;王欣欣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通过检查确诊后,快速注射脱水剂,CT检查和手术减压观察疗效.结果 5年来共收治76例,存活30例,其中良好20例,轻残2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6例.结论 双瞳孔散大时间短于半小时,经脱水治疗瞳孔至少有一侧缩小者,CT上脑干周围池未完全闭塞,行手术者愈后好.否则,愈后不良.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在医院药剂科诸项工作中,麻醉药品的管理为重中之重,须由专人专柜、专用处方管理,按照麻醉药品有关规定使用,严格从规定渠道计划购进,限量并由指定医师根据病人病情开具,处方统计后保存五年备查.由于诸级医院均重视了麻醉药品的管理,在购药、剂量掌握、处方要求、医师限定上均无疏漏之处.
作者:张俊峰;梁福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常见病症,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低位胆管癌是其主要的及常见病因,对于不同病因其在病程、治疗方式、手术方法、预后等多方面均有明显不同,所以针对病因的明确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对我院近几年诊断并治疗的梗阻性黄疽病人76例进行总结、整理,以探讨超声在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及鉴别中的价值.
作者:刘岚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缺乏或胰岛素的生物效应降低引起的体内代谢失调和高血糖状态,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次、多食、疲乏、消瘦等表现,其并发症为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慢性病变可涉及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肾脏,视网膜、皮肤等:其诱因有肥胖、感染、缺少体力劳动、多次妊娠等.
作者:王月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同期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6例随即分如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组256例、阿司匹林、银杏叶制剂对照组250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期分别对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NDS)、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率(35.2%).显效率(60.1%)及总显效率(95.3%)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NDS减分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银杏叶制剂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改善神经功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建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成2组,38例应用1%利多卡因加曲安奈德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手法为Ⅰ组:32例仪应用推拿手法治疗为Ⅱ组.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 Ⅰ组:痊愈22例,显效12例;Ⅱ组:痊愈10例,显效6例.两组比较,Ⅰ组治愈及显效率明显高于Ⅱ组,r检验P<0.05.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行推拿手法治疗.
作者:崔锴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微创动力髋螺钉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0年6月至2005年1月,采用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定治疗80岁以上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术前充分准备并对其疗效进行随访.结果: 59例患者获随访1~4年(平均2.5年),7例术后1.5-3年死亡.关节功能优52例(80%),良5例(8%),差2例(2%),优良率为86%.结论: 微创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降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卧床时间短、骨折愈合快、肢体功能恢复好、髋内翻等并发症少,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粗降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吴志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药物性皮炎也称药疹,它足各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引起皮肤、粘膜的各种不同的炎症反应.笔者系统回顾了几年来,经治的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117例药物性皮炎(以下简称药疹)病例,颇有体会.笔者认为,准确判断、及时处置和规范治疗,是有效治疗各型药疹的关键.现将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敬国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温病范畴.一因其有多脏器损害的特点,在配合西医治疗本病消化系统损害之叶泻用中药反转统治疗获愈,现举例分析如下.
作者:武玉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8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对不同出血量患者心肌酶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结果 脑出血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大量出血组患者心肌酶又明显高于小量出血姐患者(均P<0.05);与心肌酶正常组比较,心肌酶水平增高患者ADL1~2级的明显降低.ADL5级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观察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作者:李书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探讨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4例腰锥间盘突出症采用牵引、静脉输液,结合手法复位、推拿按摩、针灸等综合性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8例,好转13例,显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29%.结论:非手术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除椎间盘钙化型和髓核破裂游离型外)有满意的疗效.
作者:刘树义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临床上引起呼吸衰竭的病因较多,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控制呼衰的进展,缓解临床症状,对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12例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晶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所具备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它主要表现在工作中高度的责任感,果断而坚韧的意志,深刻而敏捷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作者:王月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北京市初中生抑郁状况流行病学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初中生抑郁问题的理论研完和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ECK抑郁量表和自编初中生抑郁情绪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两所中学139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初中生中存在抑郁情绪的学生占总体的77.7%.②轻度抑郁者占45.1%中度抑郁者占18.4%重度抑郁者占14.2%.初中生抑郁情绪问题比较严重,且以轻度抑郁为主.③不同年级,被讥笑、羡慕别人、喜欢异性不敢表白、学习压力是抑郁情绪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初中生的抑郁情绪发生率高,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青少年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作者:张弘;陈子瑜;陈嘉鼎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年至2007年期间收治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主要表现为上肠部不适感、黑便或腹部肿块,术前误诊8例,术前明确诊断2例、均为胃镜下确诊,术后病理分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结论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辅以术后化疗效果较好.
作者:吕哲 刊期: 2008年第17期
对31例采用持续腰穿外引流治疗神经外科病人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了持续腰穿外引流的机理、适用范围以及置管的方法.
作者:黄淑芹 刊期: 200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119例80岁以上髋部周围骨折手术患者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忘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切口均一起愈合.DHS手术者骨折均复位,DHS位置良好;人工关节置换者关节位置良好.结论 高龄老人髋部骨折术前应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评估、并发疾病的处理、营养支持等;术后应加强病情观察、术后制动和固定、并发症的预防和关节锻炼以及康复指导等.
作者:张海林;孙宏伟;叶斌;张弛;黄朝晖;陈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