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艳;蒋红梅;王贤华;石玉琦;文霞;李力
通过对本院100例老年患者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调查、监测、分析,为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了临床资料.
作者:樊珍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ICC导管用于肿瘤化疗不同疗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25例,为Ⅰ组,第三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38例,为Ⅱ组,观察两纽穿刺置管次数、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以及是否发生静脉炎.结果 Ⅰ组平均操作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Ⅰ组静脉炎总发生率较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穿刺置管总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接受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陈星玲;李良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以激励为核心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以期减轻产痛、促进自然分娩.方法 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激励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测评,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激励组开展激励式护理干预:以分娩时间限定的激励式心理护理、助产士担任的导乐全程陪产、心理暗示假慰,辅以拉马策(Lamaze)呼吸法;对照组按常规产科护理进行.结果 激励组的Ⅱ、Ⅲ级疼痛、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地减轻产痛、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促进自然分娩.
作者:蒋红梅;王贤华;郑英如;张蓉;石玉琦;刘世玲;李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普林格尔产后康复仪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将两片治疗片涂上耦合剂分别置于产妇骶尾部和耻骨联合处即膀胱区,调节频率,每次30min.结果 显效26例,显效率为86.7%;有效3例,有效率为10%;无效1例,无效率为3.3%.结论 普林格尔仪治疗产后尿潴留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患者易接受.
作者:郭雪莲;蒋红梅;王贤华;陈静;杨玉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1 临床资料病例:某患者,因反复呕吐,夜间平卧吞咽史5个月,咳嗽、咳痰半月于2008年5月20日入院.患者5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液及少量的食物,伴进食梗阻感,进食固体食物明显,呕吐多在平卧时发生,夜间家人常发现有吞咽现象.
作者:陈昌碧;王璨丽;郑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提高护理水平.方法 术前通过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评估和适当的心理沟通,术后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尿量、各种引流管及并发症等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2例出现休克、1例胰漏、1例胆漏、2例切口感染,均及时发现,得到相应处理,使患者迅速康复.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前应加强机体的能量储备,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加强术后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能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先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华丽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妇科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和恶性肿瘤都有囊性和实性之分.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居死亡原因第2位.
作者:马琴;王琼;周静;贾仙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尽全力参与到了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医疗队伍在这次救灾行动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挽救了成千上万的伤员的生命.
作者:吴光辉;余江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14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结果 急性脑出血组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酶谱水平在轻,中、重型组之间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血肿体积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分别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谱水平与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都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判定病情和评估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熊高华;聂本刚;喻明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的关系及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以避免误诊和漏诊.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与心电图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6例中冠脉造影检查阳性46例,阳性率为82.1%;造影前心电图异常43例中有36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42例中有30例诊断冠心病;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敏感度为65.1%,特异度为63.2%.结论 仅凭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应注意结合患者的病史、一般状态、主诉、既往史等,必要时进行冠脉造影及其他辅助检查以避免误诊和漏诊.
作者:阿曼古力·艾麦提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要通过激励手段,尽力调动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整体功能的发挥,从而实现管理目标.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更好的优质服务于病人.方法 对本科室32名护理人员从2006年1~12月(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到2007年1~12月(实施激励法管理),进行五项护理质量标准比较.结果 激励法优于传统管理模式.结论 管理者以现代激励理论为基础,合理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充分运用到护理管理工作中,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使护理队伍有凝聚力、向心力,有利于适应新形式下护理事业的发展.
作者:张雪莹;管健;候晓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2例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6)和对照组(n=16).随访时间为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时间.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胺碘酮组显效率、有效率及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胺碘酮治疗心房纤颤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小,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
作者:阿曼古力·艾麦提;阿依孜木古力·吐尔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妇科病人术前的心理状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0例妇科手术病人术前采用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睡眠障碍、对手术恐惧等状况.8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根据焦虑不同的因素,因人而异地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论 护士应重视患者的思想、心理、情绪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罗姝;王琼;贾仙群;周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任何一个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受心理因素影响很大,而对于住院后的妇科患者来说更是如此.妇女是社会中的特殊的群体,在中国古老的传统下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女性不仅要在内担任相夫教子的工作,在外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作者:曾超;王琼;贾仙群;周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对照组用铝碳酸镁片、维U颠茄胶囊、甲硝唑片.均7d为1疗程,服药3疗程内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HP转阴率90%;对照组治愈率为47.37%,HP转阴率为46.67%.两组相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联疗法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案.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医院感染多数为病原体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性传播所导致[1],而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明芳;夏秋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护理职业道德是护理社会价值和护士理想价值的具体体现,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提升护士的内在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转化为护士个体的自觉行为和工作动力.在工作中注重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护士的岗前培训、加强护士的自我修养、倡导人文关怀、更新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增强责任心,加强护患沟通和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护士语言修养.护理部在护理管理中强化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能有效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促进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作者:曾桂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采用中药软肝补脾法治疗肝硬化腹水5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2例肝硬化腹水均为本院2001年6月至2003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全国传染病和寄生虫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作者:李文权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应用徒手扩张阴道与向下按压会阴体相结合保护会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初产妇共160例,徒手扩张阴道与向下按压会阴体相结合保护会阴为观察组,常规向上内方托压会阴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会阴裂伤及行会阴切开术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I°会阴裂伤比对照组增加,但会阴未裂伤和侧切率均低于比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而Ⅱ°、Ⅲ°裂伤两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正确评估产妇胎儿情况,应用徒手扩张阴道与向下按压会阴相结合保护会阴能有效降低会阴切开率,但不能完全取代会阴切开手术.
作者:龚利兰;蒋红梅;王贤华;石玉琦;刘世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 不同仪器测定电解质的差异,本研究拟对血气分析中检测的电解质与常规生化检测的电解质作对比分析.方法 对55例25~76岁的本院住院患者同时采集动脉和静脉血,采用ABL800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分析动脉血电解质,静脉血离心分离出血清用Vitro-250全自动干化学分析仪测定电解质.SPSS 1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ABL800测定的动脉血中的钾、钠低于Vitro-250测定的静脉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氯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气分析中检测的电解质还不能替代常规生化检测的电解质.
作者:秦胜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