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仁毅;邓莉;谢红春;左正敏;葛兆;李仕勇;张宝金;沈维洵;黄敏
目的 探讨子宫良性病变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本院2002年3月至2008年6月子宫良性病变采用介入治疗的患者205例,了解治疗效果,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05例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均达到了肿瘤缩小、月经减少、痛经减轻、子宫保留的满意效果.结论 子宫良性病变介入治疗时应严格作好术前准备工作,严密观察和处理术后不良反应,并认真做好术后随访工作.
作者:王琼;李力;唐晓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是威胁生育期妇女的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来,其发病率日趋上升,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
作者:胡晓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吉西他滨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5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化疗药物,对照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用药前及化疗3个疗程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淋巴细胞亚群测定.结果 治疗组客观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CD3+、CD4+、CD4+/CD8+、CD56+较化疗前降低,而治疗组上述指标较化疗前升高;治疗组化疗后CD3+、D4+、CD4+/CD8+、CD56+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客观疗效与化疗组相当,但临床受益率高,且能明显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化疗导致的免疫功能损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素芳;孟昭琳;常万里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多尿期出现高血压是较少见的,笔者收集了从1999年至2007年所在医院收治120例的EHF患者,其中多尿期伴高血压者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海全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甲硝唑片;对照组用铝碳酸镁片、维U颠茄胶囊、甲硝唑片.均7d为1疗程,服药3疗程内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HP转阴率90%;对照组治愈率为47.37%,HP转阴率为46.67%.两组相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联疗法是治疗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案.
作者:黄君群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18例以及健康人40例(对照组)的hs-CRP及cTnl、CK、CK-MB等心肌标志物水平.结果 hs-CRP水平在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分别为(2.0±0.5)mg/L、(3.8±0.4)mg/L、(8.5±1.4)mg/L、(15.8±3.7)mg/L,各组间存在显著递增趋势,即AMI组>UAP组>SAP组>对照组.而cTnl仅在UAP组和AMI组显著升高,CK和CK-MB仅在AMI组显著升高.结论 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韩明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PICC导管用于肿瘤化疗不同疗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25例,为Ⅰ组,第三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输液的患者,有38例,为Ⅱ组,观察两纽穿刺置管次数、操作时间、留置时间以及是否发生静脉炎.结果 Ⅰ组平均操作时间较Ⅱ组明显缩短(P<0.05);Ⅰ组静脉炎总发生率较Ⅱ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两组穿刺置管总成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患者接受肿瘤化疗第一个疗程时用PICC导管的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陈星玲;李良兰 刊期: 2008年第20期
1 典型病例患儿,女,1岁6个月,体重12.5kg.住院号1209188.于2008年1月8日下午4点左右在家玩耍时误服复方地芬诺脂片(具体计量不详,有效期2006年到期),服药后约2~3小时被家长发现.
作者:哈斯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和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近年,随着介入手术数量增加及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成为冠心病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不当可产生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本文通过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6例的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医院感染多数为病原体通过手直接或间接性传播所导致[1],而正确的洗手是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简单,经济和有效的方法.
作者:徐明芳;夏秋燕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治疗的重要条件,特别对癌症患者更是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健康人患病后,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而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更为明显.
作者:刘晓霞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对胸腰椎骨折病人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该类疾病有所了解,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本组病人实施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卧位和垫枕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功能锻炼指导、出院指导.结果:健康教育使病人对该类疾病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不仅使病人对自己的病情、治疗、护理相噜关知识有所了解,有效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也密切了护患关系.还促使护士努力学习更多相关学科知识,及时满足病人对疾病知识的需求.改变了病人以往对护士只会打针、送药的偏见.为病区赢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作者:蔡婉霞;张明毓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经皮穿刺O3介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对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O3盘内及椎间孔注射,辅以消炎镇痛液,配合术后3天甘露醇、她塞米松静脉滴注,必要时口服止痛药.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依据MacNab腰腿痛手术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22例显效、1例有效.结论:经皮穿刺O3介入消融术可以作为LDH的首选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仁毅;邓莉;谢红春;左正敏;葛兆;李仕勇;张宝金;沈维洵;黄敏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56例癌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失眠的原因进行调查,探讨减少癌症患者失眠的有效护理措施.导致失眠的因素依次为心理因素、疼痛、环境、病理生理因素、药物因素等,提出对癌症失眠患者需加强心理护理,减轻疼痛,正确使用催眠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敏;胡绍毅;戴欣言;吕燕;胡颖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好研究证据,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的临床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制定科学的护理措施[1].
作者:杨爱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职业暴露的危险及危害性因素对护理人员的影响,为减少这些危险及危害因素,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对护理及健康人员的保护.方法 调查问卷进行测试.结果 单手套针法,使用锐器和使用安全留置针,成立配药中心,戴手套操作,勤洗手及加强心理护理,能降低职业损伤率.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职业防护,从而减少职业暴露.
作者:何燚 刊期: 2008年第20期
对于妇产科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腹胀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门排气是直接关系到术后各方面恢复的关键一步.手术的创伤和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术后肠蠕动受到影响.
作者:王旭敏;王琼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颈内静脉以其血管粗大、距离心脏近、血流速度快,易于固定观察而成为深静脉穿刺插管的常用途径之一,适用于快速输血、输液、大剂量化疗.
作者:陈显春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提高临床对气胸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3年6月至2008年6月本院诊治的自发性气胸16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治疗108例自发性气胸全部治愈(100%);继发性气胸52例,治愈50例(96.2%),死亡2例(3.8%).结论 特发性气胸以青壮年为主,症状轻,治疗效果好;继发性气胸以中老年居多,并发症多,诊断复杂,易漏诊与误诊.
作者:李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 加强护患沟通防止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改革,病人要求越来越高,护理管理者应该改善医院住院环境,加强医护人员责任心,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服务质量,沟通技巧,技术水平,改善护患关系,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结果 护理人员素质提高,注重和病人沟通,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护理纠纷.结论 护理人员增加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沟通意识,不断提高人文素质,提高病人满意度,使护患关系融洽.
作者:龙艳 刊期: 200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