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学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做出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林夕夕

关键词:学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发病机制, 国家, 慢性盆腔疼痛, 育龄妇女, 生活质量, 妇女健康, 妇科疾病, 内异症, 发病率, 痛经
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它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不育严重影响了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饮片有效期管理探究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中西成药有效期管理制度,对于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提高药品疗效有良好的质量保证,中西成药有良好的包装和严格的养护储存保管条件,同时有效期管理以确保药品的疗效和使用安全.

    作者:王滑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磁疗法对急性脑硬死患者血脂、血流变学影响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医院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加用血磁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100例,并对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进行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宝书;李艳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不同关胸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的关胸方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258例同时期内相同或类似种类疾病的开胸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关胸,对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 肋骨打孔肠线绕肋缝合关胸方法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关胸方法(p<0.05).结论 肋骨打孔肠线绕肋缝合关胸方法能明显减轻开胸手术后切口疼痛,操作简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白舒;张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脑梗塞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8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功能等各项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逐瘀通脉胶囊具有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功能等作用、能有效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损害,改善脑梗塞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瘀通脉胶囊为治疗和预防脑梗塞的有效药物.

    作者:徐芳辉;程淑珍;刘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产妇分娩期护理

    分娩的全过程是指从规律性宫缩开始到胎盘娩出为止,一般不超过24小时,做好产妇分娩期护理保健工作,有着与临床治疗同等重要的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对产妇分娩期的护理.

    作者:杨海燕;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更昔洛韦联合常乐康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与常乐康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 8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常乐康组,对照组三组.结果 治疗3天总有效率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常乐康组,对照组分别为91.7%、92.9%、41.7%,差异有显著意义,(X2=26.33,P<0.01)组间比较显示更昔洛韦组,更昔洛韦+常乐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7.73,15.90,P<0.01),更昔洛韦+常乐康组总有效率与更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9,P<0.05),但显效率(64.3%)明显高于更昔洛韦组的36.1%(X2=5.01.P<0.05),结论 更昔洛韦与常乐康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较好.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

    目的 使患者通过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病室的环境,安心配合治疗,以期早日康复.方法 设立健康护士站,配以专业责任护士,开展针对白内障患者的健康教育.结果 使患者了解与白内障有关的知识,并掌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后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结论 使患者安全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提高视力,改善生活质量,获得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王芳;贺宜平;吴玉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原发性脑干出血临床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60例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高发年龄50~60岁,高危因素以高血压常见.首发症状以眩晕、头痛为主.多为偏瘫,四肢瘫次之.各种眼征表现复杂,以双侧瞳孔缩小多.结论 出血量>5ml,破入脑室,神志昏迷者预后差.脑干出血死亡率高,轻型脑干出血预后较好,部分病人可完全治愈.

    作者:郝新斌;郝新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应加强对朱砂、雄黄药用价值的再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朱砂含汞,雄黄含砷,都是国际社会严格限用于药品中的成分.成方制剂因含朱砂、雄黄被外国禁用,不仅严重影响出口创汇,也严重损坏中药的声誉.鉴于朱砂、雄黄是著名的传统药物,在历史上有过贡献,现在朱砂、雄黄依然列入国家药典,列入现行四大国家标准含朱砂、雄黄的成方制剂多达440种(含朱砂的247种,含雄黄的78的115种),占其收载全部成方制剂的6.34%(440/6936),数量洋洋可观,其药用价值如何?该如何监管?目前的认识和做法尚存在很多问题,亟待通过再评价后解决.

    作者:周超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十味生化汤的制备与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制十味生化汤并进行临床应用观察.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所含主要活性成分阿魏酸和川芎嗪进行定性鉴别.选择阴道分娩后妇女32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口服十味生化汤治疗,另一组口服红糖水为对照组.结果 薄层色谱中阿魏酸和川芎嗪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效果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治疗组子宫缩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阴道出血(红色恶露)量及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十味生化汤制备科学、质量稳定、使用方便、疗效显著.

    作者:马维萍;严发云;杨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引领价值创造打造健康企业——访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贺旋

    记者:北京医药集团是一家大型综合医药产业集团,自成立以来,集团始终致力于推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集团提供的很多产品和服务都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请贺总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北京医药集团的现状?

    作者:袁朝忠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品因何成毒品?不合理用药成为第四号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四号杀手,调查显示全球1/3的人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用药不当主要表现在: 单次用药剂量过大;用药品种过多,造成重复用药;慢性疾病长期用药;擅自用药或停药.

    作者:许黎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疼痛者家庭用药讲究多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40%的人在家出现疼痛不适症状时会采用自我药疗;80%的人当出现疼痛、感冒症状不适时会自行买药治疗.这种方式是否可行呢?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主任赵志刚主任药师向读者详细解读疼痛的家庭防治与自我药疗的相关知识.

    作者:朱丽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产后抑郁症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对曾在我院分娩的产妇进行产后2周随访时,用爱丁保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筛选,发现4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结果 对42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指导和心理护理干预,于产后4周进行评估,单纯靠心理护理恢复的27例,无效转入抗抑郁药物治疗15例.结论 本组发病率为1.7%,虽然发病率低,但仍存在,通过对42例产后抑郁症护理治疗,说明心理护理是产后抑郁症有效干预措施,多数都能治愈,只有少数需药物辅助治疗.

    作者:崔海芹;杨军云;王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统筹兼顾分类管理我国医疗卫生改革应建立稳妥高效的新机制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指导下,国家相关部门、各地方政府、社会各有关方面都在积极探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经过多方讨论和探索,已经触及到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利益关系.虽然从表面看矛盾似乎越来越突出,而实际上正表明改革即将破冰.本文提出统筹兼顾,分类管理的建议,希望能对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起到一点推动作用.

    作者:常幸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肝内胆管结石41例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1992年至2004年间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41例病例,依据肝内胆管结石的部位作相应的肝段切除术加肝内胆管成形和胆肠内引流术.结果 本组41例均治愈,无死亡,术后随访1年以上36例,按黄志强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5例,良好8例,差3例,疗效优良率达91.7%(33/36).结论 对于局域性的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部位的肝部分切除是目前治愈肝内胆管结石的佳方式,对于不同部位的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多种术式联合应用才能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马永军;孟春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谁为药品不良反应把关?

    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特异性遗传素质等.

    作者:许黎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我国学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做出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在育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10%~15%,且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它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疼痛、痛经和不育严重影响了妇女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林夕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甲亢的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18例甲亢的误诊情况,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4例误诊为周期性麻痹,3例误诊为抑郁症,2例误诊为梦游症,4例误诊为冠心病,3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病,2例误诊为血液系统疾病,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对甲亢的特殊表现警惕性不高且认识不足,缺乏全面仔细分析.结论 为了减少误诊,医生对甲亢的特殊表现应有足够的认识.

    作者:李合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及其受体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检测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R-3、LVD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进一步研究肿瘤转移的机制,为抗淋巴管形成、进而为抗乳腺癌淋巴转移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硷测83例乳腺癌手术标本的原发灶的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肢LVD.结果 83例乳腺癌组织VEGF-C阳性表达者36例(43.3%),淋巴结转移组的VEGF-C阳性表达率为59.4%(24/44),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0.8%(24/44),(P<0.05);在VEGF-C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中LVD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VEGF-C表达可能促进肿瘤内淋巴管的生成;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VEGF-C的高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李佳宇;滕月娥;刘云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