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贾慧

关键词:腹部损伤, 肝破裂,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式及特点.方法 对33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术前做好急救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观察、疼痛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及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再出血与感染的观察护理.结果 33例患者中1例发生再出血,1例发生切口感染,均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后痊愈,31例术后顺利恢复,死亡2例.结论 对外伤性肝破裂患者作及时的救治护理、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正确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过敏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过敏性肺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22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0例,以予强的松口服为主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2周及4周后疗效并作对比.结果 两组治疗2周及4周后的疗效优良率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过敏性肺炎的治疗有满意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优胜.

    作者:陆小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肝功能衰竭患者共24例,12例接受血浆置换加综合治疗(治疗组),12例仅接受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判断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行血浆置换后,患者血清ALT,AST明显下降(P<0.01),血清TB iL,S c r亦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经内科常规治疗后病情虽有所缓解,血清TBiL,Scr,ALT,AST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 05);治疗组的清醒率(8 /12,66.7%)明显高于对照组(4/12,33.3%), P< 0 05;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张向东;张辉;张瑞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某高校2007年教职工体检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07年东南大学教职工高血压的患病情况,为制定高血压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东南大学2007年教职工健康体检资料齐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年东南大学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为28.77% ,高于第4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5~75岁以上达发病高峰;男性教职工患病率高于女性.结论该校教职工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进一步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制定相应防治对策,防治措施须针对改变膳食结构、加强锻炼、减轻体重为重点.

    作者:张跃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预防接种工作护理体会

    预防接种工作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领域成效为显著,影响为广泛的工作之一.通过从事免疫规划工作人员的努力,每个儿童支都会接种到规范、有效的预防接种疫苗, 可预防的传染病将进一步得到控制,免疫规划必将为保持儿童健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徐正云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术后70例患者的自控镇痛

    目的:氯诺昔康是一种新型的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化学结构属于稀醇类,具有镇痛、抗炎和解热作用.该药的半衰期为3~5h胃肠道毒副作用少.不同剂量的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骨科手术后镇痛,并观察其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B、C3组:A组为氯诺昔康24mg 加芬太尼0.5mg;B组为氯诺昔康40mg 加芬太尼0.3mg.C组为芬太尼1mg、吗啡10mg;3组结果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镇痛效果A组分别与B和C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B和C组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比较C组明显大于A和B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40mg加芬太尼0.3mg用于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疗效显著.

    作者:曹连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吉林市船营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

    我区因某些历史原因有几十例HIV感染者,在吉林省内相对高出其它地区许多,目前居首位.现将我区69例HIV感染者做以下流行病学报告.

    作者:崔松岚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异位妊娠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新进展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随着高敏感度的血β-HCG测定,超声及腹腔镜临床应用,使异位妊娠得以早些诊断.以往异位妊娠的治疗原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特别是年青的患者有生育的要求,使药物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成为可能.

    作者:李静璇;孟凌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构建和谐医院促进医院发展

    创造和谐环境,构建和谐医院,是新时期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我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强化质量管理,创办诚信医院过程中,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全员整体素质,在和谐中谋求医院发展,在和谐中完善医院管理,在和谐中打造人性化诚信服务品牌,和谐积聚了全院职工的才智和力量,和谐带来了我院的巨大变化,医院占地面积扩大了四倍,床位规模居同行江苏第一、全国第三,市重点工程项目门诊医技大楼于2007年11月竣工启用.

    作者:杨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技术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学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影象学和临床治疗学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有学者谓之与内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诊疗技术.由于其近10几年的迅速发展,对许多以往临床上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介均开辟了新的有效治疗途径.尤其在肿瘤的诊疗方面,介入放射学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介入治疗的麻醉作为手术室外麻醉,安全是其首要因素,配置基本的通气设备,急救设备及监护设备后,我们行86例镇静监护下介入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建力;刘保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下肢静脉术后再发足踝区皮肤溃疡的原因分析(附12例报道)

    我院自2002年4月-2006年10月共收治12例13条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后又复发足踝区皮肤溃疡的病例,纠其原因,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钦文;宋伟宁;滕成明;杜国防;李明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我院2000~2006年收治6例以呼吸、心跳骤停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董曼丽;刘江;翟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预见性护理对眼科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效应

    手术并发症对于手术患者来说都有潜在发生的可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潜在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主要措施之一.手术患者对手术抱有很高的期望,一旦有并发症出现,无疑会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使患者身心受到伤害.预防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将并发症的发生程度降到低值,是义务人员和患者共同的期望.

    作者:李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在肾挫裂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肾挫裂伤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18例单纯肾挫裂伤患者施行了肾动脉血管造影及出血动脉超选择栓塞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达到完全止血的治疗目的,同时保留了患侧肾脏,随访1年,无血尿发生.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在肾挫裂伤中的治疗疗效是可靠的、满意的.

    作者:彭昊;张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心肌梗死范围诊断的对比

    目的:为了更准确地定位心肌梗死,为临床提供可能的治疗依据.方法:对90例患者心电图(ECG)定位与超声心动图的定位进行比较.结果:两者可以相互验证.ECG所示梗死部位与超声心动图比较,出现运动前的室壁节段大致相同,符合率78.9%,其中后壁心肌梗死21例,前间壁心肌梗死30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6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诊断高于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并且可以弥补心电图对心肌梗死诊断的不足.

    作者:刘丽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1例护理报告

    甲基苯丙胺致精神障碍病例及护理探讨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院2006年12月29日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杨仕芬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疆地区HBV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和PreS2Ag/preS2Ab的对比研究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汉、哈、维、蒙古、回族乙性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标志物和与Pre2Ag、PreSAb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乙性肝炎病毒Pre2Ag、PreSAb酶联免疫试剂,检测了新疆地区318例不同民族HBV感染者中的Pre2Ag、PreSAb.结果 在新疆地区129例HBeAg(+)组中,PreS2Ag阳性119例,PreS2Ab阳性10例,阳性率分别为92.25%和8.40%;在189例Anti-HBe(+)组中,PreS2Ag阳性148例,PreS2Ab阳性14例,阳性率分别为78.31%、7.41%.结论 在新疆的各民族HBV感染者HBeAg(+)和Anti-HBe(+)组中的Pre2Ag的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后,X2=8.583、P<0.005有显著性意义.在HBeAg(+)组中,PreS2Ag、preS2Ab的阳性率各有不同,各民族之间,经统计学处理X2<3.84,P>0.05,无显著性差异.在Anti-HBe(+),汉族与哈、维族的阳性率的比较,X2=7.88和14.43,P<0.005.汉族与回族PreS2Ab之间X2=4.64、P<0.05.

    作者:徐笛;胡兰英;薛冰;张金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在心理、运动、饮食、药物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疾患者进行有效的、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使病患者达到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杨月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

    静脉留置针作为新一代的诊疗技术,由于它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的恐惧与疼痛,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现将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思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护理人员自我压力的缓解

    护理医疗工作是神圣而高风险的职业,基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稍有疏忽将会给患者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临床技术的不断创新,对护理工作者在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高负荷的工作,护士身体上、精神上常处在高压的应激状态,身体处于一种疲惫、压抑、焦虑的状态之中,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工作中常具有消极的思想,使护士的责任心及对待工作的态度易发生转变.对待工作缺乏严肃的科学态度,缺乏热情和认真的积极性.护理工作的琐碎、繁重、频繁的倒班,紧张的工作使护士的身心疲劳过度并扰乱了机体的生物钟节奏,给护士的身心带来压力;时代的发展与事业上的竞争又给护士思想学习方面施以重压;新型的护理模式转变及各种人文学科知识的缺乏都使护士感到自身在生理与心理上的调节能力不足,常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或差错,使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出现下降.新的时期对于护士的压力源只增不减,要能解决这些问题作为新时期的护理工作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自我减压,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有效地释放缓解内心的压力,达到在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作者:吴秋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心肌梗死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疾病,以往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只能改变梗死心肌的血供,不能使梗死心肌细胞再生.近期实验表明,干细胞移植为梗死心肌再生提供了可能.本文就近几年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安永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中国医药指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