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平;林俊生;季寒冰
1996-2004年,共行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肥胖病人麻醉112例,其中麻醉失败15例(13.4%),成功97例(86.6%),失败率居其他麻醉病人之首,现将麻醉失败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余琼;文序;卢开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新生儿脐带组织结构特点:脐带是一条外表光滑呈螺旋状的索状物,含两条动脉及一条静脉,脐带表面呈灰白色、横切面直径约1.5-2cm,脐带内充满脐样结缔组织,其中含大量水份,脐带在胎儿未娩出前是母体输送养分的通道,在出生后为动静脉血管的残端开口,因此脐带的处理好坏事关重要.
作者:龙炳桥;毛东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脊柱胸腰椎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损伤,受伤机制复杂,脊柱稳定性严重受损,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院于2002年5月-2005年5月采用AF钉治疗各种类型的胸腰椎骨折38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立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后血浆纤溶活性的变化.方法 3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后与 30例未进行降脂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比较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活性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的变化.结果经8周降脂治疗后PAI-1及vWF活性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降脂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纤溶功能.
作者:王向军;张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常损害脑神经的急性疾病.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男多于女.主要症状为急性发病的四肢对称性软瘫,严重者则伴脑神经麻痹,或上行性瘫痪及肋间肌、隔肌而致呼吸困难,双侧面瘫等.若呼吸困难危及生命时,可即行气管切开术、吸痰、人工呼吸等,常可挽救病人的生命.1995年5月-2003年5月,我科对96例患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彩霞;周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囊前肢毁损后AMP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变化,为难治性精神病病因的研究和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经腹腔注射苯丙胺(AMP)制作精神病动物模型,应用立体定向技术电极毁损大鼠内囊前肢,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前额叶、间脑和脑干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内囊前肢毁损组前额叶DA和NE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均高于假毁损组(P<0.01);毁损组间脑DA、NE均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高于假毁损组(P<0.01);脑干 DA低于假毁损组(P<0.01),5-HT高于假毁损组(P<0.01).结论 AMP模型大鼠前额叶DA含量增高、5-HT和NE含量下降,间脑DA、NE含量增高、5-HT含量下降,脑干DA含量增高,5-HT含量下降.立体定向毁损内囊前肢改变了脑内单胺类递质的水平.
作者:王献清;尹乾坤;张福生;李俭普;郝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喉良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对手术术式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59例住院的喉良性病变(其中声带息肉48例,左27例、右19例、双侧2例;声带小结9例;右侧声带囊肿1例,先天性喉蹼1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部分行喉内镜照相;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均证实其结果,随访术后疗效.根据超声图像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本组彩超对声带息肉的检查发现率为100%,对声带小结及声带囊肿的诊断符合率亦较高.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病变的内部血流情况、与声带边缘的关系及病变范围.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治愈率达93.1%.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喉良性病变,如声带息肉等的诊断符合率,特别是对难以配合的儿童患者及其他常规检查难以配合的患者,并对临床选择喉显微手术的术式具有重要意义.但结果与检查者的经验及喉部解剖知识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丁浩;郭玉峰;苑铁君;仇沂洲;李学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监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于重型颅脑损伤后3天,7天,10天,14天动态监测TCD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的变化.结果重型颅脑损伤后3天,MCA-Vm已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MCA-Vs MCA-Vm于伤后10天达到低值(与伤后3天相比p<0.05-0.01),以后逐渐升高恢复,同时MCA-PI于伤后3天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7天达到峰值(与伤后3天对比p<0.05),以后开始逐渐下降恢复.说明重型颅脑损伤后,3天即可发生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7-10天达到高峰,以后逐渐趋于恢复.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动态TCD监测,不仅有利于了解颅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而且有助于间接评估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从而列于判定病情,指导治疗及预后估价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维平;全勇;徐福林;王建清;李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选择80例行吸入麻醉的患者(ASAI-Ⅱ级),根据新鲜气流量(100%氧气)随机分为2组(n=40)2L/min组和<1L/min组(700-800ml/min).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术中吸人安氟醚(Enf),Enf蒸发器刻度为2.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30-35mmHg.于气管导管口,麻醉机废气排出口,麻醉气体吸附器(主要成份为活性炭,南京天奥医疗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出口处各接一采样管,监测机械通气1小时三处的Enf浓度及PETCO2.结果氧流量2L/min组比<1L/min组排出Enf废气多(P<0.05)2组用吸附器后Enf为O(P<0.005),PETCO2较废气排出口低(P<0.01).结论 低流量麻醉和麻醉气体吸附器能明显降低Enf废气和CO2浓度.
作者:王亚华;张俊峰;班崇云;云海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近年来,剖宫产率显著增高,剖宫产已成为基层医院手术麻醉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剖宫产手术麻醉采用单点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因其阻滞不完全发生率高(骶神经阻滞不完全)造成过半产妇镇痛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切开腹膜至胎儿娩出时段的牵拉痛,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减轻产妇痛苦,避免应用镇静、镇痛及全麻药对新生儿的影响?双点硬膜外操作繁琐;传统腰麻又因安全性不高已被弃用.
作者:周楚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麻醉期间呼吸功能障碍或呼吸功能不全,除与原有的病理生理变化有关外,可直接因麻醉的处理不当,继发循环功能的紊乱而造成危险的局面,如不正确认识和处理,可对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1].本组资料收集了本院1986~2002年在40352例麻醉中引起呼吸暂停的病例6例,其呼吸暂停发生率为1.45:10000,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引维;薛其类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胎儿畸形引产孕妇的心理状况,引导她们进行心理调节,顺利度过分娩期.方法 2003年1月-2005年6月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63例胎儿畸形的孕妇进行调查,并计算出百分率.结果 89.2%孕妇有自卑、挫折心理;71.4%孕妇有孤独感;58.9%孕妇有焦虑反应;73.2%孕妇敏感;猜疑心加重;51.7%孕妇有抑郁反应;75.0%孕妇依赖性增强.结论胎儿畸形引产孕妇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韩思敏;莫巧屏;阳伟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4年开始在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通过CSⅡ的方式控制高血糖.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盛红晶;靳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必可酮吸入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应用必可酮100μg-200μg经储雾罐吸入每日二次,对照组静滴地塞米松0.25mg-0.5mg/kg·d分二次.结果治疗组30例病人27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20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必可酮吸入治疗,在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作者:曹波;朱红梅;李树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来到医院,必然有身体不适、痛苦、创伤等身体疾患或焦虑、抑郁等情绪困扰首先向门诊医生求助.门诊医生良好的接诊艺术和技巧,是取得患者的信任,积极配合医生了解病情、接受检查、确定诊断以及接受治疗,促进其早日康复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之一.
作者:周介湉;冯永才;唐利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脑梗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笔者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60-73岁,平均年龄65岁,CT证实除脑出血、昏迷、有出血倾向、心力衰竭等症状外,患者其中10例患高血压病史,5例患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人同时降压治疗,糖尿病病人降糖治疗).
作者:王慧予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螺旋CT利用造影剂到达动脉和门静脉的时差,使肿瘤病变区和正常肝脏之间产生对比,形成图像.螺旋CT可在一次屏气下完成全肝的扫描,由于不同肝脏肿瘤形成图像之间的差异,可以对原发性肝肿瘤、肝转移瘤和肝血管瘤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螺旋CT已经成为一种倍受欢迎的肝脏肿瘤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勇;肖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深静脉血栓形成简称D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下肢DVT患者发病率逐年增多,血栓形成有时可威胁到患者生命,其后造症则严重影响病人工作,甚至致残,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发生致命的肺栓塞,所以对于下肢DVT的高危人群应加强观察,早期诊断,积极预防DVT的发生,而下肢DVT的观察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李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多发病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感变化密切相关.笔者使用痛舒胶囊治疗乳腺小叶增生6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雪梅;张晶;俞丽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广东省江门市地区某三甲医院2002~2004年间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患者住院费用主要因素有住院天数、支付费用方式、患者年龄、治疗效果.结论缩短乳腺癌患者住院天数、提高乳腺癌诊治水平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是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途径.
作者:杜春花;陈小二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