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仁道
我院1996年至2001年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GH)48例,其中老年者45例,占93%.本文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李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用米非司酮治疗96例异位妊娠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伟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B超诊断宫内胎物残留90例,对其中足月产后和引、流产后及吸宫术后的36例,通过B超指导宫内胎物残留进行钳刮清除术,全部一次清除干净并经病理证实,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赵学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自2004年1月至2004年8月在罗田县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人常规尿十项分析及沉渣检验中,隐血阳性病例,年龄在4-63岁,男176例,女208例.
作者:方伍平;陈劲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血液透析病人,建立和维护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路(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充分的重要条件,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类急性药物中毒、毒物中毒以及无法建立合适的动静脉内瘘或自体内瘘未成熟而急需透析建立血管通路,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已成为血管通路的途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易导致各种并发症.现将颈内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孙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卫生体制的改革,加快了卫生监督的改革,而随着卫生防疫站的解体,卫生监督与疾病预防控制(检验)中心的成立,卫生监督的权力则越来越大,因而在卫生监督的过程中滥用权力的时有发生,如何用好卫生监督的权力,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全面有效地贯彻卫生监督的各种法律法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作者:冯仕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以抽添手法针刺.对照组60例,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抽添针刺手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
作者:金英爱;赵敬东;吕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主要论述了月经病的中医研究及调周法在临床的应用
作者:李文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细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尽快转人目标性用药,降低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前瞻性研究干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天术后5天采集培养标本,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X2检验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了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53.6%),较革兰氏阳性菌检出率(46.3%)高;居首位的为铜绿假单胞菌(23.2%),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22.9%),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SA的50%.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对泰能的耐药率分别是3.2%、2.2%.没有检出耐万古霉素的SA.骨折术后感染率由4.19%降为2.11%.结论分析了骨折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讨论了合理用抗菌素的重要性及干预措施的可行性.临床医技密切配合,是减少院内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的保证.
作者:刘兰梅;朱德全;范崇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调查本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率.方法对2003年5月-2003年12月来我院作健康体检的5021份乙肝两对半检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地区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20.5%,明显高于全国以及本省的平均水平.从分组情况看,各年龄组的感染率有着显著性差异,与年龄成正相关,10岁以下人群,基本接近全国或本省的平均水平.结论乙肝感染率与计划免疫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预防保健意识有明显关系.
作者:钟华;雷艳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尼莫通在治疗眩晕为主症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尼莫通静滴)35例和对照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静滴)30例,观察比较用药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尼莫通在治疗以眩晕为主症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确的疗效.
作者:杨尊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液分析仪法检测尿蛋白结果与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结果间的一致性.方法用常规尿液分析仪法与免疫透射比浊法对131例住院患者随机尿液标本同时检测.结果在需要检测umA的标本中,尿液分析仪法阳性率很低,在尿液分析仪法为阳性的结果中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免疫透射比浊法尿umA的测定与尿液分析仪法尿蛋白的测定相比,具有准确度及敏感度均高、结果更可靠等优点.在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冠心病等早期诊断中更具临床价值.
作者:夏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20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2003年20例创伤性膈疝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闭合性损伤18例,开放性损伤2例,20例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其它脏器损伤.经确诊后均作手术治疗.其主要是经胸腹联合切口的16例,经胸3例,经腹1例.结果1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胸部X线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对创伤性膈疝的早期诊断有帮助价值,手术治疗是治疗创伤性膈疝的唯一方法,经胸腹联合切口是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潘清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龄胆囊结石病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至今406例60岁以上高龄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高龄病人术前合并症多、病情急、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多.结论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直接有效的方法,延误手术时机是高龄病人胆道疾病死亡率和并发症增加的重要因素.重视合并症的治疗及术后的监测处理,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手术方式根据病变情况而定,应遵循快捷、简单、安全的原则.
作者:王春泉;高勇;袁玉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内冲动的形成和传导的不正常,使心脏活动的规律发生紊乱的病变.心律失常多数是由于器质性心脏病引起,如冠心病、心肌炎等;也可以由非器质性心脏病引发,如早搏常见于神经紧张、疲劳、饮酒、喝浓茶.心电图是方便、易行的、普遍被使用的心律失常的检查仪器,尤其对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的分析,心电图已成为临床比不缺少的检查手段,分析心律失常是心电图有价值和为精确的应用,但应用心电图诊断心律失常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尹海燕;王丽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彩超进行大型企业女职工妇科体检,了解妇科阳性发病率.方法采用日本阿洛卡Aloka SSD-500型彩超,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结果本观察组2882例,正常1760例,61.0%,异常1122例,39.0%,以妇科炎性疾患检出率高,其中以慢性宫颈炎为多见(1002例,34.7%),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病种,经x2检验,P<0.01;其次,子宫肌瘤826例,28.5%,与其它病种有差异,P<0.05,总体观察:妇科炎性疾患尤其是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卵巢浆液性囊肿,子宫腺肌症及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畸胎瘤(详见表1).结论彩超妇科体检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妇科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晋云;夏美玲;白晓瑞;周亚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社区调查,了解广中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防治和监控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广中社区部分糖尿病中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生活方式、治疗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结果广中社区糖尿病患者多见的并发症依次为冠心病、眼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神经病变、皮肤瘙痒、下肢坏疽、性功能改变;情绪上多表现亢奋,生活能力较好、社会交往大多无影响;多数患者喜欢运动,约半数有运动计划,参加健康教育者较多,但仍少于不参加者.大多较好服用药物,半数血糖监测较好,慢性并发症监测较差.饮食控制好坏参半.结论广中杜区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仍多,应从加强糖尿病知识的教育入手,强调自我监控、定期复查、合理用药、合理地控制饮食,安排适当的运动对于防治糖尿病、特别是并发症的预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在20余年的精神病临床实践中,运用五氟利多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爱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测定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非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inarg retinol-binding prottin,URBP)含量,探讨URBP在狼疮性肾炎活动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上海德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用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URBP,各组间所测得结果的平均值分别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及非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URBP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且活动期患者URBP平均水平又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p<0.05).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经治疗活动病变控制后,其URBP显著下降(p<0.05).结论URBP可作为狼疮性肾炎活动期的标志物.
作者:田秋菊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大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HUVECs为研究对象,应用10mg/L、20mg/L、30mg/L、40mg/L大黄素单独或混合5ng/mL TNF-d进行培养,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结果10mg/L、20mg/L组单纯大黄素使HUVECs表面VCAM-1表达升高; 30mg/L、40mg/L组单纯大黄素对HUVECs表面VCAM-1表达尢影响;10mg/L、20mg/L、30mg/L、40mg/L大黄素和5ng/mL TNF-α进行混合培养时,HUVECs表面VCAM-1的表达明显低于单独应用TNF-α组,且对大黄素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佳作用浓度可因个体不同而有一定差异.结论大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表面VCAM-1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作者:周慧;郑志峰;李飞;谷德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