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前对病人传染性疾病指标检测及其预防措施

张丽萍

关键词:手术, 病人, 传染性疾病, 指标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 血液制品, 丙型肝炎病毒, 梅毒螺旋体, 艾滋病病毒, 致病因子, 血液感染, 皮肤黏膜, 接触传播, 破损, 母婴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是经血液感染的重要致病因子,主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科大学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认知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知晓率较低,18.0%的人知道并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只有3.8%的人知道如何处理生物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件.结论 医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比较缺乏,应加强对医学生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

    作者:曹洁梅;罗荣兰;梁海韵;赵卫;朱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564例胃镜检查患者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4 564例患者胃镜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方法 对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安阳市中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总结各年龄段胃病发病率、癌症检出率和病种分类.结果 51~60岁为胃病高发年龄段,其次是31~40岁和41~50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检出率高的病种为胃炎,占43.95%;其次为食管炎占10.78%;消化性溃疡也有很高的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9.04%;癌症检出率为13.81%;癌症检出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80岁以上高达33.21%.结论 胃病高发年龄段在30~60岁.随年龄增长,癌检出率增高.

    作者:苏东平;张运希;王金周;王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利凡诺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者也随之增加,有关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的方法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5年5月至2006年11月德州市妇幼保健院采用米非司酮、利凡诺联合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桂兰;任俊阁;姚如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HIS)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淤胆型婴儿肝炎综合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常规采用茵栀黄颗粒口服,肝泰乐、维生素C等静滴,激素组(地塞米松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2~0.5 mg/(kg·d)静注,观察两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下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激素组在降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及血清总胆汁酸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淤胆型HIS疗效显著.

    作者:邓海莉;曹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同仁县少数民族地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是以藏族为主,汉、土、回、撒拉、蒙古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总人口8.34万人.

    作者:宋淑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无保护性同性性行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1月-2007年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对男男性行为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近3个月行为学特征等.结果 在所调查的541名男男性行为者中,分别有49.5%(268/541)和36.6%(198/541)的调查对象在过去的1个月与固定和临时男性发生过肛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近3个月结婚/与女朋友同居(OR=3.oo;95%Cl1.40-6.4JD)更容易与固定男性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1个月感觉到孤独(OR=O.47;95%ClO.28-O.78)较少与固定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近3个月通过浴池厕所/公园寻找男性性伴(OR=2.Ol;95%Cl1.D7-3.79)、近3个月未参加过艾滋病项目(OR=2.84;95%Cl1.01-7.98)更容易与临时男性性伴近1个月发生无保护性肛交.结论 男男性行为者中无保护性肛交行为普遍存在,应加强对这个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降低其危险行为.

    作者:曾照丽;梁红元;杨烨;王晨;李清春;肖冬;李东亮;张晓曦;罗凤基;阮玉华;邵一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治原则的探讨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疗方法及治疗时机.方法 收集并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自1992-2007年治疗的154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8例均行B超检查,134例行CT检查,60例行MIR检查.行以上影像学检查,确诊率可达95%以上.126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49例,肿瘤剜除62例,肾脏部分切除术15例,手术治疗者均经病理证实.临床观察28例.结果 观察者中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初的37例观察者中,有9例行手术治疗.观察者多数为肿瘤较小者(直径<4 cm).33例肾破裂出血者,有32例肿瘤直径>4 cm,另一例<4 cm,位于肾一极轮廓之外.结论 B超、CT、MR/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很好手段,三者结合使确诊率明显提高.对于瘤体>4 cm、生长较快或位于肾脏表面向外生长及乏脂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因破裂出血风险明显增加,应积极手术干预治疗.手术治疗应尽量多的保留肾单位.

    作者:孙青风;王侠;吴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B超诊断双角子宫伴一侧宫内胎盘残留1例

    1 临床资料柳河县妇幼保健站,吉林 135300患者,女性,30岁,因妊娠21%周自然流产2 h来院就诊.妇科检查:外阴已婚,阴道伸展性良好,其内可见少量血块.宫颈光滑,见一个子宫口,子宫前位,超成人手拳大小,宫体前壁欠光滑,左角突出,无压痛.双侧附件正常.

    作者:尹顺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镜下胃结石内注射碳酸氢钠结合机械碎石治疗胃结石30例

    胃结石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由于空腹或酒后食用了未成熟的柿子或黑枣、山楂,在胃酸的作用下及胃的机械辗转而成团块.临床上可以导致胃炎、胃溃疡及并发症的发生.胃结石一经确诊,应及时处理.临床上处理方法有:在腹壁外用手按压,口服木瓜酶溶液、纤维素酶溶液及碳酸氢钠片或溶液,内镜下激光器碎石,网篮取石,胃结石内注射碳酸氢钠溶液溶石,解放军三七一医院内镜室采用胃结石内注射碳酸氢钠溶液溶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俭昌;李彩虹;姚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套扎治疗36例临床分析

    1998年2月至2007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对36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施行急诊内镜套扎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正行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大连市34起甲型肝炎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及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大连市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1984-2007年间发生的34起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1984-2007年,大连市共发生34起甲肝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以经水传播为主,共有19起,占55.88%,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占26.47%;疫点分布主要以学校、乡镇街道、外资企业(独资和合资)及工厂为主,分别发生12起、10起和9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35.29%、29.4l%和26.47%;年龄分布以15~40岁年龄段为主,职业分布涉及学生、外企员工、犯人及幼儿.结论 大连市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较大;发生原因发生变化,经水传播途径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而生活接触为传播途径所占的比例则大幅度上升;高发年龄有后移趋势;高发人群发生转移,流动人口发病比例增加.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作者:贾秀岩;张玫;由海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两种中药提取物相关成分对HCV聚合酶的作用研究

    目的 构建HCV聚合酶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后,研究了获得高效表达聚合酶蛋白的适条件,同时摸索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以及佳变性和复性条件,研究建立细胞外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复制模型使用的HCV聚合酶作用模板及酶浓度的佳浓度,为筛选药物创造条件.方法 使用高保真PfuDNA聚合酶进行反转录及套式PCR扩增,从我国HCV RNA阳性病人血清中扩增出HCV NSSb RNA聚合酶全长基因序列,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OaNSSb等.在多个载体中选取pET-30a作为表达载体,选择各种诱导表达条件.进一步利用Ni2+金属离子螯和亲和层析将其纯化,对该酶蛋白的变性和复性条件进行研究.利用DNA-BAND培养板96孔板,建立生物素标记检测HCV NS5b聚合酶活性的细胞外分子模型.同时,摸索了聚合酶作用模板以及酶浓度对聚合酶模型的影响的相关条件.结果 测序及读码框架分析结果表明得到相关HCV NS5b RNA聚合酶全基因序列,在佳表达条件下,诱导表达融合蛋白(65×103),得到了纯度大于92.83%的酶蛋白,研究确定了HCV聚合酶作用模板及酶浓度的佳条件.结论 HCV聚合酶的高效表达和有效纯化,以及HCV聚合酶作用模板及酶浓度的佳条件研究,为建立细胞外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复制模型及筛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杨振;蒋建东;祁自柏;陈鸿珊;张华远;李河民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肿瘤患者肺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AE)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尤以下呼吸道感染为重.由于该菌繁殖能力强,生长条件要求低,又具有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各种诊疗方法的应用,使PAE感染率大大增加.为了解肿瘤患者下呼吸道PAE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离的68株PAE耐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安;陈正勤;周长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全麻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及干预

    目的 调查分析全麻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行全麻手术病人380例,术前用Zung氏SAS(焦虑自评量表)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分析,将其中360例焦虑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准备.人手术室后了解术前晚睡眠情况及肌紧张程度,记录入室时及拔管时血压、心率、呼吸及拔管时呛咳、屏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病人术前睡眠质量好,人室后生命体征平稳,肌紧张程度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全麻手术病人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有利于缓解病人紧张情绪及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保障麻醉、手术顺利进行有较大意义.

    作者:焦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生物安全实验室因其实验活动涉及的生物因子(例如:病原微生物)对人、环境和社会的危害或潜在危害极大,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新加坡和我国台北、北京相继发生SARS实验室感染事件[1]后,国家更是全方位加强了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监督管理[2,3],国家环保总局也加强了涉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审批工作,要求所有涉及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项目都由国家环保总局直接进行审批.

    作者:王昌建;吕晓星;胡洪定;田子贵;邱伯根;刘道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胃癌中caspase-3与HIF-1α的相互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研究caspase-3与HIF-1α在胃癌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探讨它们在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胃癌中caspase-3、HIF-1α的表达情况,探讨 caspase-3、HIF-1α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胃癌中caspase-3低表达(12/54,22.2%),且有淋巴转移(P<0.05)、临床分期高(P<0.05)、病理分化低(P<0.05)时降低.HIF-1α在胃癌中的表达率(74.07%)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0%),P<0.01;HIF-1α的表达与胃癌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胃癌组织中caspase-3与HIF-1α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P<0.05).结论 caspase-3和HIF-1α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孙威;郭琳;王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059例狂犬病个案分析及潜伏期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调查湖南省狂犬病个案,探讨狂犬病发病和潜伏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狂犬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湖南省2004-2007年1 059份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库,运用SPSS15.0软件进行单因素(行×列卡方检验)和多因素分析(有序回归、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潜伏期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的影响因素.结果 71.39%的病例为农民,95.85%被犬所伤,Ⅱ、Ⅲ度伤占83%,暴露后仅12.94%在医疗机构处理伤口,狂犬疫苗接种率仅15.20%,抗血清使用率4.15%.潜伏期中位数55 d(短2 d,长4 636 d);病例的年龄、暴露后是否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暴露部位、动物种类、处理方法、职业均对潜伏期长短有影响.只有暴露部位为头颈部、在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处理与疫苗接种呈正相关,而暴露程度为Ⅱ度、未进行处理、自行处理或伤口挤压出血、消毒、缝合,与疫苗接种呈负相关.结论 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人群预防狂犬病的健康教育、提高暴露后伤口处理率及免疫接种率是狂犬病防制的主要措施.

    作者:刘富强;郭绶衡;高立冬;陈立章;王世清;曾舸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诊断食管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 对46例食管黏膜病变者行内镜下卢戈氏液染色,比较食管病变及着色范围,对黏膜不染色区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EMR),诊断为鳞状细胞癌者经超声微探头检查证实为黏膜内癌,予以黏膜下剥离切除.结果 46例患者中,15例患者存在18处黏膜不染色区,其中上皮单纯增生3处,轻度不典型增生4处,中度不典型增生6处,重度不典型增生4处,鳞状细胞癌1处.结论 卢戈氏液染色法是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实用的方法.可提高食管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检出率.

    作者:党彤;陈言东;田旭阳;栗鹏;姚丽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昔洛韦凝胶含量测定法中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的研究

    日常检验工作中,经常发现同一药品按国家药品标准检验时,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干扰现象,究其原因,早因为不同药品生产企业采用了不同的合成路线、不同的工艺、不同的辅料生产原料药及药物制剂.而国家药品标准不可能对各种生产情况加以限定,这样就使药检所在检验工作中遇到较多麻烦,因不知生产企业采用了何种工艺及辅料,对检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易判断处理,特别是抽样检验,难以保证检验报告的准确性.

    作者:于捷飞;杨娟;刘亚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老年人健康需求的调查报告

    为了为老年人健康服务,深入了解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老年人对基本卫生知识、行为及健康的要求,我们于近三年在呼和浩特市以抽样形式,开展了老年健康需求罚查.

    作者:王福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